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琦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吉林数字观测网络信息分项目建设
- 2008年
- 吉林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分项目是"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本文从工程建设内容与功能、技术系统建设、成果效益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 温岩张晨侠温洪涛付琦
- 关键词:数字地震观测
- 吉林省地震预警台网监测能力及时效性评估
- 2024年
- 基于吉林省地震预警台网数据,充分考虑地震预警的时效性要求,利用地震预警的最小震级评估方法,系统评估该预警台网的地震预警最小震级,并对该省预警首报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吉林省地震预警台网的地震计、强震仪、烈度仪背景噪声水平依次增大;②强震仪、烈度仪单网以及地震计—强震仪—烈度仪三网融合可预警地震最小震级均高于地震计单网,三网融合后,吉林全省95%区域可预警地震最小震级为ML 4.4,预警监测能力明显优于烈度仪单网;③吉林地震预警台网首台触发后首报时间平均约5.4 s,震后首报时间平均约10 s。本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地震预警台网布局优化及地震预警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 任芳语陈俊杰郭炎张帆付琦张璇贺奇
- 关键词:地震预警
- WiMAX技术及其在地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IEEE802.16标准的WiMAX技术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本文分析了WiMAX技术的特点,并结合地震监测行业的需求,论证了WiMAX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案,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 付琦王希燕陈聪傅维洲
- 关键词:WIMAX地震监测通信
- 采用和达法提高吉林测震台网近震定位精度
- 2016年
- 论证和达曲线法鉴别近震直达Pg波和直达Sg波的原理,以松原近震及震群编目为例,采用和达法,进行震相修正,并探讨该方法对吉林测震台网近震定位精度的作用。研究发现,采用和达法,对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作用明显。
- 陈聪张宇康建红付琦张晨侠郑国栋魏美璇
- 长春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 2012年
- 长春地震台网担负着长春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与速报任务。本文概述了长春地震台网的建设、完善与发展,着重介绍了台网投入使用以来的效能。运行实践表明,台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区域地震监测、速报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区域地震研究、地壳与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 杜江王希燕付琦王宇杨桐
- 关键词:地震台网
- 基于Zabbix架构的预警系统智能监控平台被引量:2
- 2023年
- 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局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利用Zabbix开源监控解决方案对该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故障消息自动化处理。重点阐述了JOPENS系统、MySQL数据库等重要应用的监控、企业微信自动告警配置,实现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网络智能监控与自动化处理,有效保障了台网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 付琦张帆张仁鹏
- 关键词:智能监控
- 长岭井网水位观测与同震响应分析
- 2023年
- 对长岭流体井网记录到的国内外的大震进行分析比对,结合井网的所在断裂带及周边地理环境、井深不同,对同一个地震的映震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每口井对于不同震中距地震的反映,对长岭井网每口井的映震特点有了一定认识,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 付琦张璇乔天罡唐春呈
- 基于Java的SEED文件解析
- 2021年
- 以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发布的《地震波形数据格式交换》为依据,通过Java语言实现对地震波形SEED文件格式文件的读取和解析。这是实现地震自动产出的第一步,也直接影响地震自动处理过程(波形仿真、量纲化处理、P波拾取、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与大数据技术的整合,该软件为地震业务提供了底层支撑。
- 张帆刘静闻付琦卢燕红蔡宏雷
- 关键词:JAVA地震波形
- 油田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在近二十年地球物理的发展中,微地震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微地震技术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相应的检波器,并接受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或可能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所对应的参数进行探讨即可对油田的生产和开发进行监控和指导。因此在油田的开采中,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微地震检测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该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 丁广乔天罡付琦张帆李珊珊
- 关键词:油田微地震
- 吉林前郭5.8级震区上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前郭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本文利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吉林前郭5.8级震群周围17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405个地震事件资料,共获得2 218条P波走时数据和2 166条S波走时数据,采用地震双差层析成像技术,获取吉林前郭震区上地壳三维P波、S波速度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震区上地壳速度分层明显,P波速度变化范围为5.8~7.2km/s,S波速度变化范围为3.4~4.0km/s,波速比(vP/vS)变化较小。震区有低速带穿过,低速带走向为北东向,倾角较大(近直立),纵向延伸至15km深度;震群主要位于低P波和S波速度区,对应较低的波速比。吉林前郭震区构造强度较低,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应力场的影响,易于发生地震。
- 卢燕红吴兆营丁广付琦张帆
- 关键词:上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