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 作品数:22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0.01%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调节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0.01%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调节参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轻中度近视患者61例(122眼),年龄13~16(14.4±0.9)岁,根据监护人意愿分为2组:阿托品组30例(60眼),滴用0.01%阿托品滴眼液1次;对照组31例(62眼),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1次。阿托品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4、6 h行近视力、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检查。对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6 h行近视力、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点眼药前后,2组间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9,P=0.650),各时间点近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2,P=0.594),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97,P=0.756)。阿托品组用药后2 h调节幅度低于对照组(t=-13.09,P<0.001),2组间用药后6 h调节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797);阿托品组用药后2 h调节幅度[(10.09±0.69)D]较用药前[(12.58±0.88)D]下降(P<0.001),用药后4 h调节幅度(10.98±0.77)D较用药后2 h升高(P<0.001),用药后6 h调节幅度(12.45±0.77)D和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阿托品组用药后2、6 h的调节灵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托品组各时间点调节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P=0.965)。结论:0.0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部1次后,调节幅度下降,但剩余的调节力足够,不影响近视力和调节灵敏度。 刘真 王甲 李广林关键词:阿托品 青少年 近视 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 2011年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18例(18眼)施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观察眼部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及眼压等。结果随访平均(9.4±1.9)个月。所有患眼球结膜瓣与角膜牢固贴附。术后2d眼压开始下降,而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术后1个月时基本稳定。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初步效果良好。 高宁 廖伟 刘真 于东珍 刘玉岭关键词:睫状体冷凝术 角膜溃疡 青光眼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CSC同时合并Hp感染的51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初诊时即接受了根除Hp的药物治疗,B组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视力(包括最佳矫正视力)、标准Amsler方格表、色觉检查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测。随访18个月。结果A组患者视力在随访的第6、12及18个月均比B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视物变形率、变暗率及变色率在初诊及随访的12个月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18个月后,A组患者视物变形率、变暗率均比B组明显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视物变色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视网膜下积液在6个月内既已全部吸收,且A组患者在随访的第3个月及18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完全吸收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除Hp感染可提高CSC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王甲 刘真 刘玉岭 赵梅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下积液 前瞻性临床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两种青光眼治疗药物作用的影响 刘玉岭 陈玮 刘真 王宠英 薛淑萍 该课题通过60例高眼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用药前后眼压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降低噻吗心安的疗效;而对拉坦前列腺素不产生影响。揭示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内源性前列腺素有抑制作用,对外源性前列腺素未见影响。此...关键词: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青光眼 血府逐瘀口服液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将91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80眼及对照组46例81眼;两组均行激光光凝治疗,1次/周,共4周;观察组同时加服血府逐瘀口服液12周。观察两组视力、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和黄斑水肿吸收及视野变化。结果观察组视力提高率及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总有效率、黄斑水肿吸收总有效率、视野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改善瘀血证候,用于DR患者可提高激光治疗效果。 刘真 陈玮 于东珍 高宁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血府逐瘀口服液 针拨联合球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MMC)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25例(25只眼)因新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针拨联合MMC0.2 m l(0.04 mg)球结膜下注射,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和副作用,并随访6~12个月。结果小梁切除术后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18只眼、包囊型囊样7只眼。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后6~12个月,轻度膨隆弥散型11只眼,多腔或薄壁型8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6只眼。治疗前患眼的眼压为(32.5±5.5)mm Hg,随访结束时具有功能滤过泡眼的眼压为(18.2±3.4)mm Hg。与针拨前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只眼眼压下降有效,成功率占75%。治疗后结膜下出血3只眼,前房出血5只眼,无低眼压、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及浅前房等并发症。结论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于东珍 刘真 赵梅 高宁 陈雯 刘玉岭关键词:丝裂霉素C 新生血管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功能不良滤过泡 5%肝素滴眼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2007年 刘真 陈玮 刘玉岭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 术后并发症 疗效观察 滴眼 肝素 手术失败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4例64眼,首先行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再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球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12mo,视力均无明显改善,平均眼压自术前47.89±6.74mmHg随访末降至18.41±2.16mmHg,控制在21mmHg以下者53眼(73%)。结论: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于东珍 张子斌 刘真 高宁 赵梅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光凝 视网膜冷凝 小梁切除术 消炎痛对拉坦前列腺素和噻吗心安抗青光眼疗效的影响 2006年 将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0.005%拉坦前列腺素眼液每晚滴眼1次,1滴/次;B组予0.5%噻吗心安滴眼,早、晚各1次,1滴/次,两组均连用2周;第3周加服消炎痛25 m g,3次/d,连用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视力、视野、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直接检眼镜等检查。两组均顺利完成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因眼压控制不良而需要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2周两组眼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消炎痛2周后,A组眼压继续降低,B组眼压升高。A组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未出现睫毛增粗、黄斑囊样水肿、虹膜睫状体炎和其他眼部改变;联合应用消炎痛后两组各有2例出现反酸、恶心等胃肠道刺激症状。认为消炎痛可增强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效果,降低噻吗心安的降眼压效果。 刘玉岭 刘真 高宁 于东珍关键词:拉坦前列腺素 噻吗心安 消炎痛 青光眼 环孢霉素A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 被引量:1 2007年 陈玮 刘真 高宁 刘玉岭关键词:超声雾化 环孢霉素A 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