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璇璘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对其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335例机械通气患者用压力支持(PSV)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分别在SBT前后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红蛋白变化对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脱机成功组247例,失败组88例。SBT前两组患者基础特征和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T前后成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小于失败组,以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预测脱机结果的临界值为8.3%,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80.8%,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 SBT前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可以预测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结果。
- 冯璇璘梁宗安董芸周平王建东邓磊李依苏明华
- 关键词:血红蛋白机械通气脱机
- 简易三指定位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
- 苏明华冯璇璘邓磊李依李俊英宋孟龙董芸
- 中国西南地区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脓毒症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国西南地区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年间脓毒症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脓毒症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并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出院诊断、出院科室、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预后;比较住院期间不同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住院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568例脓毒症患者,中位年龄58(35,74)岁,男性2147例(占60.17%),中位住院时间13(8,24)d,中位住院费用3.98(1.87,8.83)万元。2年间脓毒症病例数超100例的住院科室分别为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科、肾内科、急诊内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感染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新生儿监护室和急诊外科,其中ICU(包括中心ICU和EICU)患者1210例(占33.91%)。ICU患者住院费用较高〔6.7(3.1,15.5)万元〕,住院时间较长〔9(3,17)d〕,病死率较高〔35.29%(427/1210)〕。3568例脓毒症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448例,存活3120例。死亡组脓毒症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年龄(岁):75(60,86)比57(30,71),男性比例:67.86%(304/448)比59.07%(1843/3120),住院费用(万元):6.7(3.0,16.9)比3.7(1.8,8.1)〕,合并糖尿病比例明显低于生存组〔4.91%(22/448)比10.45%(326/3120)〕,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生存组〔d:10.0(3.0,19.0)比13.0(8.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OR)=0.75,95%可信区间(95%CI)为0.59~0.96〕、高龄(OR=1.04,95%CI为1.03~1.05)及合并糖尿病(OR=0.32,95%CI为0.19~0.54)是脓毒症患者发生住院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西南地区脓毒症疾病负担较重,尤其是ICU患者病死率高、住院费用高,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重。男性、高龄及合并�
- 付晶张瑞鹏许美馨王新张洋冯璇璘常莉
- 关键词:脓毒症流行病学
- 6%羟乙基淀粉(130/0.4)和呋塞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静脉输注和呋塞米静脉推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当日即予静脉使用6%羟乙基淀粉溶液和呋塞米来进行SAP患者的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前血流变学升高者占患者的78%;经过6%羟乙基淀粉溶液静脉输注和呋塞米静脉推注进行液体复苏后,血流变学升高组患者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6%羟乙基淀粉溶液和呋塞米静脉输注可有效地改善SAP患者的血流变学异常。
- 周平陈友岱王建东邓磊冯璇璘李俊英苏明华董芸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羟乙基淀粉呋塞米血流变学
- EICU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急危重症患者VAP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机械通气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AP组与非VAP组,比较性别、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体位、意识情况、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气管导管类型、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慢性病史、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原发病等因素的差异性。结果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存在意识障碍、未留置胃管、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床头平卧位、合并糖尿病、COPD、并发MODS与VAP发生相关。未留置胃管为EICU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掌握呼吸机使用的指征,了解VAP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避免VAP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 邓磊冯璇璘
- 关键词: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锁骨下静脉穿刺定点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定点尺,涉及医用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锁骨下静脉穿刺定点尺包括设有刻度的主尺,所述主尺一端连接有第一分尺,所述主尺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连接有第二分尺,所述第二分尺上设置有第...
- 苏明华董芸王建东周平章晓红陈友岱李俊英邓磊冯璇璘李依郑君杨鹏
- 文献传递
- 乌司他丁联合CRRT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循环血微小RNA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CRRT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循环血微小RNA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CRRT治疗)29例和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2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循环血微小RNA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循环血微小RNA及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循环血微小RNA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更为积极,故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常莉冯璇璘
- 关键词:乌司他丁CRRT重症有机磷中毒肠黏膜屏障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影响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患者。A组给予血浆置换治疗,B组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功能指标、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均得到持续改善,且B组的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常莉周平冯璇璘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 Toll样受体4参与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Toll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s,TLR4)可迅速识别鲍曼不动杆菌释放的脂多糖(LPS),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炎症反应的启动闸门,当其过度表达时则可引起相关的瀑布级联的炎症性疾病,从而增加病死率。抑制TLR4能应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 王艳梅王艳梅冯璇璘邓磊常莉章晓红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 降钙素原监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呼吸道感染是发生严重全身感染的最常见病因。降钙素原(PCT)已被证实与机体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文就其在呼吸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指导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合理用药。
- 冯璇璘梁宗安
- 关键词:降钙素原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