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非

作品数:28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血液
  • 5篇镇痛
  • 5篇切除
  • 4篇心肌
  • 4篇心肌保护
  • 4篇血液稀释
  • 4篇术后
  • 4篇万爽力
  • 4篇氯诺昔康
  • 4篇麻醉
  • 4篇静脉
  • 4篇肝脏
  • 3篇低中心静脉压
  • 3篇心肌肌钙蛋白
  • 3篇心肌损伤
  • 3篇心静脉压
  • 3篇术后镇痛
  • 3篇顺式阿曲库铵
  • 3篇中心静脉

机构

  • 13篇宁波大学
  • 13篇宁波市医疗中...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28篇陈小非
  • 14篇郭建荣
  • 7篇杜金满
  • 4篇胡礼宏
  • 4篇任利远
  • 4篇潘志浩
  • 3篇漆勇
  • 2篇徐燕
  • 2篇袁晓红
  • 2篇韩新生
  • 2篇卢慧琴
  • 2篇徐霞
  • 1篇严敏
  • 1篇蔡畅
  • 1篇蔡畅
  • 1篇陆才德
  • 1篇卢慧勤
  • 1篇方平
  • 1篇刘礼霞
  • 1篇郁丽娜

传媒

  • 7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麻醉与监护论...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应用进展
2009年
肝脏切除时的出血和大量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可减少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减少并发症,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肝脏手术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同时可节约医疗资源,缩短住院时间,且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应用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陈小非郭建荣
关键词:低中心静脉压肝脏切除出血量
顷式阿曲库铵药代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
2009年
顺式阿曲库铵作为一种新型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顺式阿曲库铵。本文就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郭建荣卢慧琴陈小非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药代学药效学
七氟烷预处理减轻肝癌根治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肝癌根治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择期行肝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于肝门阻断前吸入2%的七氟烷30 min,洗脱15 min。于术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术后3 d(T3)、5 d(T4)、7 d(T5)各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性因子TNF-α、IL-1和IL-10。记录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ST、ALT、MDA、TNF-α、IL-1浓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AST和ALT在T2~T5等时间点,TNF-α在T1~T4等时间点,MDA和IL-1在T1~T5等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OD水平变化不明显;观察组血清SOD和IL-10浓度于T1~T5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能减轻肝癌根治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1激活,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促进IL-10的激活和释放来达到的。
胡礼宏徐霞陈小非韩新生陆才德
关键词:七氟烷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
限制性液体管理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对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围术期限制性液体输注与通气管理对行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潮气量为5~6 ml/kg,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设置为2cm H_2O,吸入氧浓度0.4~0.7,术中输液补足出血量并以2.0~3.0 ml·kg^(-1)·h^(-1)维持,对照组的通气和输液则不予限定。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5 d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 O_2)。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术后第1、3、5 d的MVV、FEV1、FVC及Pa O_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尿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输注与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肺切除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李炎蔡畅陈小非漆勇潘志浩
关键词: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切除肺功能
顺式阿曲库铵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顺式阿曲库铵是构成阿曲库铵消旋混合物的10种同分异构体之一,为顺式旋光异构体。与阿曲库铵一样,它主要通过与运动终板胆碱能受体竞争性结合而发挥肌松作用。由于顺式阿曲库铵起效及恢复迅速,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影响小,无蓄积作用,代谢产物无毒性及肌松效应,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们就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郭建荣卢慧琴陈小非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药动学同分异构体胆碱能受体肌松作用
Mimics软件气道重建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气道重建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需要LDLT插管行单肺通气的80例胸外科全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麻醉前将肺部CT检查的Dicom文件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气道模型并提取气道中心曲线,测量声门上缘至隆突嵴的距离和左侧主支气管的长度,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LDLT插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将LDLT经患者声门向支气管方向推进,出现置入阻力时停止推进,给气囊充气。两组患者插管后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验证定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对位满意率及LDLT调整深度、隆突及左侧支气管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导管开口与支气管开口对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隆突及左侧支气管壁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imics软件气道重建在LDLT插管应用中对位满意率高,不易移位,对患者气道损伤小,对LDLT的插管和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中明朱方方陈小非
关键词:单肺通气气道管理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组行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行AHH前(T0)、降压前(T1)、降压后30 min(T2)及停降压后30 min(T3)时刻点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对照组在T1、T2及T3时刻点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率T1~T3时刻较T0时刻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对照组T2~T3明显高于T1时刻(均<0.05)。与T0平均动脉压(MAP)相比,观察组T1、T3升高,T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与T1 MAP比较,对照组T2降低,T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值Tl较T0升高(<0.05),对照组T2及T3明显低于T1(均<0.05)。观察组心排血量值T1~T3时刻较T0提高(均<0.05),对照组T2及T3明显高于T1(均<0.05)。结论术前AHH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出血并可以明显减低因血液稀释和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作用,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鼻内镜手术。
杜金满漆勇陈小非张凯
关键词:血液稀释血液动力学降血压
万爽力对阿霉素化疗后大鼠围麻醉期心肌肌钙蛋白Ⅰ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研究了万爽力对阿霉素化疗后大鼠围麻醉期心肌肌钙蛋白Ⅰ影响。结果表明:ADM化疗后的Wistar大鼠,麻醉后cTnI水平升高,提示ADM导致的心肌损伤在围麻醉期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万爽力干预治疗后Wistar大鼠cTnI...
陈小非
关键词:肿瘤化疗心肌保护麻醉医学
不同通气方式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PaCO_2及肺内分流等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后能有效减少CO2蓄积、降低死腔通气比(VD/VT)及肺内分流(Qs/Qt)的通气方法。方法 60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按不通的通气参数分为A、B、C及D组,各15例,全身麻醉插管后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设定每分通气量(MV)均为140 ml/kg,各组采用不同的呼吸参数。于气腹前、气腹后10、30、60 min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max)、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分压(PaO2),并计算死腔通气比(VD/VT)及肺内分流(Qs/Qt)。结果各组气腹后各时点PaCO2、PETCO2、VD/VT及Qs/Q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D组气腹后10、30、60 min的PaCO2、PETCO2、VD/VT及Qs/Qt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各组气腹后3个时间点Pmax与气腹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气腹后组间Pmax比较,A组明显高于B、C、D组(均<0.05),B组明显高于C、D(均<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中为减少CO2气腹对机体不利影响,建议IPPV时设定MV为140 ml/kg,并采用快频率低潮气量(VT=7.8 ml/kg、f=18次/s)
漆勇陈小非潘志浩杜金满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PACO2肺内分流通气方式
氯诺昔康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不仅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还可抑制术后的免疫损伤,其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的镇痛疗效与阿片类药物相似,可明显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同时氯诺昔康具有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等优点,在围手术期可提供快速而稳定的镇痛效果。
陈小非郭建荣
关键词:氯诺昔康围手术期镇痛非甾体抗炎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