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宋明

作品数:89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福田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心病
  • 29篇冠心病
  • 25篇动脉
  • 19篇冠状
  • 19篇冠状动脉
  • 17篇血红素氧化酶
  • 13篇血红素氧化酶...
  • 12篇心肌
  • 12篇冠心病患者
  • 12篇病患
  • 11篇多态
  • 11篇血红素氧合酶
  • 11篇氧合
  • 11篇氧合酶
  • 10篇多态性
  • 10篇冠脉
  • 8篇细胞
  • 7篇动脉疾病
  • 7篇心肌梗死
  • 7篇造影

机构

  • 86篇汕头大学医学...
  • 11篇汕头大学
  • 3篇华侨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88篇陈宋明
  • 44篇王东明
  • 34篇李玉光
  • 9篇李玉华
  • 8篇王伟
  • 6篇张国红
  • 6篇卢成志
  • 6篇黄贤生
  • 5篇房小祎
  • 5篇林吉进
  • 4篇麦瑞琴
  • 4篇房小袆
  • 3篇张元春
  • 3篇岳传哲
  • 2篇梁运
  • 2篇丁恰烽
  • 2篇林明辉
  • 2篇卢承志
  • 2篇杨宝军
  • 2篇邹萍

传媒

  • 17篇汕头大学医学...
  • 8篇中国综合临床
  • 7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上海医药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现代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1篇2005
  • 19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4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观察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42例患者(共56次急性左心衰发作)均用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治疗。硝普钠0.5~4μg/(kg·min)静滴;多巴胺2~20μg/(kg·min)静滴。剂量依血压调整。结果:40例次急性左心衰(占 71%)用药3小时内左心衰症状体征完全缓解。11例次(占20%)用药3小时内症状体征有改善,但未完全缓解。5例次(占9%)用药3小时无效。总有效率为91%。结论: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可靠,未发生毒副反应。
陈宋明黄琴耿
关键词:硝普钠多巴胺急性左心衰
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水平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4年
陈宋明王东明房小袆陈畅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内单个核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与侧支循环建立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冠心病组,其中42例有可见的侧支循环,54例未见侧支循环。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IF-1α蛋白含量。结果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冠心病组HIF-1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冠心病组中有侧支循环患者比无侧支循环患者HIF-1α表达更多(均P〈0.01),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程度与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1=0.78,r2=0.84,均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IF-1α表达水平与侧支循环形成明显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IF-1α水平的检测有利于预测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程度。
龙家茹陈宋明王东明
关键词:冠心病缺氧诱导因子-1Α侧支循环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方法: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2646,利用GE02R、DAVID及STRING等分析平台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信号通路(KEGG)分析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结果:与冠心病稳定期相比,OMI共筛选出9个上调基因和74个下调基因,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核糖体构成及mRNA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结论:心肌梗死陈旧期相比冠心病稳定期及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炎症基因表达较稳定期下降。
张炜岱陈晓王艳萍周丽红王华涛陈宋明
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单核细胞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表达谱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硫化氢钠作为H2S供体,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H2S+I/R组(H2S组)及H2S+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I/R组(H2S+GLI组),监测大鼠心率、动脉压、左心室内压及收缩、舒张功能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心肌缺血前预先给H2S可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H2S组66.5%与I/R组33.5%,P<0.05)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评分[H2S组(2.6±0.7)分与I/R组(4.5±0.8)分,P<0.05].提前给予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结果发现H2S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减弱[H2S组(2.6±0.7)分与H2S+GLI组(4.0±0.6)分,P<0.05].结论 H2S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K-ATP通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陈协辉李鹏黄小平王东明陈宋明杨泽民陈智凡许文敏陈丽萍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ATP敏感性钾通道信号传导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413A/T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个体冠心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启动子区-413A/T位点多态性,阐明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病例组,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仿的120例个体为对照。启动子区直接测序方法检测-413A/T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作为协变量,统计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413A/T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人群-413位点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且携带TT基因型的血脂异常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明显减少(校正后OR=0.179,95%CI=0.05~0.642)。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启动子区-413A/T可能是评价血脂异常个体冠心病易感性风险的重要标记。
张国红陈宋明王东明黄贤生
关键词:冠心病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多态性血脂异常
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启动子区(GT)n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潮汕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间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HO-1基因启动子区(GT)n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潮汕人群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间的关联。方法:采用荧光标记PCR以及毛细管电泳相结合技术检测97例糖尿病患者以及156例正常对照个体HO-1基因启动子区(GT)n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其频率分布差异。重复次数n≤25,为S型等位基因,n>25为L型等位基因。结果: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显性遗传模型下,SL+LL与SS基因型比(OR=0.8,95CI:0.5-1.4),以及隐性模型,LL与SL+SS基因型比(OR=0.8,95CI:0.5-1.5),未发现增加个体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基因型。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区(GT)n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潮汕人群T2DM易感性无关。
张国红麦瑞琴陈宋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红素氧化酶-1易感性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被引量:3
1995年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本文报道1984~1993年间收治的60~93岁237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重点讨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并发症。有较常见的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肝昏迷等,也有较少见的精神异常、心肌梗塞、酮症酸中毒等。指出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时,重视其伴随疾病,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王乙容陈宋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老年人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对比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与尿激酶 (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将急诊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3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 (31例 )用rt PA治疗 ;乙组 (32例 )用UK治疗。甲组入院后即给予rt PA 8mg静脉注射后将 42mgrt PA用输液泵或微量泵在 60分钟内注完。乙组先静注UK 50万U ,然后再用UK 1 0 0万U 30分钟内滴完。两组患者溶栓后均继用肝素静脉滴注维持 3天以上。结果 90分钟再通率 ,甲组为 80 .6 % (2 5/31 ) ,乙组为 56 .3 % (1 8/32 ) ,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甲组出血等并发症少于乙组 (9.7%与 1 5 .6 % )。结论小剂量rt PA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优于尿激酶溶栓疗法 ,且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
陈宋明李玉光王东明王伟卢成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尿激酶
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 6例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脉内支架术的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例 ,稳定型心绞痛 1例。结果  6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 ,残余狭窄率小于 15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超声可以指导冠脉内支架术 ,可获最佳再通效果 。
陈宋明李玉光王东明卢成志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冠脉支架植入术心脏病介入治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