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稻飞虱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
-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h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亚洲地区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近30年来发生面积扩大,暴发频率显著增加,严重危害了中国水稻的生...
- 卢鹏
- 关键词:稻飞虱抗性检测
- 文献传递
- 稻飞虱对几种刹虫剂的敏感性及其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
- 卢鹏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湖北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明确目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田间种群对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现状,为制定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湖北褐飞虱武穴梅川、枣阳十里铺、孝感陈店、鄂州长港和武汉江夏稻田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湖北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吡虫啉(抗性倍数RR=101.8-1 239.4)、噻嗪酮(RR=15.9-1 326.3)产生高水平抗性;对噻虫嗪(RR=24.9-146.5)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对噻虫胺(RR=9.9-16.5)、呋虫胺(RR=13.5-15.9)、乙虫腈(RR=18.3-60.4)、毒死蜱(RR=17.4-29.8)、异丙威(RR=13.9-46.0)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啶虫脒(RR=5.1-9.9)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啉(RR=3.9-7.1)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水平;对醚菊酯(RR=1.3-4.9)处于敏感水平。此外,褐飞虱对噻虫嗪、噻嗪酮抗性上升明显,同时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也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仍需暂停吡虫啉、噻嗪酮在水稻上防治稻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在水稻上的使用次数;醚菊酯可作为吡虫啉、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替代药剂或轮换药剂。
- 张小磊廖逊毛凯凯万虎卢鹏李建洪
- 关键词:褐飞虱杀虫剂抗性监测稻区
-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分蘖盛期单株鉴定法初步测定了183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筛选出19个高抗水稻品种,然后用水稻苗期群体筛选鉴定法和成株期自然种群鉴定法,进一步测定了19个初筛鉴定的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江农早1号和三粒寸)在3种鉴定方法条件下均表现为抗性或免疫水平。
- 姚亮覃春华卢鹏张聪冲陈冲万虎李建洪
- 关键词: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鉴定
- 湖北省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及氟虫腈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湖北省武穴、天门、监利、通城、孝感、公安及枣阳七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2006、2007和2008年3年7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分别为98.89~389.19倍、69.00~153.33倍和56.32~116.8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但3年期间总体抗性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2007和2008年2年7地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分别为13.39~41.06倍和6.94~20.44倍,达低水平至高水平抗性;2007和2008年2年7地褐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为0.97~2.64倍和0.63~1.42倍,为敏感阶段。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治理进行讨论。
- 姚亮覃春华卢鹏游红李建洪许威张凯雄彭传华罗汉刚王盛桥
- 关键词:褐飞虱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
- 湖北省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湖北省四个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武穴地区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111.98 mg.L-1;监利地区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1.24 mg.L-1。
- 卢鹏李建洪张智科张凯雄彭传华罗汉刚余明华
-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毒死蜱阿维菌素敏感性
- 湖北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湖北省4个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和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对这两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但各地区之间抗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监利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而且抗性发展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对三唑磷的抗性倍数由12.65上升为27.85倍,对氟虫腈的抗性倍数由8.40上升为12.70倍。
- 卢鹏李建洪覃春华张智科张凯雄彭传华罗汉刚
- 关键词:二化螟三唑磷氟虫腈抗药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