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觅春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一致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厂家线性免疫印迹法(LIA)试剂盒以及LIA与ELISA在检测可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样本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一致性。方法分析LIA试剂盒A(LIA-A)和试剂盒B(LIA-B)检测313例可疑SLE患者的血清样本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一致性。313例患者血清样本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一步采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比较LIA与ELIS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LIA-A与LIA-B检测抗dsDNA、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24、14、39例(kappa=0.670、0.727、0.373,P<0.01)。LIA-A与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16、5、9例(kappa=0.385、0.833、0.695,P<0.05或P<0.01)。LIA-B与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15、11、28例(kappa=0.414、0.633、0.187,P<0.05或P<0.01)。结论对于抗Sm抗体,不同检测方法和试剂之间一致性一般或较好。对于抗dsDNA抗体,LIA-A与ELISA检测一致性较差。对于抗核小体抗体,LIA-A与LIA-B及LIA-B与ELISA检测一致性较差。
- 何觅春武剑徐蓉周二叶王鸣军曾克勤郭雨凡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
- 血清自身抗体谱检测中的问题
- 何觅春武剑郭雨凡
- CRT Oligomers Selectively Activate Dentritic Cells and Induced Generation of Autoantibodies
- Aims:Antibodies against calreticulin(CRT)were found in the sera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patients i...
- 何觅春郭雨凡陈志伟武剑
- 关键词:CALRETICULINAUTOANTIBODYMONOMERS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提高心梗疗效的实验研究
- 目的:心梗急性期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对心梗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将20只健康太湖梅山猪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对照组),EPO...
- 黄芳沈振亚王俊何觅春滕晓梅金钧
- 贝利尤单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就诊并首次规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5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新兴检测手段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SLE患者自身抗体浓度。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自身抗体浓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浓度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均降低(P<0.05)。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抗P0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SM抗体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利尤单抗可显著降低SLE患者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浓度,而对抗P0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SM抗体降低效果不明显。
- 郭孟陈小三蒋玲何觅春周欣郭雨凡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
- 血清中自身抗体谱检测中的问题
- 何觅春武剑郭雨凡陈志伟
- 复合性免疫耐受诱导在异种心脏移植中的作用
- 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胡雁秋陈一欢滕小梅华菲何觅春陈柯
- 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组在建立了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并同时建立小动物心脏移植模型,结合在同种心脏移植中获得成功的胸腺修饰免疫耐受诱导途径,首次将胸腺修饰方法应用于异种心脏移植,从中枢性免疫耐受诱导和外周性免疫耐受诱导途径...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异种移植
- CD4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和NF-κB依赖性促炎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CD4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6例2015至2017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活动性RA患者和9例骨折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获得滑膜组织和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组化法检测CD40、TRAF1及NF-κBp65在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NF-κB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MCP-1)和黏附分子(ICAM-1、VCAM-1)。结果RA患者滑膜组织CD40和TRAF1阳性面积(%)分别为28.7±5.4及34.3±4.8,与对照组(分别为21.2±9.5及21.6±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滑膜组织中总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以及与NF-κB相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D40/TRAF1可能作为NF-κB活化和NF-κB依赖性促炎基因的正性调节通路在RA中起重要作用。
- 程韬武剑周玲何觅春徐耀增王鸣军
- 关键词:CD40NF-ΚB类风湿关节炎
- 5-氮胞苷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标记
- 2010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经多种诱导剂均可成功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目前国内外报道中普遍采用的诱导剂为5-氮胞苷。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直径小,可被干细胞吞噬,加上其顺磁性可被MRI探测到信号,因而成为目前广泛应用于活体检测干细胞移植的理想示踪剂。目的:与未经标记的干细胞相比,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方式对干细胞体外经5-氮胞苷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采用P3代细胞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标记后细胞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24h后继续培养,对照组直接经5-氮胞苷诱导。2周后用抗结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连接蛋白43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经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颗粒。结果与结论:5-氮胞苷诱导分化后细胞表达抗结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和连接蛋白43,且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诱导细胞内普鲁士蓝染色呈阳性。提示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后可以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 刘永浩郭亮何觅春沈振亚
-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胞苷心肌样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提高心梗疗效的实验研究
- 目的:心梗急性期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对心梗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理。
方法:将20只健康太湖梅山猪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对照...
- 黄芳沈振亚何觅春滕晓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功能心室重构炎症因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