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人Lgr5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及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提出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TSC)理论。TS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TS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
- 高菲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型受体家族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型受体(TREM)是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家族,它主要包括TREM-1、TREM-2、TLT-1和TLT-2四个家族成员.自2000年发现TREM-1以来,TREM家族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近年来针对TREM-1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TLT-2配体的研究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因此对TREM家族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其家族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 徐俊驰高菲胥萍
- 关键词:炎症反应配体
- 问题驱动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
- 高菲
- 中国膳食中丙烯酰胺暴露风险评估的统计分析
- 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存在致癌性和神经毒性,本文通过开展一系列研究分析以获取丙烯酰胺膳食暴露量的人群分布特征和地域分布特征,以期望验证丙烯酰胺的致癌性,并...
- 高菲
- 关键词:丙烯酰胺风险评估聚类分析
- 剪切因子SC35体外调节B7-H3分子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体外探讨剪切因子SC35对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方法筛选可能参与协同刺激分子B7-H3表达的调控蛋白,再通过定量PCR及RNA干扰实验验证剪切因子是否参与该分子的调控。结果:剪切因子SC35、SRP40、SF55可能参与B7-H3的表达调控,体外发现T细胞活化后B7-H3表达上调,SC35同时也表达上调;继而通过RNA干扰抑制SC35的表达,发现B7-H3的表达也同时降低。结论:剪切因子SC35可能参与了B7-H3的表达调控,对研究该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易丽娴高兵高菲傅丰庆张学光孙静
- 关键词:B7-H3
- IL-33/ST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IL-33/ST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评估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对照人群组织和外周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和对照组子宫在位内膜中IL-33及ST2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两组组织中IL-33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33及ST2的水平;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外周血sST2及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水平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诊断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分析不同诊断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中IL-33及ST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372,P=0.0322),IL-33在异位内膜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基质细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中sST2、CA19-9、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8,P=0.011,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T2、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显著相关(P=0.036,P=0.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sST2、CA125联合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AUC(0.899)及特异性(88.00%)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0.6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组织中IL-33及ST2表达增高,外周血中sST2水平升高。sST2、CA125联合诊断模型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无创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思路。
- 冷婷强锐徐俊驰高菲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ST2CA125
- 人TLT-2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鉴定
- 徐俊驰傅丰庆周斌高菲张学光
- 一株鼠抗人TLT-2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 2011年
- 为了制备鼠抗人TLT-2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的研究。以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抗人TLT-2 mAb,收集腹水,并用ProteinG亲和层析法纯化。以流式细胞术、IP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该单抗的特异性。并通过流式细胞术、CCK8和ELISA等方法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TLT-2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8C10。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的Ig亚类(型)为IgG1(κ)。IP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8C10能特异性识别人TLT-2分子。经8C10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TLT-2在T细胞表面呈弱阳性表达,在单核细胞和B细胞表面呈强阳性表达。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该mAb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提示,成功获得了一株特异性鼠抗人TLT-2 mAb,该mAb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0的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徐俊驰傅丰庆高菲周斌胡玉敏张学光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真核表达质粒
- 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研制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稳定高表达B7-H4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293T/B7-H4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融合、流式细胞术筛选和克隆化培养后,最终获得一株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快速试纸条定性法鉴定其抗体亚型,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其识别特异性,并与商品化抗人B7-H4抗体(美国BioLegend.克隆号MIH43)进行位点竞争;T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成功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87;快速试纸条鉴定其Ig亚型为IgG1,K链;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B7能特异性识别B7-H4分子;位点竞争实验表明,287与商品化抗体MIH43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生物学功能实验结果显示,287能阻断B7-H4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单克隆抗体2B7的成功研制,为深入研究B7-H4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 虞培娟赵娟吴鸿雅高菲胡玉敏陈瀚卿李晓晨张光波傅丰庆张学光
- 关键词:B7-H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 人TLT-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L929细胞株中的稳定转染
- 2011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TLT-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转染获得稳定表达TLT-2分子的L929转基因细胞株。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DNA文库获得全长TLT-2基因,经过双酶切(XhoI和EcoRI)装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TLT-2分子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TLT-2,建立了稳定转染TLT-2目的基因的L929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了TLT-2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稳定转染该分子的转基因细胞,为进一步研究人TLT-2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 周斌傅丰庆徐俊驰沈宇高菲张学光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转染L929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