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志宝

作品数:94 被引量:49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儿童
  • 21篇小肠
  • 21篇结肠
  • 20篇小肠结肠炎
  • 20篇坏死
  • 20篇坏死性小肠结...
  • 20篇肠炎
  • 18篇新生儿
  • 16篇新生儿坏死性...
  • 16篇细胞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13篇手术
  • 12篇细胞瘤
  • 11篇外科
  • 11篇小儿
  • 11篇母细胞
  • 11篇母细胞瘤
  • 10篇肿瘤
  • 8篇闭锁

机构

  • 75篇上海市儿童医...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天津市儿童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儿童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94篇吕志宝
  • 36篇刘江斌
  • 26篇徐伟珏
  • 17篇盛庆丰
  • 13篇吴一波
  • 11篇黄一敏
  • 11篇黄雄
  • 7篇陈方
  • 7篇孙俊
  • 6篇史婧奕
  • 6篇陈舟
  • 6篇谢华
  • 6篇叶国刚
  • 5篇李会
  • 5篇蒋莎义
  • 5篇吴伟
  • 4篇蒋慧
  • 4篇邵静波
  • 3篇吕逸清
  • 3篇詹江华

传媒

  • 35篇中华小儿外科...
  • 12篇临床小儿外科...
  • 4篇国际儿科学杂...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和氨基酸在鉴别婴儿黄疸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串联质谱检测筛查滤纸血片中氨基酸、肉碱和酰基肉碱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症。方法研究对象是年龄大于1个月,小于5个月的黄疸患儿。胆道闭锁组(BA)13例;胆汁淤积症(IC)1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13例。采用31例同年龄段的无肝病的门诊小手术患儿等作为对照组。非衍生化法前处理标本,串联质谱检测11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30种脂酰基肉碱。结果BA组血中游离肉碱(66±20)μmol/L,显著高于IC组的(50±19)μmol/L(P〈0.05);和对照组的(30±10)〉μmol/L(P〈0.01)。用游离肉碱增高作为诊断BA的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0.862),优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总胆酸。BA组和IC组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鸟氨酸、蛋氨酸等显著高于对照组;IC组亮氨酸(88±27)μmol/L、缬氨酸(90±31)μmol/L、(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之比2.70±0.82,显著低于BA组的(115±28)μmol/L、(116±27)μmol/L,3.51±0.83,P〈0.05和对照组的(106±31)μmol/L、(103±26)μmol/L、4.29±0.94。结论串联质谱检测血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脂酰基肉碱对鉴别婴幼儿黄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龚振华田国力吕志宝景虹胡志红李敏
关键词:串联质谱法氨基酸类肉碱胆道闭锁
胃镜辅助经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治疗儿童毛发性胃石症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总结儿童毛发性胃石症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辅助经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毛发性胃石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5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为(7±2.5)岁,年龄范围为5~11岁;均有长期吞食毛发史;发病时间为(74±66)d,范围为10~180d。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4例、呕吐4例、肠梗阻1例,上腹部包块4例。B型超声和CT检查提示胃内异物。经胃镜检查确诊后,因取石失败,行胃镜辅助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直视下取石。所取胃石重量约为(1740±1299)g,范围为200~3600g。术后患儿均接受精神疾病专科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术后随访0.25~2.5年,均未复发。结论毛发性胃石症是儿童罕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胃镜检查确诊后,若取石失败,经腹壁小切口胃镜辅助胃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由精神疾病专科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以戒除疾病。
黄一敏刘江斌刘海峰吴伟吕志宝
关键词:胃肠结石异食癖剖腹术
肠道菌群失调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0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好发于新生儿尤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道急症,主要表现为肠壁局部或全层的炎性损伤甚至坏死,与早产、配方奶喂养和肠道细菌异常定植和增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相关。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NEC的发病率在5%~10%,死亡率在20%~30%,是导致早产儿尤其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激活不受控的促炎反应从而导致NEC的发生发展。在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组成中,潜在致病菌较多,如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梭菌属等;有益共生菌缺乏,如专性厌氧菌Negativicutes、双歧杆菌属和丙酸杆菌属等;且细菌多样性降低。迄今为止,对于哪种细菌与NEC发病是因果关系尚无共识,但几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出现在NEC之前的变形菌门失调颇具代表性。来源于革兰氏阴性变形菌的脂多糖(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介导强烈的炎症反应,加之肠道菌群失调与未成熟肠的相互作用,有学者提出将早产儿肠道细菌异常定植作为NEC主要诱发因素的假设。双歧杆菌、丙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施用可能通过激活NOD2信号通路或调节淋巴细胞平衡的方式来干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危害,为NEC的早期防护提供一种新策略。
葛贵杰吕志宝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
不同病变范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变范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科手术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25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肠管坏死范围分为单个坏死或穿孔的病灶(F),多发坏死或穿孔病灶(M),全肠道病变(P) 3组,并对3组患儿的手术方式、术后生存率和关闭造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例患儿中,有11例为F、8例为M、6例为P,均采用剖腹探查术、肠造瘘术,或仅做腹腔引流术;12例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7例为低出生体质量儿,6例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有消化道穿孔17例(9例气腹,8例无气腹),无消化道穿孔8例(4例无气腹,4例NEC保守治疗后肠狭窄)。3例患儿经过2次以上手术,其余患儿在造瘘术后3~6个月行造瘘关闭手术。术后生存率:F组为100.0%(11/11例),M组为62.5%(5/8例),P组为16.7%(1/6例)。3种病变范围中F组比M组、P组的生存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98、10.312,P均〈0.05);M组与P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5)。结论NEC病变范围与患儿预后明显相关,F比M、P的预后好,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占NEC患儿比例较大;术中尽可能地保护边缘肠管是提高患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造瘘关闭手术建议在造瘘术后3~6个月,待患儿肝功能、肠功能恢复、营养发育良好时进行,特殊情况建议提前或延迟关造瘘。
陈发玲徐伟珏李龙至黄雄孙俊吴一波盛庆丰吕志宝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变范围开腹手术肠造瘘
一穴肛精准分型与手术方案决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一穴肛的精准分型与手术方案的关系,以期最小损伤完成肛门及尿道阴道的一次成形术。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20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一穴肛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通过X线造影、MRI、膀胱镜检查了解患儿共同管(Common channel,CC)、尿道、阴道的长度,阴道子宫、直肠盲端汇入位置的变异及选择的手术方法及路径。结果22例一穴肛患儿中,CC>3 cm 1例,≤3 cm 21例;尿道≥2 cm 12例,<2 cm 10例;阴道≥3 cm 11例,<3 cm 11例;双角子宫双阴道7例,其中严重阴道积液需处理2例;直肠盲端与尿道、阴道汇合于同一点12例,汇入于阴道、尿道汇合点远端3例,汇入于双阴道间隔处1例,汇入于阴道或子宫颈部5例,汇入于膀胱1例。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经腹阴道旋转术完成阴道、尿道成形术1例;PSARP+尿道生殖窦整体游离(Total Urogenital Mobilization,TUM)拖出术或尿道生殖窦部分游离拖出术(Partial urogenital mobilization,PUM)14例;腹腔镜辅助下肛门直肠成形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TUM或PUM 5例;仅行肛门成形术2例。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并按Krickenbeck评价标准评估患儿的排便功能均超过6分,提示排便功能恢复尚可;其中评分>9分,排便功能恢复较好者10例(50%)。结论一穴肛的精准分型是医生选择手术方案的依据,MRI、造影及术中膀胱镜联合检查有助于精准了解CC、尿道、阴道长度及直肠盲端汇入点,多学科联合制定手术方案并完成手术及随访。
徐伟珏吕志宝吕逸清孙俊吴一波陈发玲陈方唐雯娟
关键词:消化系统畸形
单椎板切开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联合康复治疗对儿童痉挛性脑性瘫痪临床疗效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及评估单椎板切开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三分法)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对儿童痉挛性脑性痪瘫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间在我院行单椎板切开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至少6个月的目标肌群肌张力、关节活动度、肌群肌肉力量以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分析,评估其运动功能改变的情况。结果共有21例(男13例,女8例)患儿符合本研究的入组标准。四肢痉挛性瘫71.4%;GMFCS分级Ⅲ及Ⅳ型为81.0%;手术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7.5±3.1)岁;术前标记目标肌群106组,目标关节数103个;平均每例单椎板SDR术中离断神经后根(小根)(12.6±1.8)枚,其中70.0%的为离断75%;手术没有长期并发症,2例出现短期下肢麻木,但1周后缓解;术后3个月目标肌群肌张力即出现显著下降,6个月后尤为明显;目标关节被动ROM在术后3个月就有明显改善,而主动ROM、目标肌群肌肉力量及GMFCS分级的显著改善出现在术后6个月以后;在平均为8.0个月随访期内,患儿GMFCS改善1级的11例,改善2级的2例,总跨级率为61.9%;术前GMFCS分级Ⅱ及Ⅲ级的患儿,术后6个月后的跨级表现(81.8%)明显好于Ⅳ及Ⅴ级的患儿(40.0%,P〈0.05);尽管两组的术前GMFCS分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6岁以下组的患儿术后6个月GMFCS分级的跨级率(88.9%)显著高于6岁以上组(41.7%,P〈0.05)。结论单椎板切开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三分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脑性瘫痪患儿痉挛性肌群的肌张力,显著增加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再结合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则能够在术后6个月以后明显提升患儿受累肌群的力量、改善他们的粗大运动功能,这在术前GMFCS≤Ⅲ级及6
詹琪佳肖波王炎炎王珺璐梅荣应灏唐亮吕志宝
关键词:脑性瘫痪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椎板
3D高清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 总结3D 高清腹腔镜在治疗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初步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4 年2 月至2014 年4 月,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采用智能机器人臂辅助3D 高清“爱因斯...
刘江斌李会吴一波徐伟珏吕志宝
儿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8
2019年
目的腹腔镜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对比手术时长、术后复发率、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伤口外观以及对侧腹股沟斜疝发生率等来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所有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并对其家长进行电话回访。共有2280例患儿,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为906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的患儿为1374例。电话回访内容包括手术侧斜疝有无复发、对侧有无新发、是否可于阴囊内触及睾丸及对伤口是否满意。结果我们对所有的病例均进行了电话回访,失访率在腹腔镜组为9.4%,在传统手术组为12.1%。平均随访时长为15.2个月。双侧斜疝患儿手术时长腹腔镜组[男:(39.9±14.8)min,女:(29.8±8.5)min]小于传统手术组[男:(50.2±17.2)min;女:(47.5±19.2)min],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复发率为0.42%,传统手术组的术后复发率为0.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单侧斜疝患儿中45.5%的患儿术中发现双侧鞘状突未闭,传统手术组单侧斜疝患儿中10.6%的患儿第一次手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斜疝,65%的患儿于术后3个月内出现,需再次行手术治疗。女性患儿及左侧斜疝患儿更易出现对侧斜疝。结论腹腔镜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在女性患儿及初发为左侧斜疝患儿中优势更明显。腹腔镜手术的另一大优点是可同时探查双侧鞘状突的闭合情况,如发现双侧鞘状突未闭,可同时行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以避免患儿需二次麻醉、手术及发生腹股沟斜疝嵌顿的风险。
朱琳琳徐伟珏刘江斌黄雄吕志宝
关键词:儿童腹股沟腹腔镜
生物样本的常用保存方式及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生物样本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病理学组织和细胞样本是临床常见的生物样本,主要来源于临床手术、活检、穿刺等操作,可通过制备切片、涂片以及提取生物大分子,用于病理诊断及医学研究。样本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手段的飞速进步,各种分析技术对生物样本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王敏李倩吕志宝陈方周君梅
关键词:生物样本临床手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组学病理诊断基因组学
胸腔镜下连续与间断折叠缝合膈肌治疗小儿先天性膈膨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胸腔镜下连续与间断折叠修补膈肌治疗小儿先天性膈膨升(CD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例行胸腔镜膈肌折叠术CD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缝合折叠膈肌12例,为连续缝合组;采用间断缝合进行手术9例,为间断缝合组。连续缝合组,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19.5±8.7)月;平均体重(12.5±4.2)kg;左侧膈膨升5例,右侧膈膨升7例。间断缝合组,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23.1±9.5)月;平均体重(13.8±5.7)kg;左侧膈膨升3例,右侧膈膨升6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术前膈肌均抬高≥2个肋间(3.5~6.5个肋间,平均4.75个肋间)。结果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3±17)min和(75±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5±1.5)ml和(8.7±2.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两组患儿胸腔引流时间均为2~3d,术后住院时间为4~5d。术后随访1.2~4.7g,平均(3.2±1.5)年,仅连续缝合组术后复发1例,再次行开胸手术后治愈。结论与间断缝合折叠修补膈肌相比,胸腔镜下连续缝合折叠修补膈肌治疗CDE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手术方法,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李朋飞刘江斌吕志宝
关键词:先天性膈膨升胸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