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心病小儿术中高热的治疗与分析
- 2011年
- 小儿发热是围麻醉手术期的常见问题之一,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本文报道我院近1年遇到的3例先心病小儿术中发热病例,分析小儿术中高热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探讨先心病小儿围术期的体温监测,预防高热发生及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小儿临床麻醉积累相关经验。
- 石翊飒刘志龙李涛罗炜党洁
- 关键词:小儿高热先心病麻醉
-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比较治疗复杂性肛瘘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系统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WanFang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所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比较治疗复杂性肛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和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患者305例,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切开挂线术组相比,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组在术中出血量(MD=-18.30,95% CI:-19.91~-16.69,P<0.000 01)、疼痛持续时间(MD=-4.38,95% CI:-4.69~-4.08,P<0.000 01)、切口愈合时间(MD =-10.28,95% CI:-15.71~-4.86,P=0.000 2)、住院时间(MD=-7.44,95%CI:-10.87~-4.02,P<0.000 1)、术后复发(OR=0.31,95% CI:0.10 ~0.91,P=0.03)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有效率(OR=4.35,95% CI:0.89~21.32,P=0.07)、手术时间(MD=-5.83,95% CI:-7.64~-4.02,P<0.000 01)方面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术后疼痛、疼痛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保护、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切开挂线术.
- 崔祥党洁彭正奎马智军徐学超马天龙贺志云
- 关键词:直肠瘘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切开挂线术
- 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结肠癌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探讨阿帕替尼与替吉奥对比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阿帕替尼""替吉奥""结肠癌""等为中文关键词,以"Apatinib""Tegafur""Colon cancer"等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时间限制在从建库到2020年12月。评价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结肠癌的总体疗效,结肠癌进展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与替吉奥对结肠癌的疗效相比,部分缓解+稳定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71~1.71,P=0.640),在结肠癌进展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51,95%CI:0.28~1.32,P=0.205),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阿帕替尼组大于替吉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90,95%CI;0.42~1.37,P<0.0001)。结论相较于替吉奥,阿帕替尼用于治疗结肠癌患者能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效益有所提高。
- 贺志云党洁崔祥彭正奎马天龙樊景春
- 关键词:结肠肿瘤META分析
- 右位乙状结肠变异并低位直肠癌一例报道
- 2018年
- 在正常生理解剖情况下,乙状结肠在正常生理瘢痕和结肠系膜的固定下稳定在人体左下腹,降结肠向右侧移行成右位乙状结肠属于罕见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很难被发现,偶发现于钡剂灌肠、肠镜检查、手术或者尸解中。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1例直肠癌患者,在行直肠癌根治术时,术中发现右位降结肠、乙状结肠解剖异位,现报道如下。
- 贺志云党洁马智军崔祥彭正奎张忠涛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先天性发育异常生理解剖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外科结肠系膜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的可能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将58例样本依照听力监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等份,其中对照组为DPOAE组,研究组为超高频纯音听阈组,临床观察2组的筛查成果。结果研究组总符合率93.10%(27/29)与对照组89.66%(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效果相当,均可作为有效监测手段,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
- 李静党洁蒲玉红焦娜段磊崔啸
- 关键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