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殖
  • 2篇无精
  • 2篇无精症
  • 2篇无精症患者
  • 2篇克雷伯菌
  • 2篇激素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肌酶谱检测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脂
  • 1篇血脂谱
  • 1篇盐类
  • 1篇药敏

机构

  • 7篇惠州市中心人...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7篇刘志云
  • 3篇廖惠贞
  • 1篇范向平
  • 1篇张碧琼
  • 1篇高彩凤
  • 1篇曹海燕
  • 1篇王春晖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首发冠心病患者的颈围与血脂谱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冠心病患者的颈围和血脂谱,探讨血脂谱、颈围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67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1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颈围,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颈围与血脂谱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C/HDL-C、Apo B/Apo AⅠ和颈围等指标在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po A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Apo B外,观察组中的血脂谱和颈围在不同的Gensini积分分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围与TC、LDL-C、Apo B、TC/HDL-C、Apo B/Apo AⅠ、non-H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 AⅠ呈负相关(P<0.05)。4 Logistic分析显示,颈围、LDL-C为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8,95%CI:1.075,1.185;OR=2.872,95%CI:2.182,3.781)。结论颈围与血脂谱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事件发生及病变程度的简单、廉价、实用的方法。
廖惠贞刘志云王春晖张碧琼
关键词:血脂谱颈围冠心病
侵袭性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和分子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引起侵袭性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MVKP)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为侵袭性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精准诊断和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临床分离的侵袭性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利用PCR方法对菌株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检测进行分子特征研究。结果96株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菌株中64株为HMVKP,脓液标本在HMVKP组标本中的占比(32.8%)最大;在HMVKP组中共检出4例产ESBL菌株及2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HMVKP菌株的荚膜血清型以K1(40.6%)和K2(29.7%)为主,毒力基因以peg344、iucA和iroB携带率最高。HMVKP与N-HMVKP菌株的7个毒力基因(peg344、rmpA、rmpA2、magA、iucA、iroB与kf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1和K2是本地区侵袭性感染HMVKP最常见的荚膜血清型,peg344、iucA、iroB、rmpA是HMVKP主要的毒力基因,现在已出现合并多重耐药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HMVKP菌株,应重视。
刘志云刘志云曹海燕曹海燕李格格钟莹莹冼志丽吴显劲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侵袭性感染毒力基因
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7244例检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疾病中支原体感染率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珠海丽珠试剂公司提供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7244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7244例门诊标本中,支原体检出阳性3156例,占43.57%,其中女2374例,阳性率为50.19%;男782例,阳性率为31.11%,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45例,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h)阳性84例,Uu+Mh混合感染阳性427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支原体敏感度最高的是交沙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无论是Uu,Mh还是Uu+Mh感染,女性感染者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高于男性感染者,Mh和Uu+Mh女性感染者的菌株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都超过60%。结论该医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以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为首选药物,临床医师需根据药物敏感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刘志云廖惠贞黄旋妹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解脲支原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临床分布特点、耐药基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分布特点、耐药基因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确诊的619例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RKP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基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K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19例中,51例(8.24%)为CRKP,568例(91.76%)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与CSKP组相比,CRKP组医院获得性感染、科室分布为神经内科以及1个月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占比更高,科室分布为呼吸科的占比更低,且CRKP组对多磷酸类、中效磺胺类、氨基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P<0.05,P<0.01)。PCR扩增耐药基因显示,51株CRKP菌种中30株(58.9%)携带bla_(KPC-2)基因,18株(35.3%)携带bla_(NDM)基因,2株(3.9%)携带bla_(IMP)基因,1株(1.9%)携带bla_(OXA-48)基因,2株(3.9%)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基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35 g/L、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20分、有留置管、机械通气≥7 d、1个月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3种抗菌药物、住院时间≥20 d、携带多种耐药菌是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RKP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比较高,检测CRKP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的发生,防控CRKP感染。
范向平范向平刘志云刘志云邓莉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血清白蛋白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并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血清心肌酶谱水平与不同神经功能损坏程度、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出血组患者的AST、LDH、CK与CK-MB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而言,脑神经功能受损重度组的心肌酶谱水平要显著高于中度、轻度组(P<0.05),而大量出血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也显著高于小量出血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廖惠贞刘志云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惠州某地区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生殖激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惠州某地区无精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与血清生殖激素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8名无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血进行短期培养法与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ECLI(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48例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正常患者31例,染色体异常患者17例,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例,性染色体异常12例。与染色体正常的患者比较,性染色体异常患者的PRL无明显变化,血清LH和FSH明显升高(P<0.05),T明显降低(P<0.05)。结论性染色体异常及血清生殖激素变化与无精症有紧密关联,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相关的生殖激素测定对惠州地区无精症患者病因的分类及辅助诊断有帮助。
刘志云
关键词:无精症染色体生殖激素
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及泌乳素水平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及泌乳素水平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的无精症男性患者27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情况分为无障碍组158例与障碍组120例。2组均行血清FSH、LH、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检查,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障碍组血清FSH、LH、泌乳素水平高于无障碍组,雌二醇、睾酮水平低于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FSH、LH、泌乳素水平升高,雌二醇、睾酮水平降低是无精症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血清FSH、LH、泌乳素水平升高,雌二醇、睾酮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临床上可据此来预测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情况,以指导后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刘志云高彩凤
关键词:促黄体激素雌二醇睾酮睾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