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之研究被引量:8
- 1997年
- 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之研究于敏一、案情和判决〔1〕1994年3月31日,原告徐某与被告常州市中南纺织集团公司(以下称“中纺公司”)签订了“聘请汽车驾驶员合同”,并于同年5月12日经常州市公证处公证。合同约定:“聘期自1994年3月31日起至...
- 于敏
- 关键词:劳动合同纠纷受害人仲裁申请行政仲裁
- 日本消费者合同法综述
- 2004年
- 日本国会于2000年4月28日通过了《日本消费者合同法》,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它的制定过程及讨论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消费者保护事业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立法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就《日本消费者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效实施等方面作了具体论述。
- 于敏
- 关键词:消费者合同消费者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
- 2006年
- 本文阐述了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意义,考察了国际上共通的做法,指出我国可以并且必须与国际接轨,阐释了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坚实的物理性基础和必然的社会原因以及科学的法理依据,探讨了我国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中颇具争论的过失判断基准、无过失责任的意义、过失相抵制度在法律公平实现中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在侵权行为法中的定位、如何体现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探讨了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要件及我国法律规定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法的应然状态,并指出了相关的法治建设问题。文章还指出,侵权行为法学是一个理论性极强而又与社会生活和大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的学科领域。只有认真探讨和解决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现代社会中具体侵权行为带来的问题,侵权行为法学才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 于敏
- 关键词:交通事故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侵权行为法
-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关于中国民法典编纂方针的几点思考
- 2004年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国内外形势所迫,中日两国都进行过编纂民法典的活动,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政治以及国家权力构造上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促使了日本民法典的制定;而采取法律移植的基本态度,吸收世界最先进的、对日本有用的制度成果,并与宪政体制下的诸法配套与整合,为日本民法典的制定确立了基本方针;同时,由优秀的法学家组成的起草小组和长期不断的理论研究,为日本民法典的成功编纂奠定了理论基础。考察日本近代民事立法,反观我国清末民事立法活动及其失败,结合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编纂活动,如何才能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制定出一部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优秀民法典,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 于敏
- 中国传统法在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本文重在探讨中国传统法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着向现代化转折的可能 ,传统法中的一些因子是否可以成为现代法文化发达的动力并丰富现代法文化的内容。笔者认为要论述传统法的现代化问题 ,首先应该对法的现代化标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要区别法的现代化、法律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的不同含义。其次 ,要尽可能客观地阐述传统法的原貌 ,分析传统法产生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法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笔者的结论是 :中国传统法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像有些学者所“预设”的“规律”那样消亡 ,相反传统法在现实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随处可见。只有了解传统、理解传统 ,才能正确地解释传统、更新传统。因此在法的现代化中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自觉、主动 ,而不是回避或被动地改造传统法。
- 于敏马小红
- 关键词:法家法治法文化礼治
- 海峡两岸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从国际趋势和受害人保护看两岸措施统合之必要被引量:18
- 2007年
- 强制的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是及时、妥当地救济受害人,抑制交通事故,保障机动车事业正常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关于海峡两岸的强制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亟待完善,台湾地区则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与国际接轨,统合两岸措施,将能极大地促进法治国家建设,利国利民。
- 于敏
- 关键词: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强制保险
-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被引量:15
- 2002年
- 本文从近代传统法律文化变革的成败得失入手,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对现实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甄别了传统“法治”、“德治”与今天所讲的法治、德治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对借鉴传统礼法关系的主张,同时对传统法律的不良影响举例进行了批判。
- 马小红于敏
-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礼法关系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对交通行为的规范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对近代以来民事上的过失责任原则做出修正的特殊侵权行为责任。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法理根据。其重要作用在于促进机动车驾驶人注意义务的履行和提高。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责任,在及时救济保护受害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于敏
- 关键词: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基础法理根据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定位与实务探讨被引量:21
- 2005年
- 自《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以来,迄今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人民法院受理的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审理有关案件过程中,人民法院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有一些法规及规章。但是在具体的审判实践中,由于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一致,如诉讼与行政处理的程序衔接、事故认定的性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性质、诉讼主体的确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理解适用、归责原则的理解适用、法律适用的选择、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等,审判者感到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适用,据悉国务院《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制定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而与此密切相关的道路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实施细则也正在起草之中,最高法院也将出台有关的司法解释。针对上述问题和审理现状,本期“特别策划”特别邀请了有关学者、法官以及保险机构的法律工作者各抒己见。尽管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声音,但正是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才可能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当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并非是一期文章就能解决的,但适逢岁末,总结经验,才是开拓未来的一个良好起点。
- 于敏
- 关键词: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适用赔偿范围
- 两性和谐与权利的平等保护——私法中的社会性别意识
- 性别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属性,性关系是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在英文中,自然属性的性别称“sex”,社会属性的性别以“gender”来表示。本文介绍了社会性别与私法中权利的平等保护的关系,阐述了和谐社会与两性特征的尊重。
- 于敏
- 关键词:两性和谐社会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