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振璞
- 作品数:31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烟雾病32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常洪山申月霞张秀敏冷振璞
- 关键词:烟雾病
- 急性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血小板PE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30名健康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h内血小板表达PECAM-1、P-选择素(分别为78.35±10.48,7.75±3.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8.89±10.84,2.18±0.83,均P<0.01);P-选择素于24h、PECAM-1于48h达高峰,后缓慢下降,至14d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48h内血小板PECAM-1与梗死体积大小呈正相关,与NIHSS评分无关;P-选择素与梗死体积大小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14dNIHSS评分与血小板PECAM-1有负相关,与P-选择素无关。结论血小板表达的PECAM-1、P-选择素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
- 朱海英冷振璞庞在英满晓冯亚波刘兆孔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
- 多系统萎缩的诊断探讨
- 1995年
- 报告多系统萎缩病人10例,临床表现以帕金森氏综合征为主3例,Shy-Drager氏综合征为主4例,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3例。资料提示,多系统萎缩90%为中年起病,病程平均2.45年,首发症状后平均1.96年出现神经系统其他部位受损。作者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等进行了探讨。
- 常洪山申月霞冷振璞张秀敏
-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CT
- 体温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体温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4 1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 ,体温 >37.5℃者 32 4例为发热组 ,≤ 37.5℃者 10 9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发热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体温升高可加重脑组织损害 。
- 王敏忠刘雪萍冯岗冷振璞王凤焰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体温死亡率预后
- MSCT行脑CTPI联合CTA在诊断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采用CT灌注成像 (CTPI)与CT血管成像 (CTA)相结合的技术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ICVD)的超早期诊断 ,并评价它们在区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与脑梗死 (CI)中的作用以及梗死体积与供血动脉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 4 6例AICVD患者行CT平扫、CTPI和CTA检查。按病变类型分为CI组和TIA组。CI组按病灶大小分为大、中、小体积梗死组。对比观察AICVD患者的CT平扫、CTPI和CTA图像 ;分析CI组病灶大小与CTA变化的关系。结果 :4 6例AICVD患者均于发病 6h内就诊。CT平扫 12例TIA患者均未见异常 ;34例CI患者 2 9例未见异常 ,仅 5例显示略低密度灶。CTPI未见异常者 16例 ,其中TIA12例 ,小体积CI4例 ;灌注异常者 30例 ,患侧与健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rCBF、TTP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CTA显示 12例TIA患者 10例未见异常改变 ,2例患侧供血动脉变细 ;34例CI患者 30例病变区相应的供血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 ,4例小体积CI患者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利用MSCT的优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仅使用 90ml对比剂完成CTPI和CTA检查以及后处理工作。CTPI联合CTA能够超早期诊断CI,并同时从功能和形态学上综合分析AICVD的程度和原因 ,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为临床医师尽早进行合理治疗 ,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
- 吕京光柳澄武乐斌满晓冷振璞
- 关键词:灌注成像血管成像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PECAM-1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68例AC I患者(AC I组)不同时间的血小板PECAM-1表达水平,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C I组血小板PE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8 h达高峰,14 d仍高于对照组(P<0.01);48 h内血小板PECAM-1表达水平与梗死体积呈弱正相关(r=0.39,P<0.05),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14 d时血小板PECAM-1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弱负相关(r=-0.43,P<0.05)。结论血小板PECAM-1参与脑梗死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
- 满晓崔元孝朱海英冷振璞庞在英蔡永芹
-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
- CT灌注成像结合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检测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结合检测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在诊断急性脑梗死及判断脑梗死体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发病24h内的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平扫与CTPI检查,计算梗塞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P);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浆Glu、GABA水平。结果普通CT平扫显示低密度灶者26例,均为责任病灶,未见异常者31例。CTPI显示灌注异常者54例,均为责任病灶,灌注正常者3例;CTPI显示患者rCBF、TP、MTT显著改变,病灶侧与对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Glu、GABA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88,P<0.01;r=0.47,P<0.01)。结论CTPI结合检测血浆Glu、GABA水平变化,可以超早期诊断脑梗死并能有效判断梗死体积,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 满晓冷振璞庞在英杜怡峰
- 关键词: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谷氨酸Γ-氨基丁酸
- 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NO、ET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分别应用硝酸酶还原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发病6h内的脑梗死患者(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的血浆NO、内皮素(E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IA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T水平高于对照组;CI组血浆NO、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IA组(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梗死灶体积与血浆NO、ET呈正相关。认为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NO、ET水平可作为脑缺血损害程度的指标。
- 满晓杨美兰庞在英冷振璞冯亚波杜怡峰
-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内皮素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28
- 2005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 I组血小板表达CD31、CD62p[(90.91±15.39)%,(7.00±2.96)%]明显高于易患因素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AC I组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高于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均P<0.01);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与脑梗死体积正相关(r=0.39,P<0.05;r=0.63,P<0.01)。结论AC I发病后血小板表达CD31、CD62p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脑梗死体积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有关。
- 朱海英冷振璞王敏忠庞在英满晓冯亚波马春燕
-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
-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附69例分析)被引量:5
- 1993年
- 对69例以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率为79.8%;40例行脑干诱发电位、纯听力曲线测定及前庭功能试验,初步证实眩晕以脑干中枢性异常为主占55%,脑干与内听动脉耳蜗史、前庭支同时或分别受累占20%,耳蜗支与前庭支同时或分别受累占5%。作综合辅助检查能早期诊断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功脉缺血性疾病,可弥补CT对后颅凹脑干病变诊断的不足。
- 陈婕冷振璞张秀敏
- 关键词:眩晕椎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