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成
- 作品数:29 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对不同土壤水分的生理响应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索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生理特性,利用盆栽试验人工浇水后持续自然耗水的方法,研究2年生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15%~98%)下的生理响应,并结合大田栽植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细胞膜相对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2)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光合作用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0%~70%、30%~40%、20%~30%;3)花椒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70%时耐旱能力较强,柿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以下时耐旱能力更强,文冠果耐旱能力较差。结合大田生长表现可知,在山东丘陵区造林时花椒较为适宜。
- 艾钊陈志成杨菲李赛王志伟张永涛
- 关键词:柿树花椒抗旱性评价生理响应水分胁迫
- 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测定锐齿栎在不同光强下不同大小树木的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NSC)差异,探索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方法】以锐齿栎成年树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林下幼树和林窗幼树为研究对象,用PMS1000压力室、LI-6400XT光合仪、PAM-2500荧光仪等仪器分别测定水势等水力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组织NSC浓度,另外还测定叶片大小、比叶面积、Huber值等叶片和枝条的功能性状。【结果】1)在4个研究对象中,成年树树冠上部的小枝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均是最低,且叶片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长度最小;成年树树冠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幼树。2)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总非结构性碳(TNC)浓度显著高于林窗幼树,而木质部TNC浓度显著低于林窗幼树,说明树高造成的水力限制会降低细胞膨压并增大木质部栓塞风险。3)与光有效性低的树冠下部和林下幼树相比,光有效性高的成年树树冠上部和林窗幼树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补偿点、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尤其是更为遮荫的林下环境显著降低了林下幼树的光合潜能和固碳,叶片和根的TNC浓度显著低于冠层下部叶片和成年树的根。【结论】锐齿栎成年树冠层上部存在明显的水力限制,造成生长下降使得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TNC相对积累,而木质部经常性的栓塞修复大量消耗木质部TNC;光照因素对锐齿栎光合作用的塑造起主要作用;林下遮荫环境导致的碳饥饿可能是宝天曼锐齿栎树种难以更新的主要原因。
- 陈志成刘畅刘晓静万贤崇
- 观察木质部薄壁组织的切片混合染色液和切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察木质部薄壁组织的切片混合染色液和切片的制备方法。该切片混合染色液包括:番红乙醇溶液和阿尔辛蓝水溶液;其中,番红乙醇溶液和阿尔辛蓝水溶液的体积比是30~40:60~70。其中,所述番红乙醇溶液和阿尔辛蓝...
- 陈志成李姗万贤崇
- 文献传递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珍珠油杏光合光响应特性/华北石质干旱瘠薄山地24个造林树种的抗旱性
- 研究目的意义现在华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未利用土地,干旱瘠薄山地是这些未利用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生物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是开发利用干旱瘠薄山地、缓解人地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且这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
- 陈志成
- 泰山罗汉崖林场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对泰山罗汉崖林场9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种类、盖度、密度的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9个人工森林群落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草本层相对灌木层较为发达,草本植物的物种以禾本科的植物为最多,其次为菊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2)9种人工林在秋季以黄连木+刺槐混交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刺槐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的是黑松纯林,最小的是侧柏纯林,Simpson指数最大的是黄连木纯林,最小的是侧柏纯林。
- 张永涛陈志成王志伟陈凯杨吉华
- 关键词: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
- 华北低山丘陵区常用树种木质部解剖特征及水其力学抗旱性被引量:8
- 2021年
- 木本植物木质部解剖特征与水分运输和干旱适应策略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常用树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为研究这一地区植物木质部解剖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以抗旱树种和非抗旱树种各5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与木质部横截面导管、薄壁组织相关的大量解剖学性状和非结构性碳浓度,比较两类树种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差异和解剖性状间的关联,以探究这些树种水力学的干旱适应策略差异。结果显示:1)10个树种的16个木质部性状均有较大变异性;2)两类树种间的平均导管直径和导管密度无显著差异,但抗旱树种导管壁厚度、最大导管直径、旁管薄壁组织比例和轴向薄壁组织比例以及非结构性碳(NSC)浓度显著大于非抗旱树种;3)抗旱树种的导管壁厚度与平均导管直径、最大导管直径和潜在最大导水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大导管直径与潜在最大导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非抗旱树种不存在这些关系。本研究抗旱树种同时具有较大的最大导管直径和较厚的导管壁,在保证较高的水分运输效率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抗栓塞能力,较多的旁管薄壁组织和NSC也为抗旱树种提供了更大的木质部水储存和栓塞修复能力。
- 李泽东陈志成曹振车路平刘舒文张永涛
- 关键词:抗旱性
-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测定技术的争议与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尺度的森林衰败死亡增多,以植物水分关系为核心的树木死亡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而木本植物长距离水分运输中的木质部栓塞的研究是植物水分关系的核心。本文声学检测法、非破坏性成像技术和低压液流技术3类测定木质部栓塞的技术方法进行综述。声学检测法的优点是对植物材料无破坏性且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差,这种方法更倾向于定性检测木质部栓塞。核磁共振和微CT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非破坏性成像技术,对植物材料无破坏性,可对导管无偏差的三维成像;尤其是微CT技术,其空间分辨率小于1~2μm,可更详尽地呈现出木质部的栓塞程度和分布模式以及栓塞形成和修复的动态。应用微CT方法是未来研究中的趋势,但此装置还不易获取,因此在当前的木质部栓塞研究中还难以广泛应用。低压液流方法是近30年来测定木质部栓塞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对此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进行介绍。近年有学者提出在测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张力-剪断假象",认为即使在水中剪断存在张力的枝条也会人为地增加所测样品的栓塞程度。这就质疑了之前树木栓塞日变化和栓塞修复的研究结果及用自然干燥法测定树木抗栓塞能力的研究结果。"张力-剪断假象"在植物水力研究领域引起激烈的讨论,之后有众多学者迅速设计针对性的试验开展研究,然而并没有重复出"张力-剪断假象",并且认为避免"张力-剪断假象"的张力释放过程发生了栓塞修复。"张力-剪断假象"虽然对低压液流方法测定木质部栓塞引起争议,但此事件使研究者认识到严格、细心地进行木质部栓塞测定操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应用低压液流技术测定木质部栓塞操作中应该注意的10项建议。
- 陈志成姜丽娜冯锦霞万贤崇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 一种基于气孔安全边际指标的树种抗旱性的快速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孔安全边际指标的树种抗旱性的快速测定方法。该快速测定方法包括:气孔关闭水势值的测定步骤和木质部栓塞阈值水势值的测定步骤;其中,所述气孔关闭水势值与栓塞阈值水势值的差值即为所述气孔安全边际,树种的气孔...
- 陈志成张永涛姜丽娜万贤崇
- 文献传递
- 土壤水分对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2年生柿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探讨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柿树的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先升后降,光补偿点先降后升,光饱和点呈下降趋势;维持柿树高光合作用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76.7%,适宜的光照强度为800~2 000μmol/(m2·s);柿树对强光利用能力较强,而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时,柿树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限制,而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25.5%时,柿树光合作用转变为非气孔限制,通过对气孔、非气孔因素的判定,可知柿树是一种抗旱性非常强的植物。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的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陈志成王志伟王荣荣张永涛杨吉华任利刚
- 关键词:柿树土壤水分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抗旱性
- 虫害叶损失造成的树木非结构性碳减少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6年
- 大规模虫害爆发可造成区域森林死亡,近年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虫害的频度和危害程度。森林和林地植物死亡会导致植被生产力降低,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森林由一个净的碳汇转变为一个碳源。因此,加深虫害对树木危害机制的认识有重要意义。虫害造成的叶损失(虫害叶损失)降低树木光合作用能力,增加非结构性碳(NSC)消耗,使得树木体内碳储备降低,NSC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树木因碳饥饿而死亡。外部环境和树木自身的补偿性机制也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正或负的影响。在近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死亡在全球尺度上增多,重新激起了人们对碳饥饿的重视,碳饥饿被视为解释树木死亡的主要生理机制之一。该文介绍了碳饥饿的定义,综述了虫害叶损失减少树木NSC储备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以及树木虫害和叶损失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陈志成万贤崇
- 关键词: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