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康
- 作品数:58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蜂王浆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三种生产王浆用特种巢脾对蜂王产卵量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对三种自制的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产卵用特种巢脾进行了测试,在不同的蜂群群势,奖励饲喂时间和多王技术条件下对吸引蜂王的产卵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自制六角形巢房的巢脾较另两种圆筒形巢房巢脾对蜂王更具吸引力;(2)采用5足框的蜂群作为产卵群,并在插入自制六角形巢房巢脾的前2d,可获得较高的产卵量;(3)采用2只蜂王产卵可在6h内基本产满特种巢脾,从而获得日龄基本一致的卵或幼虫。
- 方文富周冰峰黄少康
- 关键词:巢脾蜂王产卵巢房产卵量蜂王浆生产新技术
- 不同饲料对接种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意蜂工蜂的影响
- 为探讨不同饲料对微孢子虫感染工蜂的影响,给每只意蜂工蜂接种4400个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再分别饲喂50%蔗糖浆(W/V)、含5%蛋清的50%蔗糖浆(W/V),及花粉与50%蔗糖浆等重混合物(1:1)。在30℃,70%±...
- 黄少康吴丽丽荆战星黄奕诚
- 关键词:饲料存活率
- 不同日龄意蜂工蜂上颚腺10-HDA分泌规律研究
- 10-HDA是工蜂上颚腺分泌的主要成分。用HPLC法对0至30日龄意蜂工蜂头部的10-HD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日龄增长,工蜂头部上颚腺的10-HDA含量不断升高。0日龄的平均含量为6.72±2.98μg/bee,3...
- 黄少康荆战星李三妹蒋星宏马静
- 关键词:不同日龄意蜂工蜂
- 文献传递
-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印度新曲厉螨的分子鉴定被引量:3
- 2019年
-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对印度新曲厉螨进行分子鉴定,以期为研究该螨的生物学习性及对蜜蜂的危害提供技术支持。分别从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工蜂体上,以及桉树花序上采集试螨,扩增印度新曲厉螨的COI基因,并将获得的COI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Blast对比;利用Genedoc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利用MEGA 7.0计算厉螨科不同种螨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COI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采自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及桉树花序上的印度新曲厉螨样本COI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均表现出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与同属Neocypholaelaps apicola的COI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88%。基于COI基因的印度新曲厉螨的种内的遗传距离(0.00)显著小于与厉螨科6种螨的遗传距离(0.203~0.403)且不存在重叠区域。构建的COI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采自印度新曲厉螨样本COI与同属的Neocypholaelaps apicola聚同一进化枝,其它不同属螨则按照属的不同聚集在不同的进化枝。本研究所用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差异可应用于印度新曲厉螨的分子鉴定。
- 邓洁郭浩杰黄少康林焱黄伟峰段辛乐
- 关键词:COI基因分子鉴定
-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饲料对意蜂工蜂初生重和王浆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是蜜蜂生活的蛋白质来源,在养蜂生产中当外界缺乏花粉时,养蜂者们常常采用人工花粉代用品作为蜂群蛋白质的补充饲料,以促进蜂群繁殖和提高蜂王浆产量[1-3].因此,科学补充饲喂人工花粉代用品已成为科学养蜂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
- 方文富郭海坤黄少康林法俊纪旭光贺茜段晓峰张会杰彭秋玫
- 关键词:初生重王浆粗蛋白
- 微孢子虫数与蜜蜂健康之间的关系
- 近年来完成宿主转移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ceranae)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蜂群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孢子数常被用作微孢子虫感染程度的指标。通过给感染微孢子虫的蜜蜂饲喂灭菌花粉,本研究确认了花粉能够数倍增加受感染蜜蜂...
- 郑火青蔺哲广黄少康Alex SohrLyman WuYan Ping Chen
- 关键词:花粉孢子数
- 文献传递
- 微孢子虫感染对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的影响
- 为探讨微孢子虫感染对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质的影响,用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分别侵染不同日龄的中蜂和意蜂工蜂并在温箱内隔离饲养8天,然后对感染工蜂的血淋巴蛋白进行浓度测量和 SDS—PAGE 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微孢子虫后,8日...
- 黄少康胡庆银董捷
- 关键词: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血淋巴
- 文献传递
- 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生长发育和免疫应答的影响,使用田间推荐浓度(113、150、225和281 mg/L)的啶氧菌酯连续饲喂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记录处理后工蜂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羽化初生重,并测量幼虫体内发育相关基因、营养相关基因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存活率、蛹重和羽化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150、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处理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均较对照显著下降。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均可诱导幼虫体内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基因、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基因、蜜蜂防卫素(defensin 1,Def1)基因和膜翅抗菌肽(hymenoptaecin,Hym)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大部分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均可显著抑制幼虫体内胰岛素样肽(insulin-like peptide 1,ILP1)基因的表达量;281 mg/L啶氧菌酯分别显著抑制和显著增加幼虫体内蜜蜂抗菌肽(apidaecin,Api)基因和蜂蛾抗菌肽(abaecin,Aba)基因的表达量,225 mg/L和281 mg/L啶氧菌酯可诱导幼虫体内ILP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显著抑制幼虫体内储存蛋白(hexamerin,Hex)基因Hex70b的表达量,其他浓度处理对幼虫体内Api、Aba、ILP2和Hex70b无显著影响。表明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有慢性毒性,长时间暴露会扰乱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应答。在生产实践中应当考虑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的潜在风险。
- 段辛乐王如意熊曼琼王梨竹覃淦黄少康李江红
-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
- 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蜂慢性毒性测定
- 2024年
- 球孢白僵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中蜂外出采集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球孢白僵菌。为了探明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蜂的影响。配制含不同浓度(10~5、10~6、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室内30℃、60%RH条件下测试对中蜂外勤蜂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中蜂外勤蜂接触球孢白僵菌(10~5、10~6、10~7孢子/mL)14天后,三组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6.4%、68.2%、100%,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呈剂量毒性效应关系,说明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工蜂的触杀毒性强。而取食10~5、10~6、10~7孢子/mL孢子糖液的工蜂生存曲线与剂量无对应关系,说明外勤蜂食入白僵菌孢子后无明显毒性。建议在球孢白僵菌施用期间,宜避开中蜂养殖区或开花的蜜粉源,或蜂群转场,以减少对中蜂的触杀毒害。
- 彭康乐黄源艺许昌辉张乐郭太兵刘文斌黄少康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中蜂触杀胃毒
-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方式对意蜂工蜂产孢量的影响
- 2016年
- 为比较单只接种和自由取食含孢子的糖液2种感染方式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意蜂工蜂中的产孢量的差异,以初羽化意蜂工蜂(<24h)为感染对象,以每只蜂4.96×106个、1.13×108个孢子的剂量分组进行单只接种和自由取食,然后在温箱[(30±0.5)℃,(70%±10%)RH,黑暗]中饲养,分别于3、6、9、12、15日龄取样镜检工蜂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并对12、15日龄工蜂的产孢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接种剂量下,2种方式感染的工蜂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接种量下,单只接种的工蜂平均产孢量比自由饲喂的高(P<0.05)。
- 林丽花黄祯荣黄少康
-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感染率产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