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通络方治疗RA前后外周血OPG、RANKL变化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前后外周血OPG、RANKL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方法: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观察时间为2个月。观察RA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临床症状计分的变化,RF,ESR、C...
- 魏国强
- 关键词:补肾通络方类风湿关节炎OPGRANKL
- 文献传递
- 旋后位手法整复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76例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运用旋后位手法整复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患者运用旋后位手法整复治疗,根据改良Mcbrlde评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术后X线检查达到解剖复位68例,功能复位8例;经5月-3年的随访,全部患者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优良率达96.1%,均未见腕管综合征等后遗症。结论:运用旋后位手法整复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较前臂旋前位时反方向的整复操作更容易掌握整复力度、角度等,因此该整复方法比较符合生物力学的规律,临床疗效满意。
- 欧建锋黄杰文刘海全魏国强彭尚军
- 关键词:正骨疗法整骨手法
- 去势大鼠肌骨线粒体活性变化及中药干预的实验研究
- 黄宏兴黄红万雷李颖柴生颋魏国强刘庆浩王高峰王广伟
- 该研究属于医学卫生领域。该研究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09B030801301),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主要内容有骨质疏松症中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线粒体活性变化及中药干预相关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骼肌线粒体活性变化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
-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网球肘6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观察治疗1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主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失访。优良率治疗组为87.30%,对照组为71.8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外洗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网球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魏国强
- 关键词:网球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熏洗
- 补肾健脾方对微应力下成骨细胞骨架调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微应力下成骨细胞骨架的调控作用。方法:新西兰兔18只,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培养细胞用雌性SD大鼠20只。分别施加3 min和6 min应力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以相应药物的含药血浆培养,空白组给予常规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荧光强度变化。结果:施加应力后,各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骨架发生解聚和重排,微丝向核周集聚,微管发生断裂,变短,弯曲。以6 min应力最为明显。中药组在3 min和6 min应力下,其培养1 h和6 h后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但经过24 h培养后,中药组的荧光强度增强,与空白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西药组在3 min应力下,其培养6 h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1 h(P<0.05),但与24 h比较无明显变化。但在6 min应力下,各个时段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施加的应力对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应力时间越长,其对细胞的损伤越严重。补肾健脾中药能修复细胞的损伤,促进细胞骨架的重组,但其起效作用时间较长。
- 魏国强吴卓张志海万雷李颖
-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成骨细胞细胞骨架药物干预
- 疏风通络活血止痛法治疗肱二头肌肌腱炎150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疏风通络、活血止痛法治疗肱二头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通络汤(处方:葛根、防风、白芍、桑枝、威灵仙、鸡血藤、忍冬藤、地骨皮、三七、露蜂房)治疗。结果:痊愈85例,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通络汤内服治疗肱二头肌肌腱炎疗效显著。
- 魏国强吴卓欧建锋
- 关键词:通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