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电烧伤
  • 10篇烧伤
  • 10篇乌司他丁
  • 10篇高压电
  • 10篇高压电烧伤
  • 9篇干预作用
  • 6篇静脉
  • 5篇微循环
  • 5篇下肢
  • 4篇曲张
  • 4篇微循环障碍
  • 4篇下肢静脉
  • 4篇静脉曲张
  • 3篇血清
  • 3篇下肢静脉曲张
  • 3篇疗效
  • 2篇动脉
  • 2篇血清ET-1
  • 2篇血清TNF-...
  • 2篇血栓

机构

  • 2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1篇刘鹏
  • 10篇张庆富
  • 6篇张磊
  • 6篇郑丽华
  • 5篇张峰
  • 5篇彭军路
  • 4篇贺新奇
  • 2篇周慧敏
  • 2篇张立科
  • 1篇李增宁
  • 1篇王车江
  • 1篇赵增仁
  • 1篇刘运江
  • 1篇闫宝勇
  • 1篇刘冲
  • 1篇徐文安
  • 1篇张淼
  • 1篇刘亚丽
  • 1篇韩雅茹

传媒

  • 4篇第八届全国创...
  • 4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高压电烧伤血清ET-1、NO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高压电烧伤大鼠血清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用乌司他丁(UTI)干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清ET-1、NO的影响及UT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高压电...
张庆富刘鹏白梅
实验高压电烧伤sICAM-1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高压电烧伤大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并用乌司他丁(UTI)干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清sICAM-1的影响及UT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高压电...
张庆富白梅刘鹏
电烧伤微循环障碍及机制的系列研究(之二十二)实验高压电烧伤CD11/CD18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张庆富白梅刘鹏
己酮可可碱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深静脉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压力治疗)和试验组(在标准压力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己酮可可碱),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率、PTS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CIVIQ)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重度PT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CIVI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深静脉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己酮可可碱联合标准压力治疗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PTS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标准压力治疗。
张红松张磊张峰贺新奇彭军路刘鹏何兆鹏郑丽华杨艳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下肢静脉性溃疡
miR-1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miR-17-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6例乳腺癌原发肿瘤和104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组织块提取RNA,采用RT-qPCR方法测定miR-17-5p相对表达量,应用易侕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用X-tile软件将miR-17-5p高表达与低表达2组,即≥1021组与<1021组。当miR-17-5p高表达时,OS为(60.4±7.8)月,当miR-17-5p低表达时,OS为(75.2±7.0)月,说明当miR-17-5p降低时,总生存期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miR-17是影响乳腺癌独立预后的因素(P=0.024)。良性乳房组织miR-17表达率低于乳腺癌组织miR-17表达(P=0.012)。结论mir-17相较于正常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越高,生存时间越短,发挥促癌作用。
郑丽华王昕仪赵亚恒齐一睿刘运江刘鹏徐曌
关键词:乳腺癌
高压电烧伤对大鼠TNF-α及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检测高压电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肤微循环灌流量(SMH)的影响并探讨TNF-α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及乌司他丁(UTI)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44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48只,每组再分为6个时相组,每时相组8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模型,对照组大鼠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用ELISA法检测三组伤前15 m in及伤后5 m in、1 h、2 h、4 h、8 h大鼠血清TNF-α变化,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检测以上各时相胸部SMH。结果①TNF-α变化:组内比较,电伤组和治疗组TNF-α在伤后5 m in上升,持续至伤后8 h,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伤后8 h达最高值,分别为(54.71±4.82)、(24.26±3.17)pg/m l;组间比较,治疗组TNF-α在伤后5 m in较电伤组无明显变化,从伤后1~8 h,治疗组TNF-α均低于电伤组,高于对照组。②SMH变化:组内比较,电伤组和治疗组SMH在伤后5 m in开始下降,持续到伤后8 h,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均以伤后5 m in最低值,分别是(1.01±0.05)V、(1.12±0.11)V;组间比较,治疗组SMH在伤后5 m in^8 h,SMH均高于电伤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电可引起大鼠血清TNF-α升高及SMH下降,而UTI能抑制伤后血清TNF-α升高和SMH下降。TNF-α在高压电烧伤后微循环障碍中起一定作用。
张庆富刘鹏周慧敏王车江闫宝勇李增宁刘亚丽
关键词:烧伤灌流量乌司他丁
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由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I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DAPT),口服阿司匹林75 mg与氯吡格雷50 mg,1次/d,n=85]与对照组(常规剂量DAPT,口服阿司匹林100 mg与氯吡格雷75 mg,1次/d,n=84),持续应用90 d后改为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间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两组间主要疗效事件、次要疗效事件与复合疗效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合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损伤事件发生率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重度狭窄者主要疗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重度狭窄者复合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对照组中,重度狭窄者主要疗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结论小剂量DAPI治疗老年症状性ICAS的疗效与常规剂量DAPT无明显差异,但安全性更高。消化道损伤作为DPAT最常见不良反应需予以重视。
宋海霞刘鹏宋巧康梅陈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双联抗血小板
紫杉醇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与目的: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冠脉血管领域,在外周血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跨关节的腘动脉的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研究比较DCB与普通球囊(CB)用于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探讨DCB在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0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行介入球囊扩张治疗的65例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DCB治疗(DCB组),36例行CB治疗(CB组)。采用1∶1倾向性匹配(PSM)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的腘动脉通畅率、踝肱指数(ABI)指标、Rutherford分级情况及截肢、血栓形成、血管内再狭窄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1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腘动脉通畅率及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DCB组腘动脉通畅率、ABI明显高于CB组(65.71%vs.49.55%;0.71 vs.0.55,均P<0.05),而Rutherford分级明显优于CB组(P<0.05);DCB组患者术后1年截肢、血栓形成、血管内再狭窄等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CB组(23.81%vs.57.14%,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4,P<0.05)。结论:DCB与CB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DCB能够明显提高术后腘动脉通畅率、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
张红松赵亚恒郑丽华张磊张峰贺新奇彭军路何兆鹏张立科杨艳杨立新赵珩刘鹏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药物洗脱支架
改良膝上剥脱大隐静脉技术治疗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改良膝上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技术在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膝上组135例,全肢组10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与并发症情况、随访结果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膝上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和数量均显著低于全肢组(P<0.05)。膝上组术后隐神经损伤与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肢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后显著低于术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14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两组间VCSS、CIVIQ-1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至24个月膝上组与全肢组慢性静脉疾病诊断分级体系(CEAP-C)临床分级降低≥2级。结论 改良膝上剥脱技术治疗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全肢剥脱无明显差异,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刘鹏宋海霞何兆鹏王博宇张磊张峰
关键词:静脉曲张大隐静脉剥脱
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PTS 120例作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及不同预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治疗前后Hcy、ATⅢ、ACA,分析Hcy、ATⅢ、ACA对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的影响,探讨Hcy、ATⅢ和ACA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分析Hcy、ATⅢ和ACA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cy和ACA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0.01)。Hcy、ATⅢ和ACA高水平下肢深静脉PTS发生风险是低水平的4.652、0.414和3.588倍。治疗后,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高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ATⅢ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预后不良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低于预后良好下肢深静脉PTS患者(P<0.01)。Hcy、ATⅢ和ACA治疗前后差值绝对值与下肢深静脉PTS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Hcy、ATⅢ和ACA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检测(P<0.05,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PTS患者Hcy和ACA升高,ATⅢ降低。Hcy、ATⅢ、ACA与下肢深静脉PTS发病和临床预后相关,三者联合对下肢深静脉PT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张峰何兆鹏刘鹏张立科
关键词: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抗心磷脂抗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