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青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2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7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而强迫症状、敌对等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本科临床实习护生,专科实习护生SCL-90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更高(P<0.05)。家庭经济条件差、非自已选择专业、不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感到悲观、实习工作压力大、不喜欢向人倾诉、来自农村等是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带教老师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邱映明叶小青邹晓波
- 关键词:护生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 二重辨证论治在开放式心理病房治疗惊恐障碍21例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论治对惊恐障碍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4 4例在开放式心理病房惊恐障碍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 1例和对照组2 3例。治疗组采用二重辨证论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加服氟西汀、阿普唑仑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前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进行临床疗效及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2 1例和10例。两组痊愈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14 .2 4 ,P <0 .0 0 5 ) ;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2 1例和6例,两组痊愈率对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 =2 2 .732 ,P <0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贝克焦虑量表(BAI)总分,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34.2 8±2 .15 )和(46 .2 1±9.90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 =5 .4 0 1,P <0 .0 0 1) ;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2 9.6 7±2 .2 7)和(5 5 .6 5±15 .33)。两组对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t =7.6 85 ,P <0 .0 0 1)。结论:二重辨证论治,对惊恐障碍有较好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应积极推广。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惊恐障碍二重辨证论治的医疗平台。
- 陈光敏黄景景陈曼娟陆兰杨志江叶小青
- 关键词:惊恐障碍开放式心理病房神经症
- 精神科开放式管理护理纠纷分析及预防
-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执行和举证倒置原则的采用。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患纠纷是当务之急。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病情发作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出现...
- 李银霞叶小青廖少玲
- 文献传递
- 不同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进行规律MHD 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认知组、肌松组、认知肌松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肌松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肉放松训练,而认知肌松组、认知组和肌松组在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相应心理干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干预后各组在认知功能、社交质量、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5)。干预后认知肌松组和认知组的睡眠、社会支持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肌松组和对照组( P〈0.05)。干预后和干预后3个月,各组自我效能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认知肌松组的得分最高,显著高于认知组、肌松组合对照组( P〈0.05)。干预后四组的总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其中认知肌松组和认知组在总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间得分显著优于肌松组和对照组( 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传统肌松训练基础上给予认知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状况。
- 莫扬华冯奕梅何汝冰梁爱萍叶小青秦轶灵杨志江
- 关键词:心理干预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 早期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除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还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研究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发病后12周,采用MESSS评分表和WHOQOL-BREF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病后12周,研究组的MESSS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邓春玲叶小青李银霞冯奕梅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 临床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2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发生率20.5%,其中,本科生为10.9%、大专生为27.3%。抑郁心理问题发生率25.0%,其中,本科生为15.2%、大专生为31.8%。相对本科临床实习护生,专科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更常见(P<0.05)。焦虑、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均与以下因素有关:生源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入学时非自己选择专业,不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感到悲观,实习工作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喜欢向人倾诉等。结论:很多临床实习护生存在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带教老师应在带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邱映明叶小青邹晓波
- 关键词:护生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 足底按摩结合辨证施护对失眠症患者动态脑电图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足底按摩结合辨证施护对失眠症患者动态脑电图的影响。方法86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施护。对照组按常规施护。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13项睡眠参数中有11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疗效比较中有7项睡眠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足底按摩结合辨证施护对失眠症的治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
- 周庆云蔡恒包小琼叶小青
- 关键词:足底按摩辨证施护失眠症动态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