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冰冻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及其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研究
- 葡萄果实的香气被称为品种香,与发酵香和陈酿香共同构成了葡萄酒的香气和风格。品种香对于葡萄酒中香气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葡萄酒的香味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葡萄的品种芳香成分决定。由于其含有许多标志性、识别性的特征而受到...
- 刘翠平
- 关键词:葡萄糖苷酶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文献传递
- 酿酒葡萄皮渣的综合利用被引量:60
- 2010年
- 随着我国葡萄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发展,逐年递增的、大量的葡萄皮渣由于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已经成为葡萄加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开展葡萄皮渣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减轻环保压力,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介绍了近年来葡萄皮渣综合利用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葡萄皮渣中多酚、色素、葡萄籽油和蛋白质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 彭丽霞黄彦芳刘翠平李景明
- 关键词:综合利用葡萄皮渣多酚葡萄籽油
- 两种蒸馏工艺对威士忌特征香气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为探究不同蒸馏方式对威士忌特征香气的影响,选取壶式二次蒸馏与塔式蒸馏2种不同蒸馏工艺的威士忌原酒以及浸泡橡木片模拟陈酿后的酒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威士忌样品中香气物质的组成,利用气味活性值确定其特征香气,结合感官分析确定蒸馏方式对威士忌特征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蒸馏工艺导致威士忌原酒的原料香、发酵香与蒸馏香均存在显著差异。壶式蒸馏工艺保留了更丰富的原料香;发酵香差异主要体现在乙酯的含量,壶式蒸馏工艺留存更多中链和长链脂肪酸乙酯,塔式蒸馏工艺保留更多发酵香气中的短链脂肪酸乙酯。蒸馏方式带来的原酒香气差异将进一步影响模拟陈酿阶段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壶式原酒经模拟陈酿后,发酵香损失更多,而蒸馏香和橡木片带来的陈酿香更突出。虽然陈酿香可以减弱不同蒸馏方式威士忌原酒香气的感官差异,但蒸馏工艺对最终威士忌特征香气的影响仍然明显,所以选择适宜的蒸馏工艺是威士忌生产的重要控制要素。
- 伍思佳杨贻功火兴三刘翠平沈国全赵志云李景明
- 关键词:威士忌香气蒸馏工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感官评价
- 葡萄中香气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7年
- 葡萄果实的香气被称为品种香,品种香对于葡萄酒中香气的贡献非常重要,由于其含有许多标志性、识别性的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含有的芳香成分及其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香味前体物的合成途径及其形成机理,并探讨了葡萄品种香气研究与应用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刘翠平李丽李景明孙爱东
- 关键词:葡萄香气前体物
- 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后熟过程中游离态萜烯类香气的变化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以酿制冰葡萄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研究威代尔葡萄果实中重要的香气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在成熟、后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为掌握、调控冰葡萄酒中的香气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S-SPME-GC/MS对成熟及后熟阶段威代尔葡萄果实中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种萜烯类香气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花后120~150 d之间,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显著,大多数萜烯类香气成分在达到最高含量后,伴随气温的下降而急剧下降。结论:采用HS-SPME-GC/MS有效实现了威代尔葡萄样品中游离态萜烯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检测,8种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在果实成熟期得到最大程度的积累,而后熟期其含量普遍下降,这与产地气温的降低有一定的关联。
- 陈芳张晓旭杨晓刘翠平杨丽丽高尚文李景明
- 关键词:后熟
- 葡萄酿酒后副产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 2019年
- 葡萄酒酿造中产生大量的葡萄酒副产物,主要有葡萄皮渣、葡萄籽、酒泥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副产物在畜牧生产中综合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 乔利敏石晓峰刘翠平
- 关键词:畜牧生产副产物酿酒葡萄皮渣畜禽生产葡萄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