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培盛

作品数:116 被引量:1,10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0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青藏
  • 30篇青藏高原
  • 26篇地质
  • 19篇盆地
  • 15篇第四纪
  • 15篇断层
  • 15篇铁路
  • 15篇推覆
  • 15篇逆冲
  • 14篇推覆构造
  • 12篇青藏铁路
  • 11篇地震
  • 11篇蛇绿岩
  • 11篇逆冲推覆
  • 10篇地球化
  • 10篇地球化学
  • 9篇铁路沿线
  • 9篇锆石
  • 8篇滇西
  • 8篇青藏铁路沿线

机构

  • 11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北京离子探针...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江西有色地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16篇叶培盛
  • 73篇吴珍汉
  • 69篇胡道功
  • 52篇吴中海
  • 27篇江万
  • 25篇刘琦胜
  • 19篇赵希涛
  • 18篇张绪教
  • 15篇周春景
  • 8篇杨欣德
  • 7篇何泽新
  • 7篇张永双
  • 6篇贾丽云
  • 6篇张耀玲
  • 6篇杨星辰
  • 6篇蔡茂堂
  • 5篇马志邦
  • 5篇赵珍
  • 4篇陆露
  • 4篇吴泽群

传媒

  • 25篇地质通报
  • 16篇现代地质
  • 10篇地质学报
  • 10篇地质力学学报
  • 9篇地球学报
  • 8篇第四纪研究
  • 5篇中国地质
  • 3篇地震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岩石学报
  • 2篇青藏高原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18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
蛇绿岩与逆冲推履构造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2种不同地质记录,是现代大陆动力学研究的2个重要内容,在区域构造和造山带研究中占据重要学术地位.论文选择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和逆冲推履构造为主攻方向,以西藏当雄幅(H46C002001...
叶培盛
关键词:蛇绿岩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地质学
文献传递
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热演化历史和山脉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内部的重要山脉,主体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体内部发育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包体如Lgn、Ygn片麻岩和元古代(Pt)变质岩,岩体东西两侧发育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对念青唐古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矿物对热年代学分析,良好地揭示了岩浆热演化历史和山脉隆升过程。通过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测年,发现65.0~55.0Ma发生早期岩浆侵位事件,形成Lgn、Ygn花岗片麻岩包体;在18.3~11.1Ma期间,在约11km深度的Lgn、Ygn下方发生大规模岩浆侵位和结晶成岩事件,形成念青唐古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NG)。在11.1~9.3Ma期间,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发生快速冷却和隆升过程,平均降温速度约222.2°C/Ma,对应的平均差异隆升速率为5.56mm/a;在9.3~8.6Ma期间,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继续发生差异隆升和快速降温,平均降温速率为142.8°C/Ma,对应的差异隆升速率为3.57mm/a;在8.0~5.0Ma期间,念青唐古拉山区发生伸展型韧性剪切变形,导致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快速隆升,平均差异隆升速率为3.50mm/a;在5.0~3.7Ma期间,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继续发生构造隆升,平均降温速率约92.3°C/Ma,对应的平均差异隆升速率为2.31mm/a。自3.7Ma以来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平均降温速度达27.0°C/Ma,平均抬升速度达0.68mm/a。念青唐古拉岩浆集聚、NG花岗岩侵位与INDEPTHII地震深反射亮点揭示的地壳局部熔融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导致上地壳伸展构造变形、NG花岗岩缓慢冷却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快速隆升。
吴珍汉胡道功刘琦胜叶培盛吴中海
关键词:花岗岩热事件
藏北果芒错蛇绿岩中堆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西藏果芒错蛇绿岩位于狮泉河—纳木错—波密蛇绿混杂岩带的中段,主要由地幔橄榄岩、铁镁质-超铁镁质堆晶杂岩、枕状熔岩、基性岩墙和硅质岩等单元组成。对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中超铁镁质堆晶岩、基性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果芒错超铁镁质堆晶杂岩具很好的堆晶韵律,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了随着Mg O含量的降低其从底到顶的连续分离结晶过程;堆晶杂岩稀土元素总体上具LREE富集、Eu轻微异常特点,微量元素具有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征,且相容元素显示良好的变化规律,指示岩石来自受富集组分混染的地幔源区,并在后期经历了俯冲流体作用。果芒错基性岩具有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叠加岛弧型玄武岩(IAB)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受到后期俯冲流体的影响。根据果芒错蛇绿岩地球化学属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推断该地区蛇绿岩生成于扩张的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作为狮泉河—纳木错—波密蛇绿岩带的一部分,该区蛇绿岩以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弧后盆地的形式存在。
王振叶培盛张绪教杨星辰陈宇鹏祁洁石剑岳盛余应
关键词:地球化学弧后盆地
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8
2006年
青藏高原腹地五道梁群及相当层位的沉积地层呈缓倾斜或近水平产状,广泛分布于渐新世夷平面之上,厚度300~350m,富含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指示了中新世早期长期稳定的古湖泊沉积环境。根据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的分布范围,认为中新世早期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发育五道梁、北麓河、沱沱河、通天河和东温泉等面积5000~15000km2的古湖盆,在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发育安多、那曲、罗马、班戈、伦坡拉和双湖等面积1500~2000km2的古湖盆。根据ETM遥感和野外观测资料,发现中新世早期主要湖盆之间存在古湖水相互连接的通道,形成规模更大的巨型古湖,包括唐古拉山北侧面积超过10×104km2的青西古大湖和唐古拉山南侧面积超过5×104km2的藏北古大湖。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发育时代为23.5~16.0Ma。
吴珍汉吴中海胡道功赵逊叶培盛
关键词:湖相沉积古大湖青藏高原腹地
念青唐古拉花岗岩侵位与山脉隆升过程
<正> 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内部的著名山脉,属拉萨地块中部伸展型盆—山构造地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北东向分布于当雄—羊八井盆地西侧,山脉和盆地之间以长达百余公里、宽800-5000m的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和高角...
吴珍汉刘琦胜胡道功叶培盛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中段古近纪早期古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古近纪早期发育大量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典型实例如冈底斯逆冲断裂系、纳木错西逆冲推覆构造、伦坡拉逆冲推覆构造、唐古拉山北逆冲推覆构造、东昆仑南部左旋斜冲断裂系。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对古新世—始新世沉积盆地具有重要控...
吴珍汉胡道功叶培盛吴中海张耀玲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古构造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藏北纳木错西缘前寒武纪辉长岩变质变形年代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前寒武纪辉长岩出露于纳木错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中。辉长岩经历了早期角闪岩相变质和韧性推覆、晚期绿片岩相变质和脆性推覆。早期变形的斜长角闪质糜棱岩中变质矿物角闪石、斜长石和石榴石的 Rb-Sr等时线年龄为173±10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174Ma的变质和变形年龄。受晚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斜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09Ma和110 Ma。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确定前寒武纪辉长岩早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173~174 Ma,可能与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初始碰撞引起的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有关;晚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年龄是109~110 Ma,指示了碰撞造山晚期的冲断构造变形时代。两期变质变形年龄的确定对研究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碰撞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道功吴珍汉江万叶培盛
关键词:^40ARRB-SR年龄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6年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和桥墩弯曲应力,分析桥墩破裂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冰丘能够产生11^-21MPa的轴向应力和15^-31 MPa的主应力,在桥墩周围形成不同规模的应力集中区,导致桥墩发生显著偏移。桥墩的偏移和弯曲能够在桥墩内部产生高达61.9~64.6 MPa的张应力和-45.0^-49.0 MPa的压应力,超过桥墩的强度极限。在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形成张应力集中区,最大张应力达26~30 MPa;内侧形成压应力集中区,最大压应力达-25^-28.8 MPa。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的张应力超过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张强度,产生与野外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桥墩破裂和结构破坏。移动冰丘导致桥墩变形破坏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为常年冻土区桥梁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力学参数和科学依据。
吴珍汉王连捷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
关键词:移动冰丘桥墩数值模拟青藏高原北部
青藏高原北部不冻泉移动冰丘及灾害效应被引量:6
2006年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冰丘不仅穿刺青藏公路路基,破坏青藏公路桥涵结构,蚕食青藏公路路堤,影响青藏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导致输油管道拱曲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通过地下疏导或地表排放沿断裂破碎带上涌的地下泉水,能够有效减轻或防治不冻泉移动冰丘的灾害效应。
叶培盛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
关键词:移动冰丘地质灾害青藏公路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汉代黄河古河道与临戎古城位置的考证
2024年
黄河流域古河道的变迁对文化遗址形成的影响,是黄河文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中上游的河套盆地,公园内汉代临戎古城遗址的位置一直存在争论,确定黄河古河道与其相对位置关系是关键。通过对临戎古城遗址周边10 km范围进行网格化槽型钻取心,利用钻孔数据构建三维粒度属性模型与沉积结构模型,对隐伏的古河道位置进行了较为精准地确定;并通过钻孔岩心沉积相分析与年代学测试,对古河道的沉积结构与年代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临戎古城遗址西3 km处存在(2.39±0.24) ka~(1.36±0.05) Cal ka BP的黄河古河道,自南向北流经临戎城西。以此确定的黄河与朔方郡各属县治城的相对位置符合史料的记载。本研究从沉积学角度为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临戎古城遗址位置的考证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李成路张绪教武法东叶培盛张皓月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技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