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治疗的腕部周围正中神经完全断裂的患者35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行常规正中神经吻合术;观察组在行正中神经吻合术后于吻合口周围注射PRP。观察比较2组患者感觉、肌力及肌电图指标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对照组失访4例、观察组失访2例。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传导速度:(21±6)m/s比(12±4)m/s、(33±4)m/s比(25±10)m/s、(43±3)m/s比(37±6)m/s、(63±5)m/s比(49±5)m/s],术后1、3、6个月的肌力及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的肌力及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注射可以作为促进正中神经吻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之一,且正中神经感觉功能的恢复优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 王辉王贺赵峰高宏阳裴宏磊吕亚军
- 关键词:正中神经损伤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神经再生
- 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患者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JOA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90,P=0.006)。结论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颈部疼痛,改善脊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 王伟张国平张宇宸任立中吕亚军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 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研究组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对照组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D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JOA改善率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颈部疼痛,改善脊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王伟张国平张宇宸任立中吕亚军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 髓芯减压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股骨头坏死血管修复和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兔股骨头坏死(ONFH)的效果。方法对30只家兔股骨头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兔ONFH模型。然后将家兔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组(C组)、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D组)和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VEGF组(E组),每组6只。治疗8周,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切片形态。分别测定家兔的全血黏度(高切150 s^(-1)和低切10 s^(-1))、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通过q RT-PCR检测股骨头组织中von Hippel-Lindau(VHL)、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m RNA水平。结果与C、D组比较,E组的全血黏度(高切150 s^(-1)和低切10 s^(-1))、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P<0.05)。与C、D组比较,E组的血清TC和TG均显著降低(P<0.05)。与C、D组比较,E组股骨头组织中VHL m RNA水平显著降低,而HIF-1α、VEGF和b FGF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VEGF可有效促进ONFH家兔损伤区域的成骨和血管修复,并且可减轻微循环障碍,其机制与改善脂质代谢、调节VHL/HIF-1α/VEGF信号及bFGF表达有关。
- 吕亚军任立中李军张海静张志坤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微循环血管修复
- 负载软骨细胞的透明质酸可注射材料修复软骨缺损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在软骨组织工程材料中,以透明质酸为代表的多聚糖材料因具备良好的材料细胞作用界面,有利于软骨细胞的生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探究负载软骨细胞的透明质酸可注射材料修复大鼠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90只SD大鼠,制备软骨缺损模型,造模后第2天随机分3组干预,实验组关节腔内注射负载软骨细胞的透明质酸水凝胶,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水凝胶,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注射后1,3,6周取修复部位软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血红素氧合酶表达、胶原水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注射后6周,空白对照组以肉芽组织填充修复区;对照修复部位被黄白色修复组织填满,与正常软骨边界明显,表面不平整,淋巴细胞较3周时减少;实验组修复组织呈半透明状,与正常软骨边界模糊,淋巴细胞较3周时明显减少;②Masson染色:注射后6周,实验组修复区胶原纤维合成状况最佳,其次为对照组,均强于空白对照组;③扫描电镜观察:注射后6周,空白对照组修复区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部分断裂;对照组修复区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仍可见部分断裂;实验组实验部位胶原纤维排列整齐,与正常软骨边缘分界不明;④血红素氧合酶表达与胶原水平:注射后6周,实验组血红素氧合酶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注射后1,3,6周的胶原水平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⑤结果表明:负载软骨细胞的透明质酸可注射材料可促进大鼠软骨缺损的修复。
- 赵峰何薇刘少俊王辉吕亚军康凯张国平
- 关键词:生物材料透明质酸软骨细胞软骨缺损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椎板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经椎弓根向伤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粉末型注射剂(ACPC)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及相邻节段椎板植入颗粒型磷酸钙人工骨(CCP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融合方式治疗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植入ACPC)34例,B组(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及相邻节段椎板植入CCPC)30例。观察2组伤椎Cobb角以及矫正度丢失、手术时间、内固定失效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情况变化。结果 2组患者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A组Cobb角及矫正丢失度大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间和书中出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内固定失效率低于B组(P<0.05),术后腰背部疼痛率优于B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并未增加手术时间及更多的创伤,但经椎弓根植骨增加了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减少了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避免或减少了术后椎体塌陷而导致的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 张宇宸王健吕亚军李宜炯张国平
- 关键词:爆裂骨折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评价被引量:23
- 2013年
-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至2012年相关文献,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细胞标记及体内示踪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有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常用的细胞标记及示踪法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抗原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和MRI对比增强剂标记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髓芯钻孔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虽然近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李瑞琦张国平任立中李亚丽吕亚军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细胞示踪细胞分化
- 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PR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手术组、PRP联合组各65例,手术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PRP联合组患者在手术基础上注射自体PRP进行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并对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运动功能、基本功能优良率以及肌电图疗效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3、6、12个月后PRP联合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手术组,IGF-1、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治疗1、3、6、12个月后PRP联合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基本功能恢复优良率、肌电图愈显率均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注射自体PRP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炎性损伤程度,上调IGF-1、VEGF的表达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 王辉韩新生焦勇强吕亚军高宏阳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神经传导速度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短期随访研究
-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经椎弓根向伤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粉末型注射剂(ACPC)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方式治疗的32例胸腰椎骨...
- 张宇宸王健李宜炯吕亚军赵峰高宏阳张国平
- 关键词:爆裂骨折椎弓根自固化磷酸钙COBB角
- 骨性肿瘤中微血管数量和形态与肿瘤分化增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骨肿瘤中的微血管数量(microvessel quantity,MVQ)和形态,研究新生血管和骨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选择骨肉瘤患者90例,对成骨性肿瘤中CD34和I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V,CoIV)阳性血管计数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CD34阳性的MVQ随着骨肉瘤的组织分级指标的级别升高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IV阳性的MVQ随着组织分级级别升高而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逐渐升高,CD34阳性的MVQ显著增加,CoIV阳性的MVQ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核分裂>10/10 HPF、发生瘤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D34阳性的MVQ显著高于核分裂<10/10 HPF和未发生瘤转移的肿瘤组织,但CoIV阳性的MVQ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血管形态、CD34阳性的MVQ和CoIV阳性的MVQ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判断骨肿瘤的恶性程度,给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 李瑞琦张国平李宜炯任立中王伟吕亚军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血管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