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状态,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65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肺部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肺部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54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63例,感染率为24.92%;16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32株占66.6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9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肺感染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危险因素。
- 郎燕芳俞志红陆晓玲吴亮张海燕陈继花
- 关键词: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病原学
-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者授权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 目的 研究授权教育模式对2 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者人体学及代谢指标、糖尿病预防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名2 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者随机分为常规教育组和常规教育+授权教育组,追踪随访3 年,评估基线及...
- 金福碧郑和昕吴天凤俞志红
- 关键词: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授权教育
- 浙江省成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调查我省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队列包括年龄≥40岁的有代表性的男女性样本13267例,基线调查时间为1990年,于1999和2000年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9.0%。结果浙江省40~64岁人群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分别为:326.21/10万人·年、100.97/10万人·年、89.87/10万人·年。与未患高血压病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冠心病、脑卒中急性事件的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96、6.96;高血压患者的总死亡以及心脏病、脑卒中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2,6和6.9。结论肿瘤、心脑血管病是浙江省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降低人群疾病死亡负担的重要策略。
- 徐小玲唐新华金宏义俞志红周爱芬邱发根孙志凌陈恩慈陈伟伟
- 关键词:队列研究慢性病高血压
- 胰岛素抵抗对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非糖尿病可疑冠心病患者121例,分为NGT+IS(n=34)、NGT+IR(n=32)、IGR+IS(n=26)及IGR+IR(n=29)四组,检测心血管危险因子,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Gensini评分,比较IR和IS两组间数据。结果 NGT+IR和IGR+IR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三支分支及总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NGT+IS组;Spearman法及校正影响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HOMA2-IRI均呈正相关(r1=0.370,r2=0.30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2-IRI是影响Gensini评分的独立因素。结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其独立的危险因子。
- 叶子青吴天凤乔松俞志红金海燕叶莉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疾病正常糖耐量糖调节受损
- 浙江省三地区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与血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 ,分析膳食营养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在农村、城市、城镇 2 5~ 74岁自然人群中随机整群抽取 4841人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的基础上 ,按 1 0∶ 1抽取 496人进行连续三天2 4小时膳食调查 ,对其中资料完整的 470人进行显著性、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 )人群每日平均摄入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热比与 RDA推荐量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2 )居民膳食食物中碳水化合物 89.9%为米及米制品 ,粗粮谷类仅为 0 .2 % ,肉食类、鱼虾类均超过 RDA推荐量 ,以城市人群及 2 5~ 2 9岁青年组为明显 ;奶制品摄入仅为 RDA推荐量的 8.69% ,以农村人群更明显。 (3 )收缩压水平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摄入量相关 (P均 <0 .0 0 1 ) ;舒张压水平与脂肪摄入量相关 (P<0 .0 0 1 )。 (4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热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视黄醇、硫胺素、尼克酸的摄入量两组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摄入钠 /钾比值分别为 1 .2 9、 1 .3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 )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摄入存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不合理现状 ,同时存在 B族维生素、钙明显摄入不足 ,钠摄入过多的现?
- 唐新华金宏义徐小玲俞志红闫洪
- 关键词:膳食营养血压
- 便携式可循环使用发热抽血枕套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循环使用发热抽血枕套。本实用新型,包括枕套主体,所述的枕套主体上设有两个沿枕套主体中心线对称的侧部折叠块,所述的侧部折叠块与枕套主体之间设有折叠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在需...
- 郑瑶俞志红郎燕芳
- 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A组(高血压组)140例,B组[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75例,C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5例,D组(高血压+颈动脉IMT增厚+左室肥厚组)4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和D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A、C组(P<0.05);B、C、D组血清胱抑素水平高于A组(P<0.05),D组血清胱抑素水平高于B、C组(P<0.05);颈动脉IMT与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左室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 陈磊罗时荣徐玉顺徐玉顺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胱抑素C
- 骨保护素对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对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4年7月于浙江医院体检并经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另选取高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血OPG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N-端骨钙素(N-MID)、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脱氧吡啶啉(DPD)]水平,观察OPG对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PG与年龄、骨生成及骨吸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症高龄患者比较,骨质疏松高龄患者骨生成指标BAP、N-MID下降,骨吸收指标β-CTx、DPD升高,OPG水平下降(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骨生成指标呈正相关,与骨吸收指标呈负相关(γ1,2,3,4=0.27,0.52,–0.34,–0.41,P<0.05),与患者年龄不相关(γ=0.07,P>0.05)。结论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是骨代谢破骨-成骨动态失衡的结果,OPG水平下降可能是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
- 乔松许琦叶子青俞志红谢海宝金肖青
-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骨保护素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老干部门诊老年人群中随机抽取9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年龄≥65岁),对其进行一般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健康管理。观察1年、2年后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行为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和应对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1年、2年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行为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和应对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胆固醇管理1年、2年与建档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可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监测和管理,对控制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 金海燕俞志红叶莉茆荭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
- 头皮针抽提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lssion'PSD)是继发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复杂的情感性精神疾病。国内外发病率分别高达d37%和d03%[1];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减少、动作迟缓及意志活动减少,更有甚者会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 谢腾俞志红王一红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