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山西晋南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被引量:3
- 2008年
-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 关键词:早衰原因抗虫棉水肥调控
- 抗虫棉防早衰的技术措施
- 2007年
- 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普及与大面积在生产上使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花生产成本逐年降低,棉花品质、产量提高,棉农收益增加。从1996年至今,抗虫棉对全国的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产棉大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近年来,抗虫棉在生产出现了早衰现象,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两种说法:其一为病害,认为抗虫棉从品种选育开始,注重抗虫性状选育,忽视抗病性状,因此抗虫棉抗黄枯萎病性能差,大面积推广抗虫棉,降低了棉田的抗病性,造成棉花早衰;其二为生理失衡,认为抗虫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前期承载蕾铃过多,导致生理负荷重,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失衡,且抗虫棉对钾素反应敏感,后期棉株营养生理失调,典型表孽现是后期缺钾引发红叶茎枯病。
-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 关键词:抗虫棉品种防早衰棉花品质生理失调抗病性状
- “根正”防治棉花苗病及黄枯萎病试验报告
- 2007年
- 史俊东杨苏龙陈艳英张卫民石跃进
- 关键词:棉花种子黄枯萎病苗病新型杀菌剂生物工程
- 抗虫棉防早衰、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初探
- 2008年
- 抗虫棉早衰主要是抗虫棉的生育特点与传统农艺措施发生矛盾,棉田生产技术没有随着棉花品种更新而适时改变造成的。在抗虫棉大面积种植的背景下,从改变棉花生态环境入手,协调棉花"源、流、库"的关系,以健根壮株为核心,培养承载能力强的棉花单株个体,根据不同的地力水平配制合理的棉田群体,可有效防止抗虫棉的早衰。
-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 关键词:抗虫棉早衰
- 抗虫棉防早衰、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初探
- 抗虫棉早衰主要是抗虫棉的生育特点与传统农艺措施发生矛盾,棉田生产技术没有随着棉花品种更新而适时改变造成的。在抗虫棉大面积种植的背景下,从改变棉花生态环境入手,协调棉花“源、流、库”的关系,以健根壮株为核心,总结抗虫棉防早...
-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 关键词:抗虫棉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