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组、GSPE治疗组(500mg/kg),分别于致伤后2、4、12、24h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分批处死大鼠,分别进行肺组织湿/干重测定,制备组织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HE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SPE治疗组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中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NOS活性及NO、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GSPE治疗组较模型组肺间质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GSPE可能通过其显著增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而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瞿少伊 金发光 高维 孙丹丹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 烟雾吸入 急性肺损伤 烟雾吸入伤后大鼠肺及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ACE2在烟雾吸入伤后大鼠肺、肾的表达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伤后1、4、10和24 h组,每组各6只。致伤组予以浓烟吸入30 min,按组别不同在相应时间点取其肺、肾组织,分别进行肺组织湿/干重测定、HE染色和ACE、ACE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致伤组大鼠均表现出急性肺损伤症状,肺湿/干重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ACE、ACE2在正常肺、肾细胞膜上有表达。肺内ACE表达在致伤后立即升高;而肺内ACE2在致伤后4 h开始明显升高。各组间肾组织ACE及ACE2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肺组织ACE、ACE2表达的不同变化在烟雾吸入伤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高维 金发光 李圆园 保鹏涛关键词:烟雾吸入 急性肺损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乌司他丁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TNF—α及IL-6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U·kg^-1·d^-1),共计7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2h、4、8和24周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另提取组织蛋白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在第4周时达到顶峰(q=5.63、6.21,P〈0.01);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时也增加明显,但是与照射组相比明显下降(q=4.97、7.42,P〈0.01)。结论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放射性肺损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其水平,并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保鹏涛 戚好文 高维 李树钧 张力江关键词: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乌司他丁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层黏连蛋白和羟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层黏连蛋白(LN)和羟脯氨酸(Hyp)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24只,单纯照射组(R组)40只,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36只。R组及U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Gy。U组照射后即按乌司他丁100000U/kg,尾静脉注射,而后每天以相同剂量尾静脉注射7d。C组和R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照射后第7、15、30、60、90、150天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及肺胶原纤维等,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N水平,碱水解法测定血清中Hyp的含量。结果U组大鼠生存率(88.9%)明显高于R组大鼠(62.5%)。R组大鼠肺部在照射后,早期肺泡明显出现充血和水肿,晚期部分肺泡腔塌陷,可见成纤维细胞构成的成纤维病灶,甚至大面积的肺完全实变;与R组相比,U组中、晚期充血、水肿及肺间隔增宽不明显,少见纤维化病灶及实变。R组血清中LN、Hyp水平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增加,在150d时达到高峰,分别为(129.70±3.48)ng/ml、(193.70±5.41)ng/ml,这与肺部组织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U组与R组相比却明显减少(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保鹏涛 戚好文 李树钧 杨善潮 张力江 屈朔瑶 吴昌归 高维关键词:层黏连蛋白 羟脯氨酸 乌司他丁 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R及U组大鼠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0Gy.照射后U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U/(kg·d)],共计7d;C,R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7,15,30,60d处死动物,取部分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及肺胶原蛋白等,另取部分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阳性细胞;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R,U组在照射后肺间质密度、TGF-β1阳性面积以及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以R组30,60d时与C组比较最为明显(P<0.01),同时可以发现U组与同期R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变化与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TGF-β1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间接地反应了放射性肺损伤程度,乌司他丁能通过显著降低TGF-β1的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有效地防护放射性肺损伤. 保鹏涛 戚好文 杨善潮 李艳 张力江 吴昌归 高维关键词:乌司他丁 转化生长因子Β1 阴离子交换蛋白AE3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2008年 阴离子交换蛋白3(anion exchanger protein 3,AE3)是AE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体内通过介导Cl^-/HCO3^-的可逆性跨膜交换维持细胞离子稳态、细胞内的正常容积和细胞内[Cl^-]、pH值等的调节,主要分布在心脏和脑中,表现不同的生理作用。AE家族成员较多,包括AE1—4,其中以对AE1(带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最多。AE3的研究是在与AE1的对比中进一步研究和深入的。关于AE3的研究国内鲜少报道,本文就目前关于AE3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高维 金发光关键词:细胞内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