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轲 作品数:6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et1蛋白促进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肝细胞癌(HCC)在中国和亚非其他国家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迄今为止,大量研究显示HCC中存在很多畸变表达基因,然而,能够帮助识别早期肿瘤复发并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分子标... 叶轲关键词:肝细胞癌 分子标志物 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NET-1蛋白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上皮转换蛋白1(NET-1)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68对HCC和正常肝组织(NLT)样本中NET-1的表达水平。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评估HCC的预后。结果:在368例HCC组织中NET-1表达的阳性率为86.7%(319/368),与Edmondson-Steiner分期(P=0.02)以及TNM阶段(P=0.01)呈正相关。NET-1表达水平与肝内转移(P=0.008)和门静脉侵润(P=0.007)呈正相关。高表达NET-1的HCC病人比具有低表达NET-1或表达缺失NET-1(分别为P=0.001和P=0.002)的病人具有更短的无病存活期或者总存活期。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NET-1蛋白表达(相对危险性[RR],5.8;P=0.01)对HCC病人是一个独立的预后预测因素。结论:NET-1的表达情况可能成为HCC病人存活期的一个新预测因素。为研究针对NET-1靶点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叶轲 张鸽文 梁帅 王志明关键词:肝细胞癌 预后 紫衫醇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紫衫醇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模型+紫衫醇组,肝纤维化模型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每日1次连续7 d诱导,之后,肝纤维化模型+紫衫醇组大鼠给予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液,隔日1次,共3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观察肝脏病理学和血清学指标变化,及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别用TGF-β1、紫杉醇+TGF-β1处理,以无处理的HSC-T6细胞为对照,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纤连蛋白及I、III型胶原m 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组织无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模型组出现肝纤维化病变,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可见肝组织中度坏死,无明显坏死结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转氨酶、总胆红素(TIBL)、透明质酸(HA)水平均明显升高,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后者较前者在TBIL、ALB、HA方面有明显改善(均P<0.05);正常对照组肝组织无明显α-SMA表达,肝纤维化模型组和与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肝组织均有α-SMA表达,后者的α-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前者(P<0.05);与无处理的HSC-T6细胞比较,TGF-β1与紫杉醇+TGF-β1处理后的HSC-T6细胞纤连蛋白及I、III型胶原m RNA与蛋白均明显上调(均P<0.05),后者的上调程度明显低于前者(均P<0.05)。结论:紫杉醇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产生和发展,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叶轲 白宁 周乐杜 李劲东 王志明关键词:肝硬化 紫杉酚 肝星状细胞 纳米炭在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在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26例行腔镜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亚甲蓝组(41例)以及纳米炭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后两组术中分别注射相应示踪剂。统计各组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的检获数目及甲状旁腺的误切情况,并对亚甲蓝组与纳米炭组染色与未染色的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示踪剂的两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纳米炭组检获的淋巴结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5.164,P〈0.05)及亚甲蓝组(t=4.763,P〈0.05),且纳米炭组微小淋巴结(〈2 mm)的检获率要高于亚甲蓝组(29.3% vs.13.2%;χ^2=18.231,P〈0.05),而对照组未检获微小淋巴结。3组的淋巴结癌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纳米炭组的癌转移淋巴结染色率要高于亚甲蓝组(92.2% vs.78.8%;χ^2=5.605,P〈0.05)。对照组发现甲状旁腺18枚,而使用染色剂的两组均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结论:纳米炭在淋巴结趋向性以及示踪效果方面都要优于亚甲蓝,可以帮助术者进行更加彻底的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此外,对甲状旁腺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推荐临床使用。 叶轲 李新营 常实 李劲东 王志明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的真实世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适应证已逐渐趋同于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也逐步得到证实。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外科医师往往存在选择偏倚,故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的选择也有待在不同的人群和医学中心仔细评估,且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不良肿瘤学结局心存疑虑。因此,本研究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17例因HCC施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96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321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手术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及随访指标。结果:一般资料中,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术前白蛋白水平及肝切除部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指标中,腹腔镜组的中位术中出血量(200.00 mL vs.300.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 d vs.8 d)、术后肝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3%vs.14.02%)均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随访指标中,腹腔镜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优于开腹手术组(OS:χ^(2)=4.478,P=0.034;DFS:χ^(2)=8.915,P=0.00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匹配,每组51例)均衡两组的一般资料后比较,腹腔镜组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 d vs.9 d)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2%vs.19.61%)仍优于开腹手术组,但两组的OS与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CC是安全、有效的,并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HCC的远期疗效相当。腹腔镜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在充分评估患者后,腹腔镜手术是HCC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李军 姚磊 胡芳远 叶轲 叶轲 张鸽文关键词:肝切除术 腹腔镜 预后 MMP-2、TIM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抑制剂-1(TIMP-1)在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MP-2和TIMP-1的表达。结果:MMP-2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和72%,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表达(P<0.01)。TIM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和56%,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1)。而MMP-2洋相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淋巴浸润、包膜形成和肿瘤分化有关(P<0.05)。而TIMP-1的表达与癌组织的转移,淋巴结浸润和包膜形成有关(P<0.05)。结论:MMP-2、TIMP-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对于判断肝癌的浸润、转移有重要价值。 叶轲 王志明 张鸽文关键词:肝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