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国
- 作品数:101 被引量:8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关节侧副韧带及其损伤的MRI研究被引量:8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正常和损伤的膝关节侧副韧带的MRI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 32例共 36条损伤的侧副韧带与 5 6例正常膝关节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胫、腓侧副韧带在T1和T2 WI上均呈扁平条状低信号结构 ,平均长度分别为 6 8cm和 5 7cm。 36条侧副韧带损伤 ,单纯胫侧副韧带损伤 18条 ,单纯腓侧副韧带损伤 12条 ,两侧侧副韧带同时损伤 3例 6条。Ⅰ级侧副韧带损伤 18条 ;Ⅱ级侧副韧带损伤 11条 ;Ⅲ级侧副韧带损伤 7条。2 5例 (78%)出现并发症 ,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 13条、后交叉韧带损伤 9条、半月板损伤 12个 ,骨挫伤和骨折 7例 ,关节囊积液2 0例。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膝关节侧副韧带解剖结构 ,能准确诊断侧副韧带损伤并进行分级 ,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 ,宜列为膝关节外伤的常规检查。
- 王武张雪哲卢延洪闻黄振国任安
- 关键词: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
- 256层CT诊断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及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256层CT对大脑后循环变异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经头颈256层CT行CTA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学表现,将原始图像采用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方法重建。结果诊断为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105例(30.49%),椎动脉变异80例(23.46%),基底动脉窗式变异12例(3.52%),大脑后动脉变异42例(12.32%),其中单一变异54例(51.43%),合并两种及以上变异51例(48.57%)。结论 256层CT血管造影不仅能全面、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同时还能显示伴发的其他病变,可以作为大脑后循环变异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 闫燃任安黄振国尚燕宁胡莹莹
- 关键词:后循环CT
- 磁共振成像导引肝脏穿刺活检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导引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 0 5TMRI扫描机对 13例病人作MRI导引经皮肝穿刺活检 ,用 19GMRI兼容的抽吸穿刺针作穿刺。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技术扫描。结果 MR导引经皮肝穿刺均获成功 ,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刺中率为 10 0 % ,活检正确率为 92 3% ,假阴性率 7 7%。结论 MRI导引经皮肝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
- 张雪哲卢延王武洪闻陆立黄振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活组织检查肝脏肝穿刺活检
- 心电编辑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编辑功能对于改善扫描过程中心律失常或心电图部分信号异常中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14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或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信号异常的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资料,使用心电编辑功能,对心电图进行编辑,比较编辑前后重建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14例中,1例为房颤,6例为室性期前收缩,3例为不明原因心电图缺失,4例为识别异常R波。心电编辑前,由于心律失常,造成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模糊、缺失、阶梯状伪影,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为54.7%;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改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达到86.6%(P<0.01)。结论: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或者不明原因出现的心电信号异常,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 孙宏亮王武胡莹莹任安黄振国尚燕宁闫燃
-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编辑心律失常X线计算机
- 国人肾下段下腔静脉测量及分析被引量:14
- 1996年
- 目的:探讨正常国人肾下段下腔静脉(IVC)CT测量值,为国产下腔静脉滤器的设计及放置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00例正常国人用CT机分别测量平静呼吸及Valsalva动作后肾下段下腔静脉长轴、短轴两组数据。结果:平静呼吸时IVC修正后直径的几何均数为19.37mm(14.30~24.40mm),呈偏态分布,与体表面积无直线相关关系。性别和各年龄组间IVC修正直径值无显著差异(P>0.05)。Valsalva动作后IVC修正直径的几何均数为21.23mm(15.60~28.70mm)。经t检验,Valsalva动作后IVC修正直径显著大于平静呼吸时IVC的修正直径(P<0.05)。结论:CT可以直接测量生理状态下IVC大小和变化,具有简便和准确的特点。为避免对IVC大小估计不足,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时应以Valsalva动作时的修正直径作为参考。
- 任安姜卫剑黄振国陆立张雪哲卢延
- 关键词:下腔静脉静脉造影术CT
-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因素分析被引量:9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回顾复习肺内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 4 38例 ,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 (性别、年龄 )、病灶相关因素 (病变的性质、病灶大小、位置、有无空腔 )、操作相关因素 (患者的体位、胸膜穿刺次数、活检所用时间、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对所有观察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对气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 4 38例中 5 9例 (13.5 % )发生气胸 ,其中 4例 (0 .9% )需胸部导管引流。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F =2 .0 88,P =0 .0 38)、胸膜穿刺次数 (χ2 =34.87,P <0 .0 0 1)、活检所用时间 (F =4 .2 0 9,P <0 .0 0 1)、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 (χ2 =8.5 0 ,P =0 .0 0 4 )、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F =4 .84 2 ,P <0 .0 0 1)均是影响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 ;(2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膜穿刺次数 (waldχ2 =18.6 5 4 ,P =0 .0 0 0 1)、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 (waldχ2 =10 .6 5 9,P =0 .0 0 1)和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waldχ2 =10 .16 9,P =0 .0 0 1)被列入回归方程。结论 胸膜穿刺次数、穿刺路径经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和?
-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卢延任安洪闻
- 关键词:CT导引肺内病变穿刺活检气胸发生率
-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资料与方法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14例外照射后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其中原发肿瘤8例,转移瘤6例(11个病灶),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25cm。依据粒子植入术前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125I粒子数为9~48粒(中位数为28粒)。植入术后立即CT扫描及术后2~6个月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14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瘤体内粒子分布满意,其中1例植入术后有2粒粒子脱落到体外,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4例疼痛患者粒子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减轻。14例19个病灶粒子植入后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9个,无变化(NC)4个,进展(PD)1个,近期总有效率73.7%。结论对于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率满意,远期疗效有待大组病例进一步观察。
-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洛小林王继英
- 关键词:CT导引恶性肿瘤
-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经皮穿刺活检——大、小病灶的比较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的诊断价值及病灶大小对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或影像学随访的肺内病变CT导引下活检 2 74例 ,其中小病灶 (Φ≤ 2cm) 5 2例 ,大病灶 (Φ >2cm) 2 2 2例。依据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判断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大、小病灶在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诊断正确率73 .1 % (3 8/5 2 )显著低于对大病灶的诊断正确率 89.2 % (1 98/2 2 2 ) (P <0 .0 1 )。小病灶气胸发生率 (1 5 .4% )略高于大病灶 (1 2 .6% ) ,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经胸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肺内病变正确率
- 十二指肠恶性副神经节瘤一例被引量:2
- 1999年
- 胃肠道副神经节瘤又称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十分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7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伴纳差、消瘦1个月而住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上腹触及一7cm×6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常规实验室检查...
- 黄振国陆立任安李挺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副神经节瘤内窥镜B超
- 磁共振水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 卢延张雪哲王武洪闻任安黄振国
- 磁共振水成像(MR水成像)技术是近年来MR新技术之一,其原理是根据人体器官内液体具有长T2值的特性,应用MRI扫描序列和参数使含水器官显示,为无创性检查,补充了常规MR横断面影像的不足,提高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水成像影像诊断无创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