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正极
  • 14篇电池
  • 13篇锂离子
  • 13篇锂离子电池
  • 13篇离子
  • 13篇离子电池
  • 11篇正极材料
  • 8篇电化学
  • 8篇MN
  • 6篇电化学性能
  • 5篇电池正极
  • 5篇电池正极材料
  • 5篇镍正极
  • 5篇锂离子电池正...
  • 5篇改性
  • 5篇CO
  • 5篇LINI0
  • 4篇前驱体
  • 3篇氧化物
  • 3篇包覆

机构

  • 17篇四川大学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宜宾光原锂电...
  • 3篇韶关东阳光科...
  • 2篇宜宾锂宝新材...
  • 1篇四川化工职业...
  • 1篇四川长虹格润...
  • 1篇乳源东阳光磁...

作者

  • 24篇向伟
  • 13篇吴振国
  • 12篇郭孝东
  • 9篇钟本和
  • 6篇郑卓
  • 3篇杨秀山
  • 3篇滑纬博
  • 2篇应建康
  • 2篇王勃
  • 1篇唐艳
  • 1篇王雁英
  • 1篇王辛龙
  • 1篇于旭东
  • 1篇方为茂
  • 1篇王志斌
  • 1篇张志业
  • 1篇周堃
  • 1篇刘恒
  • 1篇申静
  • 1篇诸葛福瑜

传媒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广东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肥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Transa...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掺杂对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出锌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能谱(EDS mapping)、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研究Zn2+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掺杂可抑制高镍材料中的离子混排,形成多孔结构,缩短Li+的扩散路径,从而改善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在2.7~4.3 V电压范围内,10 C倍率下Li(Ni_(0.6)Co_(0.2)Mn_(0.2))0.99Zn0.01O2表现出87.8 m Ah·g-1的放电比容量,比LiNi_(0.6)Co_(0.2)Mn_(0.2)O2提高了37.0%,1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Li(Ni_(0.6)Co_(0.2)Mn_(0.2))0.99Zn0.01O2的容量保持率为84.7%,比未掺杂的材料提高了12%。EIS测试结果则进一步验证锌掺杂有效降低了材料的电荷传质阻抗。
姚升超向伟吴振国朱春晓郭孝东钟本和
关键词: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化工放大过程对电池材料可控制备的影响
郭孝东吴振国向伟钟本和
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基础科学问题:关键元素掺杂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3年
富镍层状氧化物因其相对较高的比容量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进一步提高Ni含量,材料特性趋向于LiNiO_(2),电化学和结构稳定性恶化。晶格元素掺杂是提升LiNiO_(2)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厘清LiNiO_(2)正极材料结构并明晰掺杂元素对其影响及规律,对开发Ni含量大于90%的富镍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LiNiO_(2)材料结构及面临的稳定性问题。然后综述了Co、Mn、Al、Mg、Ti、Zr、W等典型掺杂元素对LiNiO_(2)的影响及规律,并讨论了阴离子和多元素掺杂以及有潜力的掺杂元素。本文旨在对LiNiO_(2)掺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期使用更有效的掺杂方案开发可用于动力电池的高容量稳定的富镍正极材料。
邓中莉吕卓赟范未峰张燕辉左美华向伟
多孔微纳结构富锂正极材料0.6Li_2MnO_3·0.4LiNi_(0.5)Mn_(0.5)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与燃烧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得到了多孔微纳球形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0.6Li_2MnO_3·0.4LiNi_(0.5)Mn_(0.5)O_2。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材料是由一次颗粒径约300 nm的小颗粒组成的多孔微纳球形结构,比表面积为13 m2·g^(-1),具有完善的α-NaFeO_2层状结构(空间群为R3m)。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证实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2.0~4.8 V,电流密度为0.1C、0.2C、0.5C、1C、3C、5C和10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66、254、235、205、186、149和107 m Ah·g^(-1);在0.5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217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94%)。
郑卓吴振国向伟杨秀山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
碳酸盐共沉淀法可控制备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通过调节NH_3·H_2O用量来实现可控制备超高倍率纳米结构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NH_3·H_2O用量会对颗粒的形貌、粒径、晶体结构以及材料电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随着NH_3·H_2O用量的降低,一次颗粒形貌由纳米片状逐渐过渡到纳米球状,且nNH_3·H_2O∶(nNi+nCo+nMn)=1∶2样品晶体层状结构最完善、Li^+/Ni^(2+)阳离子混排程度最低。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也证实了nNH_3·H_2O∶(nNi+nCo+nMn)=1∶2样品具有最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超高倍率性能。具体而言,在2.7~4.3 V,1C下循环30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19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81%,中值电压基本无衰减(保持率为97%)。在100C(18 Ah·g^(-1))的超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还能达到56 m Ah·g^(-1),具有应用于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前景。此NH_3·H_2O比例值对于共沉淀法制备其他高倍率、高容量的正/负极氧化物材料具有一定的工艺参考价值。
郑卓滑纬博吴振国向伟钟本和郭孝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磷酸二氢钙制备磷酸二氢钠磷收率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磷酸二氢钙是湿法磷酸精细加工的重要产品,开发以磷酸二氢钙为中间产物的精加工系列产品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研究了磷酸二氢钙与硫酸钠复分解反应制备磷酸二氢钠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浓缩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钠产品。对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液固比以及反应时间诸因素对磷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分解过程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物料配比(硫酸钠与磷酸二氢钙物质的量比)为1.2∶1,液固比(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磷收率可达79.1%。该工艺具产品纯度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王勃向伟陈红琼应建康
关键词: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磷收率
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材料基础科学问题:表面残锂及其去除被引量:2
2022年
层状富Ni正极材料具有高可逆容量、低自放电性能和低成本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Li;电池正极材料。然而,材料结构不稳定、容量衰退和安全性差等问题,阻碍了富Ni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当Ni含量大于80%时,富镍正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和CO_(2)反应,在材料表面生成Li_(2)CO_(3)、LiHCO_(3)、LiOH等残Li化合物。残Li存在不仅导致材料不稳定和电化学性能衰退,还造成电池安全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残Li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及其危害,再探讨了水洗过程中的水洗温度、时间、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水洗造成结构衰退和容量衰减的机制。此外,还论述了其他去除残Li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无水洗表面包覆的方法在去除残Li化合物影响方面呈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王鑫陈欣任莉王硕罗宏基张军吕根品向伟
关键词:纳米材料水洗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基础科学问题:径向有序多晶调控及机制
2023年
一次晶粒径向有序组装的颗粒结构能够较好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并提供良好的Li+扩散路径,是高端多晶富镍锂电正极材料理想的形态。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前驱体沉淀结晶和正极高温锂化结晶调控,获得具有较大长宽比晶粒有序组装的富镍正极材料。然而,关于富镍正极径向有序结构调控方法及形成机制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径向有序氢氧化物前驱体的调控方法、关键参数对有序结构的影响等并无详细的阐述。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晶富镍正极径向有序结构调控的必要性及其电化学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其次,介绍了径向有序多晶富镍正极调控方法及形成机制,包括沉淀结晶过程关键参数(pH、氨浓度及固含量)对径向有序前驱体的影响、高温锂化过程温度及掺杂元素对正极继承前驱体径向有序性的影响;最后,对径向有序富镍正极调控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开发富镍正极提供参考。
王硕武文斌王鑫任莉左美华邢王燕范未峰张彬向伟
关键词:煅烧
LaF3包覆改性提升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因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抑制材料不可逆相变,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LaF3包覆改性材料。测试结果表明,LaF3包覆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包覆层,且未改变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包覆比例越大,包覆层越厚。LaF3包覆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这是由于LaF3包覆层减少了脱锂态下材料对电解液的氧化,抑制了惰性层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包覆比例为1. 0 wt%的材料性能较优,在3. 0~4. 3V电压范围、5. 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14. 3 mAh·g^-1,较原材料(90. 5 mAh·g^-1)提升显著;在3. 0~4. 6 V电压范围、1. 0 C倍率下循环100周之后,容量保持率可达84. 7%。
申静王志斌吴振国向伟
关键词:正极材料包覆LAF3
Ti掺杂改性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已商业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高镍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采用Ti^4+掺杂来调变材料结构,研究Ti^4+掺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Ti^4+掺杂对颗粒形貌无明显影响,但可有效抑制Li^+/Ni^2+离子混排,拓宽过渡金属层间距,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从而改善材料循环和高倍率性能。由于Ti^4+为电化学惰性离子,低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略有下降,1%Ti^4+掺杂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优。在3.0~4.3 V、5.0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h·g^−1,较原材料的91.0 mA×h·g^−1提升明显;1.0 C下放电比容量为144.2 mA×h×g^−1,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5.0%。在3.0~4.6 V的电压区间内,1.0 C下循环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仍有84.1%。
张军郭孝东吴振国向伟
关键词:正极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