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小静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病毒
  • 4篇兽疫
  • 4篇小反刍兽疫
  • 4篇反刍
  • 4篇反刍兽
  • 4篇病原
  • 3篇性疾病
  • 3篇消耗性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消耗性疾...
  • 3篇疾病
  • 2篇蛋白
  • 2篇液相芯片
  • 2篇疫苗
  • 2篇源性
  • 2篇症状
  • 2篇特异性检测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病
  • 2篇猪病

机构

  • 20篇中国动物卫生...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牧业信...
  • 1篇中国计量测试...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青岛市动物疫...

作者

  • 20篇于小静
  • 13篇王志亮
  • 11篇刘雨田
  • 11篇迟田英
  • 10篇孙成友
  • 9篇吴晓东
  • 4篇邹艳丽
  • 4篇刘珊
  • 3篇刘春菊
  • 3篇李林
  • 3篇王英丽
  • 3篇戈胜强
  • 3篇任炜杰
  • 3篇王淑娟
  • 3篇李金明
  • 3篇李娟
  • 2篇赵永刚
  • 2篇韩秀琚
  • 2篇宋芳
  • 2篇赵文姬

传媒

  • 5篇中国动物检疫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畜牧业环境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外畜牧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江西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
2013年
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某蛋鸡养殖场中出现病鸡消瘦,产蛋量下降,剖检以肝脏、肺脏、肾脏、胰腺等多处内脏器官出现灰白色肿瘤病灶为特征的病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瘤组织呈灶性或多中心性,细胞形态较一致,通过内脏型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变化鉴别观察,并结合该病例的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对本病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
孙成友李玉保李娟屈亚锦刘雨田迟田英宋芳于小静王志亮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内脏型马立克氏病病理学
一种用于检测多种猪源性病原的液相芯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xTAG技术专有的通用标签,对ASFV、NiV、SVDV、VSV、SVV和FMDV进行定性分析,利用不同编码的荧光磁性微球与PCR产物结合可实现同时对六种...
刘雨田王莹孙成友迟田英宋芳芳戈胜强任炜杰王淑娟于小静吴晓东王志亮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2023年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羊业带来了重大威胁。本文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征,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断技术的发展。重点探讨了疫苗研发在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包括疫苗的类型、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估。同时,强调了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应急响应和扑灭措施的实施。此外,还讨论了国际和地区间防控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不断研究与改进,将为有效控制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和暴发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刘珊韩秀琚于小静王翠菊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牛副结核病防控被引量:3
2022年
牛副结核病也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持续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的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牛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危害。对该病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有效防控,对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危害、诊断、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此提出在未来的防控实践中,牛场要切实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政府要加强防控规划,从上至下形成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体系,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并严格控制该病的传播,从而将该病对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的危害降至最低。
王淑娟杨为强宋梅于小静吕艳孙成友王华吴晓东
关键词:牛副结核病病原防控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3年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2019年8月传入我国的新发传染病,对养牛业产生了重大经济影响。疫苗免疫是控制LSD传播的关键措施。目前只有商品化弱毒活疫苗(LAV)用于预防LSD,包括同源弱毒活疫苗和异源羊痘弱毒活疫苗,而灭活疫苗以及多种病毒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正在研究中;不管是同源疫苗还是异源疫苗,大都具有良好的临床保护效果,但部分疫苗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进行良好的疫苗质量控制可有效避免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外源病毒污染以及类疫苗重组毒株的产生。我国可进一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开展疫苗研发,以及流行病学、监测诊断等相关防控技术研究,尽早消灭LSD。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疫苗的种类、副作用及其免疫效果和质量控制等,可为该病控制和消灭提供技术支持。
李林巩明霞迟田英王英丽于小静杜秋明南文龙陈义平王志亮
关键词:疫苗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
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区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得基因组启动子区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N基因由168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与India/Jhansi/03等6个已知N基因全序列的PPRV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97.6和94.9~98.5。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N蛋白与磷蛋白作用的结构序列之一为495LFRLQAM501保守序列,N蛋白281-289位氨基酸含有一个T细胞表位,为281YPALGLHEF289保守序列。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GP区由107个核苷酸组成,与Tur-key2000等5株其他PPRV毒株同源性为91.8~98.2。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与亚洲国家分离株关系最近。
包静月王志亮李林赵文姬索朗次仁李金明王英丽吴晓东刘春菊刘雨田于小静杨咏梅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核衣壳蛋白核苷酸序列
麋鹿朊蛋白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3年
为获得中国麋鹿朊蛋白(PRNP)的全基因,并利用DNAStar软件与已报道的其他动物的朊蛋白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根据GenBank中马鹿朊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提取的总基因组中扩增得到麋鹿PRNP基因;将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中,获得克隆产物并测序。结果,成功扩增出了中国麋鹿PRNP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GEM-T-ML;对克隆产物的序列分析表明,麋鹿PRN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前体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8 200u;与已报道的其他鹿科动物朊蛋白全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8.8%以上,与几种非鹿科动物的同源性在96.5%~98.4%之间。结果表明,麋鹿PRNP基因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鹿科动物的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而与几种非鹿科动物间的同源性也较高,说明朊蛋白是一种古老的高度保守的蛋白。
刘雨田孙成友李娟迟田英张鑫鑫于小静王志亮
关键词:麋鹿克隆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又被称为羊口炎、肺炎综合症、小反刍兽假性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以及野生小反刍动物。2015年,FAO与OIE发布了《小反刍兽疫全球控制和根除战略》,计划203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小反刍兽疫。本文针对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疫苗发展情况等进行了概述,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肖卫华郭田华于小静程晓辉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病毒及其感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在病毒学领域中,如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偶联应用质谱和稳定同位素标记等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可从整体层面上分析组织或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翻译后修饰,探索蛋白质的功能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有助于病毒感染及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推动病毒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作者简要论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病毒及其感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孙成友李娟刘雨田李玉保迟田英宋芳于小静王志亮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病毒
新发现的骆驼朊病毒病
2022年
骆驼朊病毒病是近来在北非地区发现的感染单峰驼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病骆驼年龄均在8岁以上,病程3~8个月,以行为异常、共济失调、反应过敏、不时倒地、站立困难为特征;在脑部特定区域出现海绵状空泡病变,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能够检测到朊病毒。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暂未将该病判定为新发病。由于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本文仅对该病的起源、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特点、WOAH观点、防控建议等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引起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警惕。
刘雨田于小静迟田英宋芳芳吴晓东
关键词:朊病毒临床症状病原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