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彩岸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PPH
  • 3篇PPH术
  • 2篇痔上黏膜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提肛
  • 2篇品管圈
  • 2篇重度痔
  • 2篇吻合器
  • 2篇吻合器痔
  • 2篇吻合器痔上黏...
  • 2篇环切
  • 2篇发生率
  • 1篇皂苷
  • 1篇针柄
  • 1篇痔上黏膜环切...
  • 1篇手术
  • 1篇输液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机构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6篇黄彩岸
  • 6篇黎一霖
  • 5篇黄慧娟
  • 4篇杨萌
  • 3篇周晏合
  • 2篇杨昌谋
  • 1篇黄锦益

传媒

  • 3篇右江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品管圈对降低PPH术后患者首次排便困难发生率的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痔是最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的80.6%[1]。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等报道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Ⅲ、Ⅳ度环行脱垂性内痔的新方法——吻合器痔切除术,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1]。而排便困难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等[2]。其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黎一霖杨萌周晏合黄彩岸黄慧娟
关键词:品管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排便困难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肛门坠胀是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减少病人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临床上常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3~5天。但在临床中常常发现大部分患者静脉滴注该药液3~5天后在穿刺处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胀、麻痛,严重时出现静脉炎:红、肿、热、痛,条索状、变硬的静脉,甚至静脉滴入不畅,肢体活动疼痛更为明显,减慢输液速度或更换穿刺部位可以缓解疼痛,但效果不满意。
黎一霖周晏合黄彩岸黄慧娟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提肛训练预防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0例重度痔择期行PPH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PPH术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提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创面水肿程度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水肿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提肛训练能减轻PPH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水肿的消退,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切口大出血的风险性较低,且训练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黎一霖杨萌黄慧娟杨昌谋黄彩岸
关键词:重度痔PPH术并发症护理干预
降低PPH术后首次排便疼痛发生率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 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病人首次排便疼痛发生率,探讨该法的应用对PPH术后首次排便困难的影响.方法 疼痛护士、疼痛医生、临床药师、临床医生及护士组成QCC活动圈员,通过品管圈...
杨萌黎一霖周晏合黄彩岸黄锦益黄慧娟凌玉钗
关键词:品管圈PPH发生率
围手术期提肛训练预防PPH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 ,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将196例重度痔择期PPH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PPH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提肛训练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肛训练可有效预防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黎一霖杨萌黄慧娟杨昌谋黄彩岸
关键词:重度痔PPH术
肛肠科病人疼痛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肛肠科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分析疼痛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况制定出合理改进措施.方法:应用线性VAS(线性视觉模拟评估法)测定病人疼痛程度,从评估记录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措施后的效果进行两次比较.结果:采取措施之前100例病人中疼痛4级以下共62例,有35例为4~7级,3例为7~8级;采用相应对策后疼痛4级以下共85例,4~7级14例,7~8级1例,效果比较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合病人实况采用相应护理对策,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黎一霖黄彩岸
关键词:疼痛评估肛肠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