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新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仰恩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新型工业化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有权
  • 1篇制度变迁理论
  • 1篇生态
  • 1篇所有权
  • 1篇土地所有权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利用
  • 1篇能源利用效率
  • 1篇资源消耗
  • 1篇乡村
  • 1篇乡村转型
  • 1篇节约型
  • 1篇节约型社会
  • 1篇技术创新
  • 1篇工业化
  • 1篇发展循环经济
  • 1篇产业生态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仰恩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4篇刘爱新
  • 2篇郭明晶
  • 1篇佟斐
  • 1篇谢杨
  • 1篇闫枝青
  • 1篇柯昌英
  • 1篇邹伟进

传媒

  • 2篇理论月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论乡村转型问题——一种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
2005年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从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代中国的乡村转型问题。本文强调为了顺利完成乡村转型,首先必须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是由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内生决定的。本文还强调必须彻底改变严重歧视农民身份和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城乡二元结构,赋予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和彻底的土地所有权,从而为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闫枝青刘爱新
关键词:乡村转型土地所有权技术创新
基于产业生态化的产业转型对策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势,强调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并据此提出符合基于产业生态化原则的产业发展规划对策及其思路。
郭明晶刘爱新谢杨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
资源消耗与我国工业化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0
2005年
我国工业化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约束条件,这就是人均资源禀赋高度稀缺,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的基本国情下,为了最终实现工业化,我们不可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不可能继续沿续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传统模式,而必须选择一条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把促进工业的有效增长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结合起来。
邹伟进刘爱新柯昌英
关键词:资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
发展循环经济与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被引量:3
2006年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构建循环经济,势必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重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而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也已严重影响了湖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循环经济轨道,以循环经济激活产业结构调整,把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成为湖北省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郭明晶刘爱新佟斐
关键词: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