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晋德 作品数:25 被引量:17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表现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以大样本方式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2个月内在我院被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共1658例,其中Hp阴性889例,Hp阳性769例。在Hp阴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42.7%)比重度(22.1%)多见;在Hp阳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7.5%)比重度(73.2%)少见;随Hp菌量的增加,重度炎症明显增加,轻度炎症明显减少;肠化生和粘膜萎缩在Hp阳性病人中多见,分别为20.2%和10.3%(其在Hp阴性病例分别为14.5%和7.5%)。结论: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何晋德 于虹 屈汉庭关键词:胃炎 病理学 幽门螺杆菌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析 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的漏诊情况,包括漏诊率、漏诊息肉大小、分型、部位和病理状况。方法回顾3年间在120 d 内接受多次结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前2次肠镜检查的息肉数,漏诊息肉数,计算漏诊率。结果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43例,男92例,女51例,年龄23~82岁;漏诊息肉数共126枚,漏诊率22.5%;在漏诊的息肉中,<5mm、5~9 mm 和≥10 mm 息肉分别占80.2%、18.3%和1.6%,各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田Ⅰ、Ⅱ、Ⅲ和Ⅳ型息肉分别占87.3%、8.7%、3.2%和0.8%,各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肝曲、升结肠和盲肠分别占11.1%、27.0%、12.7%、19.1%、10.3%、15.1%和4.8%,各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诊的晚期腺瘤在漏诊的腺瘤性息肉中占14.8%;漏诊息肉数与基础息肉数间相关分析显示有显著的相关性(r=0.674,P<0.01)。结论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有较高的漏诊率,各段结肠间漏诊率不同,且漏诊息肉绝大多数为<5 mm 的Ⅰ型息肉。患者罹患息肉越多,漏诊越多。 何晋德 王怀堂 刘玉兰 朱元民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漏诊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6 2002年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方法对7例EG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粘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和腹泻为首发症状,而浆膜型以腹痛和腹胀为首发症状,可伴恶心呕吐、低热等。(2)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5.0%±22.4%和35.5%±2.6%),以成熟型为主,并随症状的有无而增减。(3)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正常,IgG可下降。(4)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5)内镜表现多为粘膜片状糜烂和水肿,以胃窦和回盲部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6)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7)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肖文斌 刘玉兰 王智峰 何晋德 王晶桐 王雪梅 朱元民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激素疗法 预后 药物性肝损害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诱发药物、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方法对我院86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中,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中药占47 例(54.6%);按药物用途分类,皮科用药占19... 王怀唐 何晋德 刘玉兰文献传递 胆总管结石诊断方法的对比与评价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RCP的患者256例,选取同时行超声、CT、MRCP检查的107例,以ERCP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经ERCP诊断为结石,且行MRCP检查的80例,按结石大小(<0.5cm、0.5~1.0cm、>1.0cm)分析MRCP诊断率。结果超声、CT、MRCP结果分别与ERCP结果行Kappa检验,P值分别为0.279、0.693、0.744,超声、CT、MRCP的敏感度分别为40.84%、82.19%、87.67%,特异度分别为96.88%、93.75%、90.63%。另外,分析不同大小的结石MRCP的诊断率为75.00%、94.44%、92.86%,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胆总管结石时,MRCP与ERCP两者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不受结石大小的影响。 徐定婷 王智峰 何晋德 朱元民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正常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体与其DNA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00年 何晋德 仝文斌 邹磊 杜绍财关键词:乙型肝炎 HBV 抗-HBS DNA ELISA 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道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与反流性食道炎 (refluxesophagitis,RE)的关系。方法 配对研究了被胃镜和病理诊断为RE与单纯慢性胃炎 (chronicgastritis,CG)患者间的Hp感染 ,并探讨了Hp感染与RE的胃镜及病理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共 10 7对 ,RE中Hp(- ) 78例 (72 9%) ,Hp(+ ) 2 9例 (2 7 1%) ;单纯CG中Hp(- ) 6 4例 (5 9 8%) ,Hp(+ ) 43例 (40 2 %) ,RE中Hp(+ )者比单纯CG中少见 (P <0 0 5 )。胃镜下Ⅰ、Ⅱ和Ⅲ级RE在Hp(+ )中分别占 6 2 1%、10 3%和 2 7 6 %,Hp(- )中分别为 5 6 4 %、6 4 %和 37 2 %;病理分级轻、中、重度RE在Hp(+ )中分别占 72 4 %、13 8%和 13 8%,Hp(- )中分别是 5 7 7%、17 9%和 2 4 4 %;Hp(+ )患者以轻度炎症多见、重度炎症少见。结论 RE可能对Hp的生存有抑制作用 ,RE多发生于Hp阴性患者 ;Hp阳性患者中RE的炎症程度较轻。 何晋德 廖晓云 倪鹏艳 刘玉兰 屈汉庭关键词:反流性食道炎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急诊绿色通道诊治上消化道出血275例临床及费用分析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评估急诊绿色通道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 选取我院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11月经急诊绿色通道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 75例 ,统计出血病因、病变检出率、各不同时间段病变检出率、治疗效果和患者平均留观住院天数及住院治疗费用 ,并将治疗效果、患者平均留观住院天数及住院治疗费用与 2 0 0 0年绿色通道未建立前作比较。结果及结论 急诊内镜检查时间越早 ,病变检出率越高 ,尤其是对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粘膜浅表病变的检出率。绿色通道可以保证急诊内镜安全、有效的进行 。 张黎明 肖文斌 朱继红 倪鹏燕 朱元民 何晋德 刘玉兰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绿色通道 胃镜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的漏诊率,以及漏诊息肉大小、分型和部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间(2005及2006年)在120天内先后两次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入选要求(1)肠道准备干净,先后两次检查都到达... 何晋德 刘玉兰 王怀堂文献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病变的内镜表现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在诊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I-GVHD)和巨细胞病毒(CMV)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GI—GVHD、CMV肠炎以及GI-GVHD合并CMV肠炎(GC)的结肠镜检查表现及其相关问题。结果47例患者接受50例次结肠镜检查,其中GI-GVHD 32例次,CMV肠炎7例次,GC 11例次,他们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1);GI-GVHD、CMV肠炎和GC外周血CMV-DNA阳性率分别为28.1%、42.9%和27.3%,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肠镜下GI-GVHD和CMV肠炎都有结肠黏膜病变,病变表现呈多样性,除黏膜龟纹样改变和深在溃疡分别是GI—GVHD和CMV肠炎较为特异的病变外,黏膜水肿、红斑、充血、糜烂及浅表溃疡均不能区分GI-GVHD和CMV肠炎;3例GI—GVHD有伪膜形成,1例CMV肠炎有疱疹样黏膜隆起,GC患者容易发生回肠黏膜活动性渗血和回盲瓣炎症。GI-GVHD、CMV肠炎和GC分别有63.8%、70.0%和43.8%的活检标本取自直乙状结肠。结论allo-HSCT患者外周血CMV-DNA检查难以区分GI-GVHD和CMV肠炎;黏膜龟纹样改变和深在溃疡分别是GI-GVHD和CMV肠炎较为特异的改变;GC患者更容易发生回肠黏膜渗血和回盲瓣炎症。左半结肠检查及组织活检能诊断大部分GVHD和CMV感染,但最好进行全结肠检查并到达回肠末端。 何晋德 刘玉兰 王智峰 倪鹏燕 刘代红 陈欢 陈育红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移植物抗宿主病 巨细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