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大衍

作品数:99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专利
  • 3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纳米
  • 10篇涂层
  • 10篇掺杂
  • 9篇多弧离子镀
  • 9篇离子镀
  • 9篇PCVD
  • 8篇纳米线
  • 8篇合金
  • 7篇性能研究
  • 7篇硬质
  • 7篇溅射
  • 7篇包壳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6篇摩擦学
  • 6篇耐磨
  • 5篇英文
  • 5篇针尖
  • 5篇枝晶
  • 5篇磨损

机构

  • 9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西安文理学院
  • 5篇青岛理工大学
  • 5篇慕尼黑工业大...
  • 4篇中国航发湖南...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西安航天复合...
  • 1篇华电电力科学...
  • 1篇中国航发沈阳...
  • 1篇陕西天元智能...

作者

  • 99篇马大衍
  • 48篇徐可为
  • 24篇马飞
  • 18篇马胜利
  • 12篇宋忠孝
  • 9篇黄剑
  • 6篇王昕
  • 5篇李雁淮
  • 5篇王红波
  • 4篇赵永席
  • 4篇陈凯
  • 4篇陈锋
  • 4篇邓俊楷
  • 4篇薛佳伟
  • 3篇刘勃
  • 3篇王喆
  • 3篇黄平
  • 3篇王进
  • 3篇柳琪
  • 2篇畅庚榕

传媒

  • 16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金属学报
  • 2篇铸造技术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纳米科技
  • 2篇中国真空学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模具制造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第二届表面工...
  • 1篇第二届中国西...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5
  • 7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锆合金包壳表面多层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包壳表面多层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以锆合金材料为基体,以高纯氮气作为反应气体,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调节真空腔真空度、弧电流、温度、沉积时间以及气体流量等参数,在锆合金材料...
恽迪刘俊凯马大衍卢俊强崔严光曾奇峰柳文波黄平
文献传递
硅基银枝晶的湿化学法制备及其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设计并构建结构多样的银枝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放大的合理途径。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快速混合硝酸银和氢氟酸水溶液,进而实现了硅片表面高密度银枝晶的快速制备。由于Si-H表面具有一定的弱还原性,随后导致了银离子的还原,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良好SERS增强特性的银枝晶结构。该方法生产速率快,重现性好,产率高,其尺寸通常为微米级,且枝晶表面无任何有机污染物。EDS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制备的枝晶结构为单质银属性。此外,详尽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银枝晶结构其形貌与具体的反应参数如氢氟酸浓度、硝酸银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利用成功制备的该枝晶结构实现了苏丹Ⅰ、苏丹Ⅱ和苏丹Ⅲ的快速分析检测。
黄剑马大衍徐可为
关键词:湿化学法SERS
一种野外污水快速净化装置及其净水板及制造方法
一种野外污水快速净化装置及其净水板及制造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净水板和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安装在所述净水板上并相对于所述净水板倾斜设置,该净水板为镀膜微织构铝板,所述镀膜微织构铝板的表面均布开放式周期...
汪瑞军马大衍詹华王怡娇
纳米Ti-Si-N薄膜的高温热稳定性被引量:10
2004年
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Ti-Si-N硬质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Si含量对薄膜硬度的影响及高温退火对薄膜晶粒尺寸及其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硬度随着Si含量的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硬度可达70 GPa以上.薄膜表现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对于晶粒尺寸在4 nm以下的薄膜,Ti-Si-N薄膜的纳米结构和硬度可以维持在1000℃以上.沉积态薄膜的品粒尺寸是影响薄膜再结晶温度的主要因素.薄膜的高热稳定性是由于沉积过程中发生的自发调幅分解形成了纳米复合结构,偏析使得纳米晶晶界具有强的热力学稳定性.
马大衍马胜利徐可为S.Veprek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PCVD热稳定性
原子层沉积制备的燃料喷嘴表面钝化层的抗结焦性能
2021年
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燃油喷嘴模拟实验件表面制备了TiO_(2)、TiO_(2)/Al_(2)O_(3)和TiO_(2)/Ru 3种结焦抑制涂层,在实验温度为800 K,燃油流速为1.26 m/s的条件下对有涂层试样与无涂层试样的抗积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iO_(2)涂层有效地降低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阻止了基底易结焦元素(Fe、Cr)的暴露,同时减弱了结焦前驱体的黏附,积碳速率仅为0.0149%/h,和无涂层试样相比,积碳速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相比于TiO_(2)/Al_(2)O_(3)和TiO_(2)/Ru涂层,抗结焦效果最优。
吴志娟蔡志斌伍智王辉马大衍
H13钢表面同质激光熔覆中WC微合金化行为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2023年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基体上制备了不同碳化物含量的同质熔覆层,研究了同质熔覆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及摩擦学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同质熔覆层的物相变化规律和微观组织形貌特征,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实验机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熔覆层的硬度变化特征及摩擦磨损性能,并阐明了微结构与摩擦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同质激光熔覆层与基体实现优良的冶金结合,同质粉末与WC产生微合金化反应,从原铁素体改变为奥氏体相,并生成以网络状弥散分布的新硬质相,细化晶粒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晶界。网络状分布的硬质相产生“鹅卵石”效应,可使熔覆层硬度高达1104HV,摩擦系数低于0.51,比磨损率低于2.24×10-8 mm^(3)/(N·m),耐磨损性能较基体提升17.62倍。
畅庚榕刘明霞孟瑜郭岩马大衍李世亮徐可为
一种核反应堆燃料包壳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燃料包壳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复合涂层技术领域。所述纳米复合涂层包括在核燃料包壳表面依次叠层设置的金属层、第一过渡层、第二过渡层及功能层;所述金属层的成分为Cr;所述第一过渡层的成分为...
马大衍恽迪李浩刘俊凯杨健乔
文献传递
一种表面抗结焦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抗结焦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不锈钢管的内壁沉积一层50nm厚Al<Sub>2</Sub>O<Sub>3</Sub>薄膜;对Al<Sub>2</Sub>O<Sub>3</Sub>...
马大衍朱昌发刘小勇马会民郭金鑫胡申林
文献传递
ALD沉积HfO_2薄膜生长行为及其调控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方法,选择四二乙基氨基铪(TDEAH)和水作为反应前驱体,在p型(100)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HfO_2高介电质薄膜。系统研究了前驱体流量、反应气压、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HfO_2薄膜生长质量的影响。通过工艺调控,发现存在两种薄膜生长模式:类CVD(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模式和ALD生长模式。发现薄膜的生长模式主要依赖于制备工艺参量:脉冲参量M和冲洗参量Q,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实现薄膜生长由类CVD生长模式向ALD生长模式的转变,并获得了0.1 nm/周次的最优薄膜生长速率。同时,薄膜微结构与表面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薄膜的非晶晶态转变受温度和膜厚两个因素共同控制。
聂祥龙马大衍徐可为
关键词:HFO2原子层沉积
非晶壳层SixN/SiyC包覆硅量子点的微结构表征
2010年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和1100℃的高温后退火处理,在富硅碳化硅薄膜中形成高密度小尺寸的硅量子点,硅量子点的结构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碳化硅薄膜发生了相分离,硅和碳的化学结合态在热力学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Si-Si键和Si-C键,同时,氮原子钝化了分解过程中形成的Si悬挂键,在硅量子点的表面形成SixN/SiyC非晶壳层。这种非晶壳层包覆量子点的结构配置非常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超小硅量子点 (1-3 nm),此结构的量子效应所产生的光吸收了从绿光到紫外光的光谱范围,大幅度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畅庚榕马飞马大衍徐可为
关键词:硅量子点碳化硅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