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伯群
-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编辑杂志——毕生的追求
- 2007年
- 一本杂志办得好不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编辑人员的水平高低。所谓编辑的水平。一是所有真正干活的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真正管事的总编辑的个人素养,两相比较,第二条,即总编辑的水平高下又是关键因素。
- 冯伯群
- 关键词:总编辑
- 对“点击新闻”的点击
- 2004年
- 冯伯群
- 关键词:新闻写作
- 为了广大读者的需要——祝贺《档案与建设》创刊十周年
- 1994年
- 《档案与建设》杂志以自己63期坚实的步伐,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业务指导与档案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兄弟刊物的一名同行,我和我的同事们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现在,全国已有70多家档案刊物,尽管其中大部分刊物还不具备相应级别的机构、相对独立的财务、足够的编辑人员等办刊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的重视下,在编辑人员的艰苦努力下。
- 冯伯群
-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案宣传档案部门档案事业发展
- 康熙也是数学家
- 2003年
- 皇上写的数学书 “凡论数度,心始于一点,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自面积之而为体,是各三大纲,是以有长而无阔者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者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者谓之体,惟点无长阔厚薄。” 从内容上看,这段话说的是点、线、面积、体积,应该属于几何的范畴。
- 冯伯群
- 关键词:康熙皇帝天文历法传教士历史档案
- 公款吃喝风,这回好像真刹住了被引量:1
- 2017年
- 面对一桌美味佳肴,不仅缺乏食欲,反而心生反感,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但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档案局,无论是做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还是做报刊编辑工作,出差成了家常便饭。全国各地跑来跑去,怎么也没想到,吃饭竟成了令人发愁的大问题。一脚迈出北京,便成了“上边来人”。地方上高接远送,把你当成了贵宾。待客之道,首推吃喝,当地名贵的菜品,高档的酒水,伴随着主人殷勤的话语,你的饭量、酒量均由不得你自己做主而一再放大。饭菜还好说,这酒真是考验人的真枪实弹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少夹菜,多喝酒,听老婆话,跟党走”“我先干为敬,看得起我,您也干了”。酒桌上的话,明知不能当真,但如果你自己定力不足,或者肚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酒桌语言,碍于情面,只好自己放倒自己。人家给你备下了好酒好菜,总不能让人家说你看不起人家吧。
- 冯伯群
- 关键词:公款吃喝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报刊编辑工作
- 变则可久 通则不乏——本刊出版150期暨改版之后众人谈被引量:1
- 2003年
- 为适应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强期刊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办刊质量,今年本刊改按国际开本的标准出版。我们原计划出版5期之后,正值出版第150期之际,召开一次改版评刊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各方意见。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原定方案,杂志社决定变“座谈”为“笔谈”。约请函发出后,引起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一本档案期刊出版150期,也许微不足道;如今一本杂志改成国际开本,也许不足为奇。但作为办刊人,回首往事,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忘不了为一篇文章字斟句酌,忘不了为一标题冥思苦想,忘不了为一插图“挑三拣四”,忘不了每一期“分娩”的阵痛,忘不了读者、作者和我们风雨同舟的铿锵历程。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九十里只能算一半的路程,因为剩下来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对来自各方面的点评意见,鼓励也好,建议也罢,我们都将认真研究,加以改进,把今后的“路程”走好。
- 郭嗣平冯伯群陈智为刘耿生郭海缨申玺朝丁朝胜苏光兴杨玉昆肖正德王玉声本刊编辑部
- 关键词:改版栏目策划选题策划装帧设计
- 清代金榜
- 2004年
- 冯伯群
- 关键词:《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历史档案科举制度乡试科举考试明清历史
- 开国承家 小人勿用
- 2004年
- 冯伯群
-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员管理思想教育民主制度
- 百年之谜:康熙立储与雍正继位
- 2003年
- 冯伯群
- 关键词:遗诏立储康熙皇帝满文档案太子民间传说
- 借清代档案之力 在日本讲中国生态环境(下)
- 2003年
- 冯伯群
- 关键词:清代档案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