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凤军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渗透率
  • 3篇相对渗透率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岩心
  • 1篇岩心
  • 1篇油藏
  • 1篇油水
  • 1篇油水相对渗透...
  • 1篇蒸汽
  • 1篇渗流
  • 1篇渗流规律
  • 1篇渗透率曲线
  • 1篇渗吸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凝析
  • 1篇凝析气
  • 1篇凝析气田
  • 1篇气田
  • 1篇驱替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篇周凤军
  • 4篇刘东
  • 2篇胡廷惠
  • 2篇程林松
  • 1篇庞占喜
  • 1篇胡淑娟
  • 1篇高海红
  • 1篇周体尧
  • 1篇邓九果
  • 1篇何春百
  • 1篇张政
  • 1篇李缙
  • 1篇张连锋
  • 1篇刘忠焱
  • 1篇王红娟
  • 1篇陈文明
  • 1篇张彩霞
  • 1篇刘强

传媒

  • 3篇国外油田工程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模拟黏度比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2008年
经含水相强润湿和矿物油初始100%饱和的贝雷砂岩,其自发渗吸数据是线性、径向和所有表面都打开的边界条件。油的黏度为4、63、173mPa·s,并且含水相的黏度为1--495mPa·s。油和含水相黏度比的范围跨越了4个数量级(0·01--173·1)。对于线性和径向逆流,在双对数坐标中,前缘位置和渗吸时间之间是近似线性的关系,斜率接近1/2。吸入含水相的活塞式驱替过程是持续的,通过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该模型考虑了几种流动方式的逆流自发渗吸。模型假设在前缘后面逆流的每一相的饱和度和渗透率都是定值,因此,界面曲率随距离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忽略。从模型中得到的结果用于扩展考虑黏度比对实测的线性和径向流动的影响。对于全部打开面的边界条件,通常用于岩心的分析研究,采收率和渗吸时间的关系通过球形流和径向流来估算。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周凤军刘东胡廷惠胡淑娟
关键词:数学模型
Khuff凝析气田的开发
2008年
针对中东地区Khuff油田(包括Ghawar Khuff、North Field和South Pars)现状,阐述了有关凝析油及天然气的油藏和生产的主要问题。这些油田拥有近1000~2000 Tcf的天然气原始储量,以及300×10^8~700×10^8 bbl的凝析油储量。为了量化该凝析气藏,我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工程方法和油藏模拟进行一系列的地质描述、岩石物性和流体性质以及生产设备研究。综述了油藏和生产设计的主要参数,总结了地质分层、平面及垂向连通性、平均渗透率及其变化、相对渗透率、水侵和流体组成对油田动态的影响。在油田产能和全井技术要求的整体设计中,着重描述油藏及生产设备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相对渗透率模型,反映出速度的影响(包括毛管数增加以及惯性作用),研究了凝析油堵塞对产能的影响。
刘东张政周凤军邓九果胡廷惠
关键词:凝析气田
考虑拟流度比的蒸汽驱前缘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Van Lookeren研究了拟流度比为0时的蒸汽驱前缘预测模型,提出形状因子取得最大值时的注汽参数为最优参数。而在实际油藏中,由于地层中原油黏度较大,或注汽速率较小,拟流度比往往较大,此时利用最大形状因子优化注汽参数受到限制。针对该情形,应用数学方法研究了拟流度比不为0时的蒸汽驱前缘预测模型。绘制了形状因子、拟流度比、注汽速率与前缘形状关系图版,发现增大注汽速率,可增大形状因子,从而减小拟流度比,减轻蒸汽超覆程度,提高前缘驱的波及效率。由于注汽速率受注汽压力限制,研究了注汽速率与注汽压力的协调关系,利用该关系和研究的前缘模型,对前人的注汽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
程林松刘东高海红周凤军
关键词:参数优化
低渗透岩心渗吸实验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一般低渗透储层只有存在大量的天然裂缝才能经济有效的进行开发。由于毛管力的作用,油从岩心基质自发渗吸到裂缝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采出机制。因此,在评价低渗透油藏石油采收率时具有重要作用。实验采用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天然岩心,进行自发渗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0.1~1.0)×10-3μm2级别的岩心,渗吸采收率在11%~12%之间;渗透率(2~4)×10-3μm2级别的岩心,渗吸采收率在14%~18%之间。同一块岩心不同渗吸液对比实验表明,活性水因降低了界面张力而显著提高的石油采收率,增幅可达10%。
周凤军陈文明
关键词:低渗透岩心采收率
高含水期油藏二元驱适应性评价及驱替特征分析
经过二三十年的开发,我国东部油田大多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大都经历了注水开发、井网加密、层系细分调整等措施和手段,以达到较高的最终采收率。经过多次的开发调整,油藏进入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单纯依靠井网...
周凤军
关键词:高含水复合驱驱替特征
驱替速率对自吸相对渗透率和残余饱和度的影响
2008年
自吸动力网络模型是建立在复杂的薄膜流动、膨胀和流体的自吸跃迁的客观描述基础上的。该模型表明,薄膜膨胀是受毛管力控制的非线性的扩散过程;前缘驱替与跃迁的竞争与速率相关,这就决定了速率与相对渗透率和残余饱和度有关。为了对比目前使用的拟静态模型,模型中跃迁只受接触角控制,动力网络模型把驱替速率作为一种附加的跃迁抑制机理。网络模型用于分析驱替速率、接触角、孔喉比、孔喉形状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计算的相对渗透率和残余饱和度与实验室对强水湿的贝雷砂岩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驱替速率对特定岩石和湿相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孔喉比的大小,孔喉比越大,影响程度越高。
周凤军刘东刘强李缙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
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实用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实验室内水驱油相对渗透率测定的研究,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45-1999)油水相对渗透测定中稳态法的实验步骤以及物质平衡法计算平均含水饱和度做了改进,使实验更简便易行,数据能够满足现场及数值模拟的要求。
周凤军刘忠焱张彩霞
关键词:稳态法油水相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曲线
聚合物驱相渗曲线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非稳态法,测量了聚合物相渗曲线,引进对"J.B.N"实验中处理数据的改进,与水驱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时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较水驱时有所升高,油相相渗端点值右移;聚合物驱时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比水驱时低,水相相渗端点值略有降低;相渗交点值右移且降低;聚驱时,无水采收率较水驱时高,前缘水相突破后,含水上升快。结果反映了聚合物驱过程中多相渗流规律,为聚合物驱的数值模拟、动态预测和效果评价提供了重要参数和基础依据。
周凤军张连锋王红娟
关键词: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驱油机理渗流规律
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参数及加热半径计算模型被引量:25
2010年
过热蒸汽是单相的气体,以气液两相流理论为基础的普通蒸汽热损失计算模型对其不再适用。通过引入过热蒸汽PVT数据体,建立了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了过热蒸汽带面积、加热带半径等的数学表达式。利用蒸汽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对肯基亚克油田盐上油藏X16井不同状态水蒸汽的沿程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对应较好。分析认为,随着热量的传递,过热蒸汽的温度变化较大,压力变化也大于普通蒸汽,到达井底的蒸汽干度特别高,其热焓值比注普通蒸汽有大幅度提高,加热半径也有所增加。
周体尧程林松何春百庞占喜周凤军
关键词:稠油过热蒸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