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估计和预测软件包(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package,EPP)模型估计和预测江苏省AIDS疫情,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分析江苏全省各类重点人群AIDS、性病综合监测哨点(共80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28个,省级监测点52个,2003-2009年共监测人群10730000名)、各类专题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运用EPP疫情模型分析疫情流行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形势。结果2003年,共监测人群830000名,2004年共监测人群1020000名,2005--2009年累计监测8880000名。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103例,AIDS患者918例,累计死亡432例。注射吸毒(injection drug users,IDU)占的比例由2003年的66.84%(截至2003年底累计报告感染者392例)(262/392)下降至16.40%(142/868),性途径感染的比例由2003年的21.68%(85/392)上升至77.40%(672/868)[其中同性性传播占39.10%(339/868)、异性性传播占38.30%(333/868)]。模型拟合显示2011年存活的感染者将达到14290例,比2009年增加18.10%(2191/12099),2011年总人群的感染率为0.02%。结论EPP预测显示江苏省AIDS疫情呈上升趋势,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控制进一步蔓延。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3-2009年江苏省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特征,研究江苏省肺结核发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肺结核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江苏省2003-2009年肺结核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在ArcGIS 9.3软件中与江苏省县级行政区划的数字地图进行关联,对肺结核疫情进行空间显示和分析。结果肺结核发病地图和Moran 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均显示2008-2009年结核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I=0.233,P=0.060);而2003-2007年发病不存在空间聚集(I=0.176,P=0.060);Local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别指出了各年段肺结核发病的"正热点"和"负热点"区域;趋势面分析显示2003-2007年肺结核发病自南向北方向呈略微下降趋势,东西方向趋势平缓;2008-2009年肺结核发病自西向东方向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明显改变趋势,而自南向北方向呈现不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空间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发病率与纬度相关,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降低(t=-2.622,P=0.011);与经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t=-1.561,P=0.123)。结论江苏省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