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麻杏石甘粉防治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 本试验主要研究麻杏石甘粉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雏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研究和开发中药防治动物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IBV-M41标准毒株经SPF鸡胚复壮传代5次后测定... 刘鹏飞关键词:新剂型 雏鸡 传染性支气管炎 玉米转录因子ZmMYC7对ZmLOX9的调控作用研究 2022年 为探究玉米茉莉酸(JA)信号通路中抗病关键转录因子ZmMYC7与其候选靶基因ZmLOX9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ZmLOX9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启动子元件进行了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ZmMYC7基因突变对ZmLOX9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酵母单杂交(Y1H)技术检测了ZmMYC7对ZmLOX9启动子的结合互作。结果发现,玉米ZmLOX9与高粱SbLOX6、谷子SiLOX6等同源,ZmLOX9启动子区域含有ZmMYC7的作用元件G-box;ZmMYC7基因的突变体接种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后,ZmLOX9表达量显著下调;Y1H试验发现,ZmMYC7能够与ZmLOX9启动子作用,且ZmLOX9启动子区G-box是其重要作用位点。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转录因子ZmMYC7直接作用于ZmLOX9启动子区G-box进而调控ZmLOX9基因的表达,为阐明转录因子ZmMYC7调控玉米抵抗病菌侵染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薇 张玮煜 庞茜 刘鹏飞 张康 邢继红 曹宏哲 董金皋关键词:酵母单杂交 转录因子 G-BOX 灰葡萄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功能 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植物病原真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有性生殖、细胞壁完整、菌丝侵染、致病力、胁迫响应等过程,灰葡萄孢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胁迫响应,但MAPK信号途径基因在灰葡萄孢中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该信号途径对灰葡萄孢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明确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bmp3在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氧化胁迫响应过程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MAPK信号途径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NAi技术构建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RNAi突变体,并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致病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灰葡萄孢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其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减慢,分生孢子产量明显降低;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不能产生分生孢子。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番茄果实的表面均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而且不能穿透玻璃纸。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在含甲萘醌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和甲萘醌的培养基受抑制的程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灰葡萄孢bmp1基因正调控病菌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和穿透能力,参与调控病菌对氧化胁迫的响应;灰葡萄孢bmp3基因正调控病菌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穿透能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响应。 袁雪梅 王敏 张强 白华 周帆 刘鹏飞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关键词:灰葡萄孢 生长发育 致病力 氧化胁迫 麻杏石甘粉对雏鸡支气管IgA分泌细胞的影响 将麻杏石甘粉分别按照0.5g/L、1g/L、1.5g/L溶于水后投喂给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15日龄雒鸡,连续3天.给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分别在18,21、24、27、30日龄时剖杀,摘取气管分又处,免疫组织化学方... 刘鹏飞 钟秀会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文献传递 转录因子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互作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为明确转录因子ZmMYC7与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本研究构建了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共转化BD-ZmMYC7与AD-AtJAZ1、AD-AtJAZ2、AD-AtJAZ3、AD-AtJAZ4、AD-AtJAZ5、AD-AtJAZ8、AD-AtJAZ9、AD-AtJAZ10、AD-AtJAZ12组合的酵母在三缺培养基(SD/-T/-L/-H)和四缺培养基(SD/-T/-L/-H/-A)上均能正常生长,而BD-ZmMYC7与AD-AtJAZ6、AD-AtJAZ7、AD-AtJAZ11组合的酵母以及阴性对照组均不能在三缺、四缺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ZmMYC7与AtJAZ1、AtJAZ2、AtJAZ3、AtJAZ4、AtJAZ5、AtJAZ8、AtJAZ9、AtJAZ10、AtJAZ12能在酵母细胞中直接互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ZmMYC7在JA信号防御反应中的功能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曹宏哲 李薇 庞茜 刘鹏飞 白华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玉米BTB家族基因的鉴定与表达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BTB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发育、保守结构域、组织特异性以及在玉米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发现玉米70个BTB家族蛋白除AC206223.3外均含有保守的BTB结构域,可分为11个亚家族。玉米BTB家族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性,在高温、低温、紫外、高盐和干旱胁迫下以及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BTB-TAZ亚家族基因在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处理后表达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BTB家族基因在玉米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阐明玉米BTB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鹏飞 张康 李玉琦 周帆 白华 藏金萍 曹宏哲 邢继红 董金皋关键词:玉米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无籽刺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7年 无籽刺梨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是多年生攀援灌木,1981年在贵州首次被发现。在培育3年后,无籽刺梨开始结果,成熟果实种子败育,颜色为暗橙黄色,富含矿物质、糖以及维生素等,并且果香浓郁,口感好,根系较为发达,生长迅速,适合在山地上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无籽刺梨概述无籽刺梨性喜温,生长在亚热带,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贵阳、安顺、兴仁以及毕节等地。 刘鹏飞 罗晓楠关键词:耐寒能力 抗白粉病 败育 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为明确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菌核的形成以及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分生孢子产量较野生型明显降低;突变体在寄主植物上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且丧失穿透能力。结果表明,灰葡萄孢bcg2和bcg3基因正调控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产量、致病力和穿透能力。 袁雪梅 王敏 赵晓辉 周帆 刘鹏飞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关键词:灰葡萄孢 生长发育 致病力 麻杏石甘粉对雏鸡支气管IgA分泌细胞的影响 将麻杏石甘粉分别按照0.5g/L、1g/L、1.5g/L溶于水后投喂给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15日龄雏鸡,连续3天.给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分别在18、21、24、27、30日龄时剖杀,摘取气管分叉处,免疫组织化学方... 刘鹏飞 钟秀会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文献传递 转录因子ZmMYB153与TPL/TPRs蛋白的互作研究 2020年 转录因子MYB44通过EAR基序与TPL/TPRs蛋白直接互作,参与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其同源蛋白ZmMYB153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对ZmMYB153与TPL/TPRs(TOPLESS/TOPLESS-related protein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共同转化ZmMYB153与TPR2组合(AD-ZmMYB153+BD-TPR2、BD-ZmMYB153+AD-TPR2)的酵母菌落在-Leu/-Trp、-Leu/-Trp/-His和-Leu/-Trp/-His+3-AT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而其他组合以及阴性对照组合的酵母菌落均不能在-Leu/-Trp/-His+3-AT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ZmMYB153与TPR2蛋白在酵母细胞中能够直接互作;与阳性对照相比,共转化EAR基序突变的ZmMYB153-mEAR与TPR2组合(AD-ZmMYB153-mEAR+BD-TPR2、BD-ZmMYB153-mEAR+AD-TPR2)的酵母不能在-Leu/-Trp/-His+3-AT培养基上生长,表明EAR基序是ZmMYB153与TPR2蛋白在酵母中互作的关键位点。研究结果为阐明ZmMYB153在玉米生长发育和抵抗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白华 曹宏哲 刘鹏飞 周帆 藏金萍 董金皋 张康 邢继红关键词:酵母双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