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太魁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社会历史条件
  • 4篇历史条件
  • 3篇三个代表重要
  • 3篇三个代表重要...
  • 3篇农业
  • 2篇职业教育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农村
  • 2篇农村青年
  • 2篇农业新技术
  • 2篇农业新技术革...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就业
  • 2篇主义
  • 2篇现代化农业
  • 2篇教育
  • 2篇就业
  • 1篇大学生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机构

  • 13篇陕西教育学院

作者

  • 13篇丁太魁
  • 1篇刘宏全
  • 1篇刘惠琴
  • 1篇费占中
  • 1篇郭秀芬
  • 1篇薛敏兴
  • 1篇薛燕
  • 1篇苏华

传媒

  • 6篇陕西教育学院...
  • 2篇教育与职业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经营与管理
  • 1篇陕西省行政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被引量:1
2008年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国内经济成分、阶级阶层的新变化,对世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借鉴。
丁太魁费占中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历史条件
论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
2005年
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和二者的合力。客观性动力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个人素质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主观性动力有:企事业组织、政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家庭、阶级斗争的要求与个人能力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二者的合力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个人现实与个人对自身变革要求的矛盾。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形成的途径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多种手段把客观性动力和主观性动力全面向个人宣传和灌输,以及个人全面认识这些动力。
丁太魁
关键词: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003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我国国内经济成分、阶级阶层、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党情的新变化,对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丁太魁苏华薛敏兴
关键词:社会历史条件国际环境经济体制经济结构阶级结构
农村青年就业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2007年
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给农村青年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包括分子育种技术、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应用、设施农业技术、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农业产业结构大规模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大批农村青年尽快适应现代化农业对多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
丁太魁
关键词:农村青年青年就业农业新技术革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设施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
古代“家训”伦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古代"家训"伦理教育的内容有:求仁、自立、立德、慎独、主敬、勤俭、择交。方法有:父母以身作则、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思想指导与具体方法结合、严格考核亲自考核、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丁太魁
关键词:伦理教育
文献传递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陕西农村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被引量:5
2006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其中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陕西属于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使农村青年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等特点,与农村贫困青年就业有着密切联系,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陕西农村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
郭秀芬丁太魁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农村青年就业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列宁的思路”与邓小平理论
2004年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列宁的思路"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之一。1921年的苏联与1978年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相似的历史、相似的国情、相同的社会制度、共同的任务、相似的教训,因此,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思想就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理论则是对"列宁的思路"的继承和发展。
丁太魁薛燕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列宁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社会制度
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2007年
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采用什么组织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及其启示的思考,增进我们对农业合作经济的认识,以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丁太魁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化农业
论农业新技术的发展给西部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07年
农业新技术的发展给西部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产业链的延长等。同时,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也给西部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包括培养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人才同时进行、西部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薄弱等。文章根据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丁太魁
关键词:农业新技术革命西部职业教育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2004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主权、执政党建设、政府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为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加强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
丁太魁
关键词:社会历史条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