周爱娥
- 作品数:22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MICRO LAB Plus2 AT前处理加样仪携带污染评价
- 目的通过对MICRO LAB Plus2 AT前处理加样仪的加样针在加样过程中的携带污染情况评价,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提高对加样针的有效使用。方法进行加样针洗涤后连续重复加样的携带污染试验和洗
- 周爱娥
- 文献传递
- 小鼠急性肺炎链球菌中耳炎模型建立及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在中耳炎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阳性条件致病菌,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反复发作易引起患儿听力障碍甚至缺失,延迟患儿的语言及智力发育。但肺炎链球菌中耳炎的分子病理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因此,...
- 周爱娥
- 关键词:急性中耳炎荚膜多糖分子病理细菌定植
-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诱导THP-1细胞凋亡涉及MAPK1/3信号途径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Ply)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ly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瑞氏染色观察Ply对人THP-1细胞形态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片段化现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MAPK1/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将人THP-1细胞分别与0.05、0.1、0.5、1、2.5、5μg/ml Ply共同孵育后,在24、48、72、96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发现Ply对人THP-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C50(24 h)为1.31μg/ml;0.05μg/ml和0.1μg/ml Ply分别处理THP-1细胞12 h后,通过瑞氏染色法观察人THP-1细胞可见凋亡小体及核碎裂象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用0.05μg/ml Ply和0.1μg/ml Ply作用THP-1细胞12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83%和48.45%(P<0.05);提取凋亡THP-1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梯状"条带;Ply作用于人THP-1细胞后,胞内MAPK1/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Ply可诱导人THP-1细胞凋亡,此作用涉及MAPK1/3信号通路的参与。
- 姜慧贺潇袁军王虹李忱炜董杰崔瑾董姗姗周爱娥张雪梅胥文春尹一兵何於娟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溶血素THP-1细胞凋亡
- MICRO LAB Plus2AT前处理加样仪携带污染评价
- 周爱娥
- 肺炎链球菌dnaJ基因缺陷菌株的构建及毒力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dnaJ基因缺陷菌株,并对其毒力作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式反应(long flanking homolog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FH-PCR)技术将dnaJ基因替换为红霉素耐药基因(erm)后同源重组于肺炎链球菌,在含红霉素的血平板上筛选出dnaJ缺陷菌株。用PCR鉴定缺陷菌株,以细菌的吸光度值D(600 nm)观察体外缺陷菌株生长情况。将44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用野生菌株和缺陷菌株处理,腹腔攻毒100μl高(2×108cfu)、低(2×106cfu)剂量的菌液,各处理组的不同剂量组均有11只小鼠。记录小鼠死亡时间,计算存活率。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分别鼻腔滴注含菌量为2×107 cfu的30μl D39菌液和△dnaJ菌液,感染后6、12、24、36、48 h处死每组中的5只小鼠,分别取鼻咽灌洗液、肺组织(匀浆)和心脏血培养,根据每组平均菌落计数结果绘制细菌在宿主体内的定植曲线。结果 PCR结果显示dnaJ基因完全被erm基因所替代,构建dnaJ缺陷菌成功;单个菌落培养基生长情况表明体外热休克状态抑制dnaJ缺陷菌生长;小鼠毒力实验显示腹腔感染缺陷菌株的小鼠存活率可达到100%,而感染野生菌株的小鼠全部死亡,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小鼠鼻腔感染模型中,缺陷菌株在各时间点鼻咽灌洗液和肺部的细菌载量均显著低于野生菌株,而且入血后可在感染24 h内被宿主清除,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LFH-PCR技术作基因突变完全替代dnaJ基因,方法简便快捷;dnaJ的缺陷影响细菌在体外应激条件下的生长,并显著降低细菌在宿主体内的毒力和定植。
- 崔瑾张群董杰姜慧周爱娥董姗姗张雪梅尹一兵王虹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DNAJ毒力
- 肺炎链球菌假想蛋白SPD0414亚细胞定位及对细菌黏附侵袭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 为研究肺炎链球菌假想蛋白SPD0414在肺炎链球菌(S.pn)的亚细胞定位,并初步研究其在S.pn黏附和定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分别在SPD0414的N端和C端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FP),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定位情况.用203野生菌和203△spd0414缺陷菌对鼻咽癌细胞CNE和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的黏附侵袭实验.体内实验中用203和203△spd0414滴鼻感染BALB/c,在6 h和12 h观察细菌在鼻腔和肺中的载量.结果 无论N端或C端融合的GFP都显示绿色荧光,且整个菌体都显示荧光.与203野生菌相比,203△spd0414缺陷菌对CNE和A549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滴鼻感染BALB/c小鼠,在6 h和12 h,203△spd0414在鼻腔和肺中的细菌载量也明显低于203野生菌(P<0.05).结论 肺炎链球菌假想蛋白SPD0414定位于细菌的胞质.该蛋白在细菌的定植和侵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董杰周爱娥崔瑾董姗姗姜慧张雪梅尹一兵王虹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
- 肺炎链球菌假想转录因子LytR的表达、纯化、晶体生长及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研究通过大量表达、纯化肺炎链球菌(S.pn)假想转录因子LytR,以用于晶体生长、优化及三维结构解析。以S.pn D39血清型LytR基因为DNA模板、pET-32a(+)为表达质粒、E.coli BL 21(DE 3)为表达菌株,经成功克隆、表达及纯化后,获得大量、上清表达,且纯度>90%的LytR重组蛋白(含His标签);经悬滴气相扩散法行蛋白晶体培养、初筛及优化,获得体形较大、外观规则的棒状晶体,该晶体X射线衍射能力达4.0A。本研究为假想转录因子LytR三维结构的解析及其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 闵迅钟文赵沙沙董杰董珊珊周爱娥闫文娟汪德强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纯化
- 一种新的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菌酶样蛋白有利于细菌抵抗中性粒细胞杀伤并以MAPKp38和JNK依赖的方式刺激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 目的初步探讨一种新的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菌酶样蛋白(lysozyme-like protein,LLP)在细菌感染早期,即机体先天性免疫阶段,参与致病的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体内研究模型,用肺炎链球菌野生型D39...
- 董杰王虹周爱娥张雪梅尹一兵
-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肿瘤标志物结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本研究旨在按照NCCLS EP9-A文件,评估用Roche公司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替代Abbott公司AxSYM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肿瘤标志物(TM)结果的异同与影响。
- 阳苹周爱娥张莉萍陈宏础任国胜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
-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的体外表达及活性鉴定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体外扩增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的溶血素(pneumolysin,pl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分离培养D39型肺炎链球菌并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ply基因,体外重组将ply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内,测序鉴定后将重组子转化到E.coli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大量表达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的Ply重组蛋白,经Ni-NTA树脂纯化后,获得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鉴定后检测其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克隆的ply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相符,并实现了Ply蛋白的可溶表达。所获重组蛋白纯度达到95%。溶血实验显示Ply对人红细胞具有极高的溶血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细胞毒实验显示Ply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IC50(24h)为1.525μg/ml。结论经测序鉴定ply基因正确扩增,并成功表达、纯化出具有高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的Ply蛋白。
- 贺潇袁军王虹李忱炜姜慧董杰崔瑾董姗姗周爱娥张雪梅胥文春尹一兵何於娟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