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男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音乐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新唐书
  • 1篇意境
  • 1篇音乐内容
  • 1篇音乐史
  • 1篇音乐史料
  • 1篇音乐语言
  • 1篇语言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心态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教学
  • 1篇无定形
  • 1篇美学
  • 1篇谬误
  • 1篇考辨
  • 1篇乐史
  • 1篇乐书

机构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亚男
  • 2篇余作胜

传媒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音乐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内容选取与编排研究——以《中国概况》《当代中国概况》为例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作为文化教学所使用的教学依据——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选取两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进行课题研究,分别为王顺洪编著的北大版《中...
刘亚男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教材编排
文献传递
房庶《补亡乐书》辑考
2023年
房庶《补亡乐书》是一部综论古今的乐律学著作。该书成书于宋仁宗天圣年间,皇祐二年宋祁将其上奏朝廷。从目录著录和《永乐琴书集成》等典籍引用情况看,该书大概传至明代方才亡佚。该书在流传中形成《补亡乐书总要》《乐书总要》《补亡乐书》《乐书补亡》等多个异名,并有三卷本、两卷本等版本,可见其流传较为广泛。今人关于该书为宋祁所编撰或整理的说法没有根据,乃是因误读文献而产生的不当结论。今见该书留存的佚文有三则,其他佚文尚待进一步发现和挖掘。
刘亚男刘亚男
关键词:辑佚
乐无定形论
本文明确提出乐无定形论这一观点,企望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推动对音乐不确定性研究的深入发展,还原音乐自身的价值,帮助作曲者、演奏(唱)者、欣赏者及部分理论家从寻求音乐'标准答案'的困扰中彻底解脱出来.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
刘亚男
关键词:不确定性音乐语言音乐内容
文献传递
《新唐书》音乐史料谬误辨正
2021年
《新唐书》由于书成众手、增事简文等原因,导致谬误较多。前修及时贤已指出该书音乐史料谬误十余处,贡献良多。今又发现此类谬误六处:(1)秦王李世民凯旋长安、用前后部鼓吹不在武德四年六月而在七月,封天策上将、受赐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乐也不在六月,而在十月;(2)唐太宗陈十部乐送回纥等部首领回蕃不在贞观四年,而在贞观二十一年;(3)唐太宗飨突利失奏《庆善》《破阵乐》及十部乐不在贞观十六年,而在贞观十七年;(4)窦琎未曾任过协律郎,武德九年参与修定雅乐时其官职是秘书监而不是协律郎;(5)仪凤二年韦万石的官职不是太常卿,而是太常少卿;(6)武德初舞人安叱奴所拜官职不是散骑常侍,而是散骑侍郎。这些谬误代相传袭,也误导了今人的研究。现对这些谬误进行考辨,一一正之,对于《新唐书》重新修订及避免继续以讹传讹,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余作胜余作胜
关键词:《新唐书》音乐史料谬误考辨
意境审美心态四论
2004年
学界对意境审美心态的研究已取得可观的成果。文章主要从情景整合的特殊规定性、模糊心态的文化本源、超越心态的价值归宿与现实困惑、开放心态的当代与传统影响因素等角度对意境审美心态作进一步的剖析 ,以期对推动意境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刘亚男余作胜
关键词:古代美学意境审美心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