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永顺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X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5篇眼眶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3篇断层摄影
  • 3篇断层摄影术
  • 3篇影像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骨折
  • 3篇16层螺旋
  • 3篇16层螺旋C...
  • 3篇成像
  • 2篇多平面重建
  • 2篇眼眶外伤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螺旋CT
  • 2篇计算机断层摄...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韩永顺
  • 8篇李开成
  • 7篇余强
  • 5篇徐冶敏
  • 5篇罗济程
  • 3篇陶晓峰
  • 2篇吴颖为
  • 2篇叶强
  • 2篇范新东
  • 1篇唐永华
  • 1篇林涛
  • 1篇林涛
  • 1篇谢幼专
  • 1篇缪飞
  • 1篇郝楠馨
  • 1篇田臻
  • 1篇石慧敏
  • 1篇孙明华
  • 1篇林翌
  • 1篇杨明慧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能谱成像技术去除眼眶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技术(GSI)去除眼眶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眼眶外伤金属植入物修复术后患者进行CT能谱成像,获得140 kVp的混合能量图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40~140 keV(以10 keV为间距)共11组单能量图像。由3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种图像的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选取每种图像中伪影最明显层面及无伪影层面,测量感兴趣区(ROI)的CT值和噪声值(SD),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伪影指数(AI)。比较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的SD、CNR、AI值。结果在11组单能量图像中,110 keV图像的噪声值(SD)和伪影指数(AI)最小,对比噪声比(CNR)最佳。相比混合能量图像,去除眼眶金属植入物伪影的效果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结论CT能谱成像技术能明显减少金属伪影的干扰,显著提高眼眶术后结构的显示能力。110 keV是眼眶金属植入患者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
吴坚徐冶敏韩永顺陶晓峰
关键词:眼眶金属伪影
16层螺旋CT对上颌窦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上颌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为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成像,并对16层螺旋CT图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58例患者中,炎性病变30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8例;上颌窦骨折14例。16层螺旋CT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定性诊断正确率达91.38%。结论:16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上颌窦病变的范围、骨质改变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定性诊断还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学表现。
韩永顺李开成范新东余强
关键词:上颌窦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16层螺旋CT
面中部骨折的16层CT诊断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证实的面中部骨折的16层CT图像。图像后处理采用GEAW4.1,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重建(VR)。结果:16层CT图像显示了65例面中部骨折,其中上颌窦骨折占55.90%;眼眶骨折(不包括眶下壁)22.18%;颧骨颧弓骨折10.36%;鼻骨骨折5.54%;蝶骨翼突骨折6.02%。结论:面中部骨折的CT影像显示清晰,16层螺旋CT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韩永顺徐冶敏李开成余强罗济程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表面遮盖显示颧骨颧弓骨折上颌窦骨折容积重建
眼眶骨折138例CT影像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对眼眶骨折进行CT检查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颌面部外伤伴眼眶骨折的138例患者的145只眼CT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眼眶骨折以眶内壁、眶外壁骨折最多见,且以多壁骨折为主。145只眼中发生单壁骨折51例(35.17%),双壁骨折48例(33.10%),三壁骨折31例(21.38%),四壁骨折15例(10.35%)。结论:颌面部外伤大多存在复杂的眼眶骨折,应将CT列为常规检查方法。
韩永顺李开成余强
关键词:颌面部眼眶骨折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筛骨钩突影像的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通过研究鼻部筛骨钩突的CT影像表现,评价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成像价值。方法于53例临床诊断鼻窦炎的患者,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行多平面重建成像,对筛骨钩突影像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中钩突结构正常者31例;钩突内移4例;钩突外移5例;钩突气化1例;钩突增生肥大6例;钩突形状不易辨认者6例。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清晰地显示筛骨钩突形态,对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作用。
韩永顺李开成余强范新东罗济程
关键词:钩突多平面重建16层螺旋CT
16层螺旋CT眼眶三维测量方法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眼眶16层螺旋CT三维测量方法,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资料与方法9例正常成人干燥完整头颅眼眶经16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组成像,共进行8条线距测量,并与干颅眼眶直接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眼眶三维测量方法能测量不同平面眼眶线距,其与直接测量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6层螺旋CT眼眶三维测量准确、可靠,可作为眼眶测量常规方法。
韩永顺叶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测量方法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评价的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分析CTd,肠造影(CTE)对克罗恩病(CD)治疗前后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且经治疗后判断疗效为有效或临床缓解。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CTE检查,并同时行肠镜检查,两次CTE检查相距3~6个月。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SCT重建图像,最后做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0例CD患者治疗后病变范围缩zJq7例,占34%;病变范围不变30例,占60%;病变范围增大3例,占6%。经有效治疗后41例(82.0%)患者肠壁变薄、5例(10%)不变、4例(8%)增加。全部病例治疗前肠壁厚度为8.8±2.9mm(4.1~14.9mm),治疗后肠壁厚度为6.2±1.7mm(P〈0.01)。治疗后肠壁门脉期CT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治疗后内膜强化的类型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变化,治疗后A型减少,47.6%,D型增加增加48.5%(P〈0.05)。治疗后梳征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vs88%)(P〈0.01)。治疗后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ROCanalysis)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黏膜强化及肠壁增厚是判定CD活动度最有效的指标。结论:CTE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判定CD疾病活动度及评价疗效并指导治疗。
吴颖为杨明慧唐永华郝楠馨林翌陶晓峰缪飞韩永顺
关键词: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疗效判定活动度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眼眶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眼眶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对眶部外伤的诊断率。方法29例眼眶外伤在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冠状、矢状平面的重建,观察眶部结构、关系。结果轴位、冠状、矢状面重建图像对不同眶壁骨折的观察各有优势。冠状面主要显示视神经、眼外肌等软组织密度结构的断面;矢状面显示整条上、下直肌和视神经;轴位显示整条内、外直肌和视神经。轴位、冠状面、矢状面图像对球后出血等密度改变,实现三维立体观察。术后复查能直观了解眶壁修复、眼球复位的手术效果。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提供眼眶多角度的影像信息,对于眼眶外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很有帮助。
徐冶敏韩永顺
关键词:眼眶多平面重建
正常成人骨性眶距三维测量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用螺旋CT三维影像,建立成人眼眶骨性间距三维测量正常参考值。方法:(1)9例正常人干颅眼眶经16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共进行8条线距测量,并与干颅眼眶直接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对90例成人眼眶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眼眶的内眶距、外眶距、眶宽、眶高等眶距。用统计软件求出各测量指标均值。结果:(1)CT眼眶三维测量与直接测量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男性眼眶的内眶距、外眶距、眶高、眶宽值分别为:(21.56±1.56)mm、(98.0±3.25)mm、(36.75±2.59)mm、(42.91±1.66)mm;女性为:(19.44±0.61)mm、(93.49±3.27)mm、(35.22±1.17)mm、(39.61±1.44)mm(正常眶距性别间存在着差异。)结论:眼眶CT三维测量准确、可靠,初步建立成人骨性眶距三维测量正常参考值。
韩永顺叶强余强罗济程
关键词:眼眶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ockett综合征的影像诊断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影像检查方法和X线征象,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左下肢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23例行左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16例行左髂静脉DSA检查,13例行盆腔及左下肢增强CT检查。结果左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能全程显示左下肢深静脉回流情况,23例中的20例显示左髂总静脉变形、密度降低,阳性率约为87%。16例左髂静脉DSA检查全部显示左髂总静脉变形、密度降低,13例盆腔和左下肢增强CT检查全部显示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的压迫而变形。结论影像检查是对明确诊断Cockett综合征有重要的价值。
李开成韩永顺罗济程
关键词:COCKETT综合征下肢深静脉DSA检查髂静脉影像检查X线征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