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芝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内蒙古哈克遗址孢粉分析及其环境信息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通过内蒙古哈克遗址的孢粉分析,复原了遗址周边新石器时代、汉代前后、公元8~10世纪前后的植被、气候环境,并结合遗址地貌演变、动植物资源类型、采集植物花粉种类、禾本科花粉个体大小及数量等信息,讨论了当时人类的聚落选址和生业活动。
- 齐乌云刘景芝王树芝王金霞
- 关键词:孢粉分析古植被古气候
- 山西榆社细石器遗存被引量:10
- 1995年
- 注入渤海的海河水系上游山西省榆社县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200多件石制品和2件装饰品。石制品中含典型的细石器.遗物分布在河流阶地砂砾层中.骨化石14C测定文化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万多年前。
- 刘景芝王太明贾文亮陈哲英卫奇
- 关键词:细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
- 青藏高原小柴达木湖和各听石制品观察被引量:4
- 1995年
- 青藏高原小柴达木湖和各听石制品观察刘景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五十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史前遗址或地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百处。它们中的小柴达木湖和各听(图一)两处遗址的打制石器制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测量观察、分析其技术与类型特...
- 刘景芝
- 关键词: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呼伦贝尔辉河水坝遗址的细石器工艺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辉河水坝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埋藏于辉河右岸第2级阶地,出土了罕见的人类居住遗迹、墓葬、篝火遗迹和由大量动物骨骼堆积的灰坑等,以及许多陶片和大量的石制品。本文研究了遗址中发现的4111件石制品,包括细石核、石片、石叶或细石叶及其进一步加工的各类工具。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石制品揭示了其工具的完整制作过程,原料、类型与技术反映了其较为固定而典型的细石器生产工艺流程。这种细石器工艺在呼伦贝尔地区广泛分布,为研究草原地区早期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与西伯利亚、蒙古国同期文化关系的对比提供了重要资料。
- 刘景芝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
- 山东汶、泗流域发现的一批细石器被引量:12
- 1993年
- 1988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在汶上县文管所的协助下,为复查该县苑庄乡东槚柏遗址,在遗址的西侧生产路旁采集到一件人工石片,引起了我们的重视。1989年春、夏之际,我队在发掘东槚柏遗址过程中,在遗址的东侧地面上陆续采集到百余件细石器,从而证明这里确有细石器遗存。发掘工作结束之后。
- 胡秉华刘景芝
- 关键词:细石器遗址流域破裂面新石器时代
- 哈克地区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被引量:6
- 2007年
- 哈克遗址是呼伦贝尔地区一处重要的细石器遗址,对划分和确立东北地区细石器文化的类型及其渊源具有重要的价值。遗址位于海拉尔河东、北、南三面环绕而形成的半封闭式高平台小岛上,自下而上基本存在着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包含细石器文化遗存的堆积物的厚度最大。岩性、岩相、碳酸钙含量检测和植物孢粉分析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表明,全新世以来地层垂直沉积和气候变迁波动是同步发展的。人类依环境优劣而留居或迁徙,其文化发展从早到晚经历了新石器、辽至蒙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变化始终伴随着气候的波动,表现出以适应为特征的生存与繁衍轨迹。
- 郭殿勇刘景芝
- 关键词:气候变迁全新世以来
- 西藏贡嘎县昌果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引量:15
- 1999年
- 刘景芝赵慧民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 呼伦贝尔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古地理古气候
- 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是呼伦贝尔地区近年来的重要发现.从地表和探方中所采集、出土的大量细石器说明,它是一处早期人类的重要活动场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为早期人类选择最适宜生存地域提供了先决条件,促使人类在早期的繁衍与发展中...
- 郭殿勇刘景芝
- 关键词:古地理古气候
- 文献传递
- 华北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文化初探被引量:6
- 1994年
- 刘景芝
- 关键词:细石器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