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一

作品数:25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颅内
  • 7篇外科
  • 6篇动脉瘤
  • 6篇手术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5篇栓塞
  • 5篇外科手术
  • 5篇介入
  • 4篇血肿
  • 4篇神经外科
  • 4篇栓塞治疗
  • 3篇肿瘤
  • 3篇脑梗
  • 2篇动脉瘤破裂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血肿

机构

  • 24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廉江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陈立一
  • 14篇赵革灵
  • 13篇龙霄翱
  • 11篇陈兵
  • 6篇罗学忠
  • 4篇王东军
  • 3篇杨伟文
  • 2篇梁仔
  • 2篇方琦
  • 2篇梁远生
  • 2篇尹延庆
  • 2篇罗赛华
  • 2篇许成杰
  • 2篇邱兵
  • 2篇杨柳明
  • 2篇郭赛群
  • 1篇谈山峰
  • 1篇周国英
  • 1篇彭浩
  • 1篇邹新辉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院学...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处理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探讨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应急处理办法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5年至2009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6例行介入治疗的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其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中发生再破裂的16例患者(6.78%)的处理措施及疗效. 结果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为:微小动脉瘤(OR=6.353,95%CI:1.26~31.894,P=0.025),A1、M1远端动脉瘤(OR=35.449,95%CI:3.053~411.642,P=0.004),动脉粥样硬化(OR=5.961,95%CI:1.215~29.260,P=0.028),轻度脑血管痉挛(OR=13.048,95%CI:1.220~139.574,P=0.034),重度脑血管痉挛(OR=14.826,95%CI:1.871~117.488,P=0.011).16例患者均采用鱼精蛋白快速中和肝素及迅速完成动脉瘤的栓塞,其中12例Hunt-HessⅢ级以上者予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6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状态,9例恢复良好. 结论 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微小动脉瘤,A1、M1远端动脉瘤等因素容易导致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快速中和肝素及迅速完成动脉瘤的栓塞,对重症患者行急诊脑室外引流术是应对介入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关键,有利于病死率降低,预后改善.
龙霄翱陈兵陈立一方琦梁远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探讨及预防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后3d内先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死亡,3例康复。结论术中假瘤过度填塞、术后抗凝过度、过早过频腰椎穿刺、动脉瘤残颈破裂为术后早期再破裂的主要原因。
陈立一龙霄翱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介入治疗时机及继发脑血管痉挛的防治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的时机及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灌注、术后静脉滴注罂粟碱,应用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小剂量多巴胺以及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等综合措施。结果CVS的发病率为24.4%。预后良好72.1%,病死率1.2%。结论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综合运用上述措施能较好地防治继发CVS,改善预后。
龙霄翱陈兵陈立一罗学忠杨伟文赵革灵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介入治疗
定期开展科内讲座,加强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业务学习的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科内讲座是专科医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中尤其重要,能够长期坚持科内讲座比较困难。该文总结了笔者组织科内讲座30期的体会,认为科内讲座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需要多样化,要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一种习惯和制度,逐步促进科内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学术氛围,定期科内讲座有利于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基地的建设。
陈兵尹延庆彭浩莫伟黄梓雄谈山峰邹新辉龙霄翱陈立一赵革灵
关键词:神经外科
重型脑损伤急性期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研究成人重型脑损伤急性期(≤24 h)血糖( B G)含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氧化酶法测定不同伤情患者入院时的空腹 B G 值,并互相间予以比较。结果:脑重伤组 B G 为(8.75±2.78)m m ol/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0.76)m m ol/ L( P< 0.01); G C S3~4 分、5~6 分、7~8 分组的 B G 分别为(12.46±3.21)、(9.14±2.83)、(6.26±0.98)m m ol/ L,组间差异显著( P< 0.01); G O S5~4 分组的 B G为(8.36±1.43)m m ol/ L,明显高于 G O S2~1 分组的(6.12±1.09)m m ol/ L( P< 0.01),且死亡组的 B G 值亦明显高于生存组( P< 0.01);入院时 B G≥10.0 m m ol/ L者,病死率高达66.7% 。结论:重型脑损伤急性期 B G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陈立一赵革灵
关键词:急性病脑损伤血糖预后
三脑室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三脑室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156例病人分别采用胼胝体-侧脑室-脉络裂入路、胼胝体-侧脑室-室间孔入路、终板-翼点联合入路等6种不同的术式,均在显微镜下操作,术后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显微手术方法,其肿瘤手术全切除率为56.41%,次全切除率为25.64%,部分切除率为12.82%,死亡8例,死亡率为5.13%。结论对三脑室区肿瘤的手术,要根据肿瘤所在的不同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且在显微镜下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陈立一王东军
关键词:三脑室脑肿瘤显微解剖手术
不同溶栓剂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缺血半暗带(IP)相对弥散系数(rADC)评价尿激酶(UK)及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的动脉介入溶栓(AIT)效果。方法收集年龄为60~80岁且接受AIT的AC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UK组及rt-PA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AIT前后rADC变化、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rADC比较:AIT前两组患者IP区内a^d共4个测量点的rADC呈明显单调递增趋势(P<0.05),但两组间以上4点均不存在组间差异;治疗后两组4个点的rADC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同样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②两组的血管再通及并发症例数构成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③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接受AIT的老年ACI患者,UK与rt-PA对其IP区rADC影响无明显差异,且两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罗赛华杨柳明陈立一郭赛群梁仔邱兵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
脑肿瘤术后并发脑梗塞病因探讨及预防被引量:3
1998年
对8例脑瘤术后发生脑梗塞的病例进行病因分析,认为术前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基础的聋患者,术后发生脑梗塞的机率高;术后血容量不足、血液粘滞度增高、手术操作的损伤及术中术后血压偏低、脑织缺血缺氧等均是诱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陈立一赵革灵
关键词:脑肿瘤脑梗塞病因
GCS≥8分小儿单纯性幕上硬膜外血肿的穿刺引流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GCS≥8分小儿外伤性单纯性幕上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44例,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灌注引流治疗;治疗组(B组)45例,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硬膜外血肿清除速度及GC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该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结合头颅CT确诊。锥孔后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能更快地清除血肿,创伤较小。
龙霄翱陈兵赵革灵罗学忠陈立一
关键词:血肿硬膜外自体血清
CT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和预后估价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CT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和预后的估价。材料与方法:CT 扫描13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其脑室脑池形态、脑室/ 颅腔比率、中线结构移位等变化特征,对颅内压和预后进行估价,并与颅内压监测结果对照。结果:CT 显示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明显或消失、脑室/ 颅腔比率越小、中线结构移位越严重者,颅内压升高越明显;颅内压越高,预后越差,生存质量越低。结论:CT 能够估价颅内压,并由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陈立一赵革灵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CT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