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少平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石化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液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输入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伺服
  • 2篇伺服系统
  • 2篇模糊神经
  • 2篇模糊神经网络
  • 1篇电机
  • 1篇电机调速
  • 1篇电机调速系统
  • 1篇电液伺服
  • 1篇电液伺服系统
  • 1篇电液位置
  • 1篇电液位置伺服
  • 1篇电液位置伺服...
  • 1篇调速
  • 1篇调速系统
  • 1篇信号输出

机构

  • 7篇黑龙江八一农...
  • 6篇大庆石化公司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作者

  • 8篇高少平
  • 7篇刘坤
  • 4篇张福军
  • 1篇郭二军
  • 1篇冯义成
  • 1篇韩超
  • 1篇秦国民
  • 1篇赵福臣

传媒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防爆电机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将T-S模型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提出一种复合式控制方案,以解决传统自适应控制中模型的在线辨识和控制器的在线设计问题,以达到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高精确度输出跟踪控制;通过引入运行监控器,克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通常存在的实时性差的问题;同时,利用一个鲁棒反馈控制器,来保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初期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应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中,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刘坤高少平
关键词:电液位置伺服系统T-S模型RBF神经网络
便携式气体检测器
一种便携式气体检测器。主要解决现有的气体检测器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且没有校验功能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上固定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套管,在玻璃套管内固定有气体反应指示物质插片槽和气体传感器,在气体反应指示物质插片槽的下方...
刘坤张福军高少平
文献传递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线性系统混沌反控制
2010年
研究了连续稳定线性系统的混沌反控制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表示的非线性混沌系统,实现了连续稳定线性系统的混沌化。此方法不需要计算系统的Liyapunov指数,大大降低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刘坤高少平张福军
关键词:混沌系统T-S模糊模型混沌反控制
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空间搜索能力,对模糊隶属函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模糊遗传算法。将该算法应用到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并在Matlab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刘坤高少平赵妍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遗传算法模糊控制
填料复合型蒸发空冷器管束腐蚀分析及预防
2016年
针对填料复合型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管束泄漏问题。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管束及腐蚀垢物进行分析,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换热管泄漏部位及完好部位进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束的腐蚀类型主要有均匀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温差电池腐蚀,腐蚀垢物中ZnO约为41.5%、Fe_2O_3为27.8%、C为13.8%(烧碳处理)、SiO_2为10.5%。换热管束的底面腐蚀比换热管束的顶面腐蚀严重,通过添加缓蚀剂及保证喷淋水密度可减缓换热管管束腐蚀。
郭二军赵福臣冯义成韩超高少平秦国民
关键词:防腐措施显微组织
电液伺服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鲁棒控制被引量:3
2010年
为解决传统自适应控制模型的在线辨识和控制器的在线设计问题,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运行监控器,克服了模糊神经网络实时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高精度输出跟踪;同时利用鲁棒反馈控制器,保证了模糊神经网络学习初期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案在电液伺服系统的应用中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刘坤高少平张福军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鲁棒控制监控器电液伺服系统实时性
一种锅炉燃烧远程控制器
一种锅炉燃烧远程控制器。主要解决现有的锅炉燃烧器控制器不能准确现远程控制以及反馈燃烧器动作状态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一个由主、从两个工业处理器构成的双单片机冗余控制电路,主工业处理器位于控制室内,从工业处理...
刘坤高少平张福军
文献传递
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本文从管壳式换热器在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逐个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U型管换热器为例,采用过程装备强度计算软件SW6对管板的厚度进行了计算。最后,根据在设计过程中换热管四种最常用的布管方式,对隔板槽面积的计算方法...
高少平刘坤张福军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优化设计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