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小琴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子宫
  • 2篇疗效
  • 2篇腹腔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子宫
  • 1篇引流
  • 1篇引流装置
  • 1篇预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孕酮
  • 1篇孕周
  • 1篇治疗疗效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梅毒
  • 1篇释放激素
  • 1篇释放激素激动...
  • 1篇术式
  • 1篇剔除术
  • 1篇内生型

机构

  • 6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黄小琴
  • 2篇周丹
  • 1篇张晓菊
  • 1篇邵燕霞
  • 1篇罗春
  • 1篇谢晓绘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孕周梅毒干预治疗的妊娠结局meta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不同孕周开始干预妊娠期梅毒的妊娠结局差异进行荟萃分析,确定最佳干预时机,以更好地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收集不同孕周妊娠期梅毒的干预治疗和妊娠结局分析数据,搜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中文17篇,英文3篇,包括13 365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干预与妊娠中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37[95%置信区间(CI)为0.27~0.50];妊娠中期干预与妊娠晚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14(95%CI为0.10~0.19),妊娠早期干预与妊娠晚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34(95%CI为0.27~0.42)。结论与妊娠中、后期进行筛查及治疗的产妇比较,妊娠早期进行筛查及治疗将更有可能拥有健康婴儿。为了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更好的干预结局,产妇应早寻求产前保健。
谢晓绘张晓菊周丹黄小琴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孕周干预META分析
一种妇产科腹腔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产科腹腔引流装置,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设有吸液头,另一端设置有分流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和夹子,所述夹子固定设于固定板内部或上部,所述夹子的夹头设于通孔内;取样瓶,所述取样瓶为微负压密闭...
胡秋霞黄小琴周丹邵燕霞庹俊
原发性卵巢恶性黑色素瘤1例
2022年
该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原发性卵巢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表现为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无尿频、尿急,无皮肤瘙痒、溃疡、黑染等,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自发病至死亡历时3个月余,该病进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同时复习了该病相关文献资料,为卵巢畸胎瘤黑色素瘤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唐易然黄小琴罗春
关键词: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病例报告
腹腔镜下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以及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经阴道和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在手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相对更短;在住院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整体手术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较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整体效果更明显,但临床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更适用的术式。
黄小琴
关键词:腹腔镜阴道子宫肌瘤疗效
GnRHa联合LNG-IUS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与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Gn RHa与LNG-IUS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Gn R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及1年后,两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VA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小于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VAS评分、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 RHa与LNG-IUS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佳,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
喻凌云黄小琴申恒春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子宫腺肌病
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瘢痕类型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手术的围术期差异及对瘢痕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8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9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类型将以上患者分为4组,A组54例(宫腔镜电切术)、B组55例(清宫术)、C组52例(阴式病灶切除术)、D组36例(腹部病灶清除术),组内另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检测术后1个月内不同时点β-h CG变化及β-h CG恢复正常时间,另外观察4组术后二次处理率。结果 A组内生型手术出血量低于外生型(P<0.05),B组内生型出血量低于外生型(P<0.05),C组、D组内生型、外生型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型手术出血量C组高于其他3组,手术时间C组长于其他3组(P=0.000),手术时间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0),住院时间D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39)。各组外生型比较,4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手术时间C组、D组显著高于A组、B组(P=0.000),住院时间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4组β-h CG降至正常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β-h CG较前一时点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二次处理率6.09%,内生型2.17%,外生型9.52%。A组二次处理5例,其中内生型1例;B组二次处理6例,其中内生型1例;C组1例外生型因出血过多摘除子宫;D组无二次处理者。结论内生型、外生型瘢痕妊娠手术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宫腔镜手术较适用于内生型治疗,阴式病灶切除术及腹部病灶清除术可用于外生型治疗。
黄小琴陈丽娟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疗效内生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