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0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顶点位移
  • 3篇刚度
  • 3篇钢框
  • 3篇钢框架
  • 3篇布置方式
  • 2篇抗侧移刚度
  • 2篇高层钢框架
  • 2篇侧移
  • 2篇侧移刚度
  • 1篇支撑布置
  • 1篇受压
  • 1篇受压区
  • 1篇受压区高度
  • 1篇组合梁
  • 1篇相对受压区高...
  • 1篇抗侧刚度
  • 1篇混凝土
  • 1篇火灾
  • 1篇钢框架结构
  • 1篇薄壁

机构

  • 5篇华侨大学

作者

  • 5篇陈明华
  • 5篇高轩能
  • 1篇彭观寿
  • 1篇周期源
  • 1篇王进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钢协结构...
  • 1篇中国钢结构协...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支撑类型和布置方式对高层钢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影响
以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为对象,建立了典型的钢框架支撑结构抗侧移刚度理论分析模型,通过计算不同支撑类型及支撑布置方式下的钢框架支撑结构顶点位移,研究了支撑型式对高层钢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支撑类型...
陈明华高轩能
关键词:布置方式高层钢框架顶点位移抗侧移刚度
文献传递
粘钢加固RC梁承载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被引量:68
2006年
通过33根RC梁的试验,对不同粘钢位置、不同板件宽厚比和粘钢量加固的RC梁进行了全过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基于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的观察,讨论了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式等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粘钢与RC梁之间的协调工作系数主要随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变化的结论,提出了粘钢加固RC梁协调工作系数、抗弯承载能力和挠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设计建议和确定合适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的技术措施,为工程实际中粘钢加固RC梁的设计和承载能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高轩能周期源陈明华
关键词:承载能力相对受压区高度
支撑类型和布置方式对高层钢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影响
以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为对象,建立了典型的钢框架支撑结构抗侧移刚度理论分析模型,通过计算不同支撑类型及支撑布置方式下的钢框架支撑结构顶点位移,研究了支撑型式对高层钢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支撑类型...
陈明华高轩能
关键词:布置方式高层钢框架顶点位移抗侧移刚度
文献传递
薄壁槽型钢-混凝土梁在标准火灾下的温升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对薄壁槽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标准火灾下的温度响应及耐火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在空间上运用有限单元与在时间上运用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应用ANSYS热分析程序,对薄壁槽型钢-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下的温度场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下,组合梁截面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单纯地用给定临界温度来判定构件是否失效不合理.此外,填充混凝土能有效改善钢构件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在升温前期,填充混凝土的薄壁槽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温度显著低于未填充的型钢梁,降幅达30%-60%.
高轩能陈明华王进
关键词:火灾混凝土组合梁
支撑布置对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纯钢框架建筑结构体系刚度较小,层间位移起主要控制作用,设置支撑体系可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减少结构用钢量。以广泛应用的多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为对象,通过计算不同支撑类型及支撑布置方式下钢框架支撑结构的顶点位移,研究了支撑形式对多、高层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支撑类型,支撑沿竖向集中布置于中间跨的钢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好于将支撑布置在边跨以及其他跨上。对于相同的支撑布置方式,不论是中心支撑,还是偏心支撑,在抗侧刚度和经济性方面,人字形支撑框架均好于单斜杆支撑框架。
彭观寿高轩能陈明华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布置方式顶点位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