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玉金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肝炎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8篇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慢性
  • 5篇肝炎病毒
  • 4篇血清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抗-HBE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变异
  • 3篇标志物
  • 2篇血清标志
  • 2篇血清标志物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转换
  • 2篇阳性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8篇徐州市传染病...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97...
  • 1篇徐州市疾病预...
  • 1篇铜山县大许中...

作者

  • 18篇高玉金
  • 8篇刘成永
  • 4篇杨友国
  • 3篇孙庆
  • 2篇朱玉成
  • 2篇王春颖
  • 1篇刘庆德
  • 1篇周冬青
  • 1篇刘绍龙
  • 1篇宋丽
  • 1篇王海舰
  • 1篇刘慧梅
  • 1篇杨晋川
  • 1篇肖璐
  • 1篇叶放
  • 1篇杨卉
  • 1篇钱秀梅
  • 1篇程辉
  • 1篇王洪旗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微循环技术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75例乙肝患者在HBV DNA含量分组中,随HBV DNA含量增高,HBs Ag、HBe Ag含量也增高,后两者与前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 .5 332 ,r=0 .380 9)。抗HBs,抗HBe及抗HBc与HBV DNA之间,无明显规律。HBs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0 .0 5或0 .0 0 1) ,HBe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中度、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肝,肝硬化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 .0 1或0 .0 0 1) ,HBs Ag含量及HBe Ag含量在其他临床分型中比较部分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在部分临床分型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DEL FIA)是一敏感、特异方法,定量检测HBs Ag、HBe Ag能反映HBV DNA载量及复制情况;部分情况表明肝脏病变越重,其HBs Ag及HBe Ag血清含量越低,HBV DNA阳性率及HBV
高玉金刘成永孙庆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含量慢性轻度HBVM
定量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不同阳性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 71例乙型肝炎患者表现12种阳性模式,除常见模式外,发现3种HBVM特殊模式,即抗 HBe与HBeAg共存,即抗 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模式。含有HBeAg的各种模式病毒含量高,病毒复制活跃,HBVDNA阳性率多数较高。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敏感、特异方法,HBVM各项指标中,抗原意义远大于抗体意义,只要有HBeAg存在的模式,就代表病毒复制活跃及传染性强。抗 HBe与HBeAg共存或抗 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时,抗 HBs不能清除HBV ,抗 HBs及抗 HBe也不代表病毒复制减少。
高玉金梅存金刘成永孙庆
关键词: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抗-HBE阳性模式
加味消黄二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味消黄二号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消黄二号方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治疗,治疗1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彩超变化。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6%;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肝功能(Alb升高、ALT、AST、TBIL降低)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两组治疗前后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4)彩超声像图改善:脾脏肿大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黄二号方具有良好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
刘绍龙高玉金叶放杨卉朱玉成程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湿热瘀毒
不同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HBV基因型前C区的第1896位、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第1762位和第1764位双变异的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6例、肝硬化(HLC)69例、肝细胞癌(HCC)26例、重型肝炎(FHF)34例的基因型和部分点突变,并比较基因型与基因变异、临床类型与基因变异的关系。结果各临床型间第1762位和第1764位双变异差异显著,ASC组与CHB组、HLC组、HCC组和FHF组相比较,X^2分别为10.8985、42.4086、14.0159、21.7324,P分别为0.0010、0.0000、0.0002和0,0000;基因型B与C型的第1762位、第1764位双突变相比,X^2=48.1395,P=0.0000。结论基因型的存在决定了HBV的某些其他基因变异的方向和频率,从而也决定了因此而造成的肝损伤的程度。
刘成永高玉金侯远沛杨友国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型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临床分析
2006年
高玉金杨友国杨晋川王海舰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腹泻患者肾功能衰竭出血性肠炎
乙型肝炎前S_2抗原/抗体的检测与其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_2抗原、前S_2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6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前S_2抗原、前S_2抗体及HBV M;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前S_2抗原检出率分别为11.11%、73.73%、75%;前S_2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7.78%、11.02%、5%。前S_2抗原在HBV-DNA、HBeAg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1)。前S_2抗体阳性病例中,HBV-DNA、HBeAg均为阴性。结论:前S_2抗原的检出意味着病毒有复制或有传染性。前S_2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被清除,在慢性肝病中检出并不意味着病情稳定,同时发现该抗体可以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及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部阴性的患者中检出。
高玉金王国英
关键词:前S2抗原前S2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研究
2005年
目的 观察超滤浓缩腹水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取左下腹为穿刺点作为腹水引出端 ,取右侧腹作为腹水回输端 ,与透析机相连 ,超滤浓缩腹水回输腹腔。结果  6 0例患者共进行 10 6次治疗 ,总有效率 73% ,治疗后尿量增加 ,部分患者肾功能改善 ;治疗中有发热、血压下降、肝性脑病等不良反应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2 2 %。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
高玉金杨友国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腹水浓缩回输
肝组织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表达与乙肝患者HBVDN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研究肝组织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SLC10A1)、SLC10A2与肝组织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NTCP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的肝组织中NTCP(SLC10A1)及SLC10A2的表达及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SLC10A1、SLC10A2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肝组织及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研究NTCP与肝组织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NTCP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有无关联性。结果:1.89例患者免疫组化检测NTCP(SLC10A1)、SLC10A2表达均为阳性,其中SLC10A1多在细胞膜和细胞浆表达,阳性程度(+,++,+++,++++)不等;SLC10A2多在细胞浆和细胞核表达,P>0.05,无统计学意义。3.将血清学检测NTCP(SLC10A1)、SLC10A2结果与血清HBV DNA含量(以2×105IU/ml、1×107IU/ml为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测NTCP(SLC10A1)及SLC10A2有统计学意义。4.肝组织NTCP不同阳性组之间的炎症G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NTCP不同阳性组之间的纤维化程度S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CP(SLC10A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乙肝患者肝组织HBV DNA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中含量与血清HBV DNA含量有部分相关性,本研究再次证实NTCP(SLC10A1)不但与胆汁转运相关。血清中SLC10A2含量与血清HBV DNA含量有部分相关性;SLC10A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组织HBV DNA含量无密切相关性,说明SLC10A2不是HBV感染的功能性受体。
高玉金周冬青王春颖
HBeAg和抗-HBe血清学转换的动态变化对拉米夫定疗效的评价被引量:4
2005年
谢士达刘成永高玉金侯远沛
关键词:血清学转换抗-HBEHBEAG拉米夫定疗效停药后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po,q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0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病毒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脱落5例,共1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0周后,观察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学突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确切,可抑制HBV的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焦向鲲高玉金王春颖刘慧梅韩宇
关键词:恩替卡韦长效干扰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