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文学性”魂归“人学”
- 2010年
- "文学性"在文学评论界一直是个长谈不衰的话题,很多时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存在。谈论"文学性"只有从著名学者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的论题出发,回到"人"、"人性"这一层面,才算是触及到了"文学性"的根本。
- 周仲强
- 关键词:人学政治性娱乐性
- 鲁迅:一个没有画完的句号
- 2011年
- 在中国20世纪文学进程中,鲁迅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充满争议的存在,其中焦点之一就是鲁迅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意义,鲁迅会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失去其价值和意义,阿Q时代是否已经死去,再一次在新世纪引起关注,这无疑为如何评价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基本状况及其走向提供了新的话题。
- 殷国明周仲强
- 关键词:中国20世纪文学阿Q
- 跨文化语境下地方文化研究的转型镜像
- 2013年
- 在跨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地方文化在历史转型期的转型研究,在更广泛和宽容的层面上,建立一种人类性的思维桥梁与文化空间,突破以往狭隘的"小文化"的价值尺度与观念,实现多元多样的文化共享与理论创新。其转型镜像为文化语境转型、理论观念转型、批评方法转型、理论话语转型、研究价值追寻转型等。这既可以显示当前地方文化研究以跨文化视野重构的必然趋势,也可以得出转型是地方文化研究、学术发展的现实选择。
- 周仲强
- 关键词:跨文化地方文化研究
- 《时间》:消解真实时间的诗意
- 2010年
- 《时间》以时间为枢纽,借爱情故事对韩国的整容文化作了整体性的解构。作品所阐释的时间已不再是现实的物理时间,而是穿越物理时间的社会时间的多维诠释。对时间的诗意解构实际表达了作者对韩国整容文化符号的消解。
- 周仲强
- 关键词:物理时间消解
- 和合文化与寒山拾得传说的文化互构被引量:1
- 2019年
- 寒山拾得传说广为流传,其中以苏州和台州最盛,和合文化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二者是文化互为建构的关系。一方面和合文化借助于寒山、拾得这两个标志性人物,深入民间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俗生活的印记,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和合文化,和合二仙才在民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寒山、拾得通过民俗生活的丰富性逐渐构建其鲜活样本,成为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文化思想。
- 周仲强
- 关键词:和合文化文化符号
-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论苏轼诗的“妙”
- 2009年
- 苏轼的诗生动活泼,集新、妙、奇、理于一身,代表了宋诗的发展水平。阐述苏轼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风格的研究文章多而又多,但探究苏轼诗歌的妙理则很少,本文从构思、立意、意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苏轼诗歌所蕴涵的妙意,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苏轼诗歌艺术风格。
- 周仲强
- 关键词:诗歌
- 破冰之初:新时期文学最初形态浅探
- 2011年
- 主要聚焦于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者,在经历了长久的沉寂之后,如何实现自我的破冰之举。在此基础上,将具体的文学创作融入到当是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在自我的表现与形式的选择中,呈现出对特定历史与情感的觉知,而由新时期所带来的新的生存空间和话语形态的开拓,也使当代中国文坛重新恢复了生机。
- 柯甫妙周仲强
- 关键词:文学破冰
- 高职教育发展的“距离”与“功利”
- 2013年
- 布洛的"距离说"和"功利说"是关于审美的著名理论,这个美学理论却被引申为教育发展理论的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客观冷静理性地思考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必须要跳出教育,与高职教育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有人认为解决高职教育发展问题不能跳出教育,在无历史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强调只有融身于教育,才能发现和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两者各有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但从宏观角度看,跳出教育看教育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从微观角度讲融身教育看教育,有助于解决高职教育实际问题。
- 周仲强
- 关键词:高职教育功利
- 孤独的生命体验与诗意书写--武侠小说男性叙事的审美考察被引量:2
- 2013年
- 武侠小说虽然张扬人类原始的野性,但它的情感天平却全然倾斜于男性,就这点而言,武侠小说可归结为男性叙事。武侠小说的这种情形使男性处于相当孤独的境况,于是江湖历练就成了男性孤独的生命体验,这在古代武侠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发展至现代,因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武侠小说更多表现为把家的观念转换成以情爱为基础的两性交往,并视女性为男性孤独生命的诗意补偿。而现代武侠小说最高境界,则是以人性作为男性生命孤独的审美归宿,在此基础上展示英雄形象的极致和辉煌。
- 周仲强吴秀明
- 关键词:武侠小说生命体验诗性叙事
- 高职语文课程转型镜像与人文关怀被引量:1
- 2013年
- 造成目前高职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缺位,课程目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让位于职业技能学习,学习者在课程中"跑位",教育者施教之"心"不诚。高职语文课程亟待转型。当下"文化育人"的背景为高职语文课程转型提供了现实与可能,转型也催生了语文课程新的生命意识。以"人"为核心,呼唤着高职大语文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其实践途径——课内外结合的人文语文课程体系能够明确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定位。
- 周仲强
-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转型人文语文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