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 H指数:6 供职机构: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症监护病房和非重症监护病房血培养菌株耐药性及抗菌药物选择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普通病房(非ICU)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2019年1151株血培养阳性标本,按菌株来源科室分为ICU组(406株)和非ICU组(745株),对两组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病原菌和耐药数据进行统计。结果ICU组主要分离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2.9%)、大肠埃希菌(19.2%)和鲍曼不动杆菌(9.6%),非ICU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2.1%)、肺炎克雷伯菌(18.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8%)。ICU组和非ICU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高,为60.3%~98.7%。除复方磺胺甲噁唑外,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显著低于非ICU组。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外,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60%。ICU组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测试药的敏感率均低于50.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测试药的敏感性在ICU组和非ICU组差异无显著性,均表现出69%以上的良好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ICU组和非ICU组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非ICU组对苯唑西林、喹诺酮类的敏感率高于75%。ICU组的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6.96%、82.61%和95.65%,非ICU组为91.67%、100%和100%,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20%。结论ICU和非ICU以及两组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之间BSI的病原谱和耐药性均存在差异。ICU内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ICU,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限。应加强ICU细菌耐药监测,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魏颖 张珍珍 张伟东 王娜关键词:血流感染 抗菌药 重症监护病房 药品调剂室实施药学服务的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索药品调剂室药师实施药学服务的方式方法。方法对医院药品调剂室药师实施药学服务的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学服务工作要靠全体药师共同努力,才能做得更好。药品调剂室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全面提高医院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王华 衡媛 魏颖关键词:药学服务 药师 别嘌呤醇致皮疹并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 2007年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80岁,因“痛风性关节炎”,口服别嘌呤醇100mg,2次/d治疗。4周四肢出现散在红色皮疹、骚痒,门诊诊断“药疹”,停用别嘌呤醇,口服扑尔敏4mg,3次/d。1周后皮疹逐渐加重扩散至全身住院治疗。既往有痛风病史10年,胃大部切除病史10年。自述无肝炎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8.5℃.BP170/90mm Hg,精神、食欲差,头、面部、躯干、四肢皮肤潮红肿胀, 王华 魏颖关键词:别嘌呤醇 红色皮疹 肝功能损害 RP-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与多索茶碱的浓度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茶碱、多索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清采用15%高氯酸进行沉淀后测定,其中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3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内标为巴比妥钠。结果:茶碱、多索茶碱血清浓度分别在0.24~30.69mg·L-1、0.25~31.83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24、0.25mg·L-1;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62%~103.92%、96.26%~102.22%;日内RSD分别为0.44%~1.79%、0.54%~1.68%;日间RSD分别为1.68%~2.15%、0.83%~1.5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临床茶碱、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马金秋 王娜 王莉 魏颖 阎彦 吴纪宁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碱 多索茶碱 血药浓度 咽炎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制备咽炎颗粒并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咽炎颗粒中的鱼腥草、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王莉 魏颖 吴飞燕 韩秀梅关键词:咽炎颗粒 鱼腥草 金银花 黄芩 薄层色谱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放化疗所致胸腺损伤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体外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化疗损伤胸腺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并进行机制探索。方法无菌环境下分离提取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以20、30、50及100μmol/L KGF-si RNA作用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筛选最佳KGF-siRNA基因沉默作用浓度;比较KGF基因沉默干预与非KGF基因沉默干预对胸腺上皮增殖影响。结果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培养6~8 d呈典型纤维状,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阳性93.7%,CD34阳性率0.405%。不同浓度20、30、50及100μmol/L的KGF-siRNA转染作用48 h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mRNA水平下降33.22%、46.40%、81.06%及42.35%,50μmol/L作用48 h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基因沉默组、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发现沉默组与空白对照及空质粒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Brdu增殖实验连续3 d分别测定基因沉默组、正常组、单纯人胸腺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及基因沉默组、正常组及单纯鼠胸腺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发现基因正常组显著高于基因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I单染测定基因沉默组、正常组、单纯人胸腺上皮细胞及基因沉默组、正常组、单纯鼠胸腺上皮细胞周期计算细胞增殖密切相关S期细胞所占比,证实正常对照组增殖显著高于况默组及单纯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组增殖,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完成胸腺上皮细胞增殖;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化疗损伤胸腺有促进修复的作用。 张伟东 张伟威 党晓健 魏颖 王莉 李静 王娜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 输液加药后微料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996年 本文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对输液加药后微粒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309瓶加药输液,有肉眼可见微粒者224瓶,占72.5%。其中加安瓿装药物者微粒检出率为52.0%,加小瓶装药物者微粒检出率为92.4%。微粒主要是橡胶屑、玻璃屑等。 赵树琛 刘桂荣 魏颖关键词:微粒 大输液 污染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分析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234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模型组(n=202),2022年7至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n=32),根据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情况将模型组分为死亡组(n=64)和存活组(n=138),采用Logistic回归对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2.598,95%CI 1.179~5.725,P=0.018)、年龄≥65岁(OR=4.420,95%CI 2.029~9.627,P<0.0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10.299,95%CI 4.752~22.321,P<0.001)、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4.288,95%CI 1.127~16.317,P=0.033)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回归方程=-3.469+男性×0.955+年龄≥65岁×1.48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332+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456,该模型预测模型组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80.4%;预测验证组死亡的AUC为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5.0%。结论基于男性、年龄≥65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及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于小杰 杨文明 宋萍萍 魏颖 王娜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手术患者468例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魏颖 马金秋 衡媛 吴济宁 王娜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2012—2017年某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变迁及耐药性 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CRKP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调查某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CRKP分离率和耐药数据,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6年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1911株,其中280株为CRKP。CRKP检出率由2012年的0.4%上升至2017年的29.5%;重症监护病房(ICU)CRKP的分离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5);CRKP检出与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CRKP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结论该院CRKP分离率较高,与入住ICU及广谱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的用量有关,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耐药株的播散和流行。 王娜 阎彦 杨文明 张珍珍 魏颖 魏鹍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