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民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合金
  • 8篇硬质
  • 8篇硬质合金
  • 5篇梯度硬质合金
  • 4篇晶格
  • 4篇晶格稳定性
  • 3篇第一性原理
  • 3篇涂层
  • 3篇热力学
  • 3篇耐磨
  • 3篇耐磨涂层
  • 3篇计算机
  • 3篇计算机模拟
  • 2篇粉末冶金
  • 2篇DICTRA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定罪
  • 1篇定罪量刑
  • 1篇动力学
  • 1篇刑法

机构

  • 17篇中南大学
  • 3篇硬质合金国家...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东莞材料基因...

作者

  • 17篇陈伟民
  • 9篇杜勇
  • 8篇张伟彬
  • 6篇陈利
  • 6篇彭英彪
  • 5篇陶辉锦
  • 4篇张利军
  • 3篇周鹏
  • 2篇程开明
  • 2篇金展鹏
  • 2篇徐涛
  • 2篇周鹏
  • 2篇刘树红
  • 2篇张颢
  • 2篇张聪
  • 1篇张忠健
  • 1篇谢文
  • 1篇刘玲
  • 1篇王社权
  • 1篇谭澄宇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工程科技...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硬质合金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度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计算机模拟及验证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相图热力学计算,使用DICTRA软件计算模拟Co-W-Ti-C-N、Co-W-Ti-Nb-C-N和Co-W-Ti-Ta-C-N体系梯度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过程,对比计算模拟和实测的梯度硬质合金中Co含量的距离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各相体积分数及组元成分随距离的分布研究烧结时间、烧结温度、Co含量和Ti含量对梯度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模拟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延长烧结时间、升高烧结温度和增加Co含量均会促进梯度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Ti含量则会抑制梯度层厚度的增加。
陈伟民徐涛张伟彬张颢杜勇谭澄宇陈利张忠建刘向中
关键词:梯度硬质合金计算机模拟DICTRA
硬质合金相图热力学和扩散动力学数据库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化合物和粘结相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材料,它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介绍了包含C-Co-Cr-W-Ta-Ti-Nb-N等元素的硬质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库。简述了热力学数据库中的热力学模型和优化计算,并以C-Cr-Ta三元系为例介绍了热力学优化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所建立的硬质合金动力学数据库包含液相和fcc相不同元素的原子迁移参数。利用修正的Sutherland方程对液相的原子迁移参数进行了评估,而fcc相原子迁移参数是基于对实验测定数据和文献数据的评估获得的。利用建立的硬质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库,可以计算多元系的相平衡、获取不同相的热力学性质和溶解度信息、模拟合金中元素和相的分布等。该数据库可用于设计合金成分和烧结温度、预测元素含量及烧结气氛等对梯度硬质合金形成的影响、优化合金烧结工艺等。最后指出相图热力学和扩散动力学数据库及热物性数据库结合相场、有限元方法,定量描述硬质合金结构-性能的关系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张聪张伟彬彭英彪陈伟民周鹏陈利张利军刘树红杜勇王社权
关键词:硬质合金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库
ⅠB族金属Cu,Ag和Au晶格稳定性的第一原理
2010年
采用第一原理总能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I B族过渡金属Cu,Ag和Au不同晶体结构的晶格常数、总能和态密度,并与第一原理投影缀加波方法、CALPHAD方法结果以及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发现Cu,Ag和Au的晶格稳定性参数结果为ΔG^(bcc-fcc)>ΔG^(hcp-fcc)>0,与CALPHAD结果完全一致;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Cu,Ag和Au晶体的s和d态电子向p态转化的数目对结构不敏感,但随着周期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
陶辉锦陈伟民
关键词:CUAGAU晶格稳定性
硬质合金和耐磨涂层的热力学数据库及集成计算材料工程
硬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损、耐腐蚀及高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地用作刀具、钻具、耐磨零件等。通常会在硬质合金上沉积高硬度的耐磨防护涂层以提高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为满足当今切削加...
杜勇彭英彪张伟彬许雨翔陈伟民程开明陈利张利军刘树红
关键词:硬质合金耐磨涂层
过渡金属晶格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对近几年过渡金属第一性原理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分析,发现第一性原理对部分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理论分析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在对部分过渡金属纯单质的计算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同时提出,通过比较由第一性原理的不同计算方法获取的相关数据和详细分析元素的微观组成可为物质的晶格稳定性提供合理的解释。
陶辉锦陈伟民吴凡
关键词:过渡金属晶格稳定性第一性原理
研发硬质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被引量:13
2016年
用于研发硬质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是将微观(10^(-10)10^(-8)m)、细观(10^(-8)10^(-4)m)、介观(10^(-4)10^(-2)m)和宏观(10^(-2)10 m)等多尺度计算模拟和关键实验集成到硬质合金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中,通过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集成化分析,把硬质合金的研发由传统经验式提升到科学设计,从而大大加快硬质合金材料的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本文详细阐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CALPHAD方法、相场模拟和有限元模拟等计算模拟方法及各种微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的实验方法,论述了其在硬质合金研发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提出了从用户需要、设计制备和工业生产的3个层面研发硬质合金的具体框架.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在新型硬质合金研发中的强大功能,为新型硬质合金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张伟彬杜勇彭英彪李娜周鹏程开明张聪张忠健王社权徐涛陈伟民陈利谢文温光华龙坚战张颢刘向忠金展鹏
关键词:硬质合金
梯度硬质合金及耐磨涂层的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被引量:7
2012年
建立了多组元硬质合金W-C-Co-Ti-Cr-Ta-Nb-N体系热力学及动力学基因库。利用所建立的热力学及扩散动力学基因库,模拟了WC-Ti(C,N)-TaC-Co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过程,计算所得各相体积分数及组元成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采用SEM和EDS等方法对不同N气氛下梯度烧结所获得的WC-Ti(C,N)-Co梯度硬质合金进行了合金表面组元成分分布测定,并对样品梯度层的形成进行了模拟,模拟能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基于第一原理计算和实验对广泛应用的三元Ti-Al-N耐磨涂层体系的结构、力学、热力学性质和调幅分解曲线,以及调幅分解析出立方二元氮化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值符合较好,可为高性能硬质合金和多元涂层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提出了硬质合金及耐磨涂层研发的基因框图。
陈伟民王威威周鹏彭英彪张伟彬王爱军陈利杜勇
关键词:梯度硬质合金涂层CALPHAD第一性原理
混合主体的纯正身份犯共犯问题研究
刑法上的身份是指犯罪人所具有的资格、地位或状态,应该具备个人特征、事实特征和法律特征;身份犯是刑法规定的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犯罪人,而不是一类犯罪。按照犯罪主体的身份对定罪量刑的影响为标准,把身份犯分为纯正身份犯和不纯正身...
陈伟民
关键词:纯正身份犯共同正犯定罪量刑刑法
Ag-Cu-Sn-Sb-Bi-Pb焊料体系Fcc相原子移动性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集成扩散偶方法、电子探针技术和本课题最近开发的Numerical Inverse方法高效地测定了Cu-Ag-Sn体系fcc相沿整个扩散通道的互扩散系数。通过与传统Matano-Kirkaldy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
许慧霞陈伟民张利军杜勇
关键词:移动性FCC
Electronic Structure Research on Lattice Stability of V, Nb, and Ta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2010年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V, Nb, and Ta in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i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Lattice constants, total energies, and densities of states of these metal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lane-wave pseudopotential method in DF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rojector augmented wave method, CALPHAD method, and experiments. Total energ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analyses showed that valence electrons mostly transferred from s to p or d state, changing obviously with both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 elemental period number from V to Ta and leading to stronger cohesion, higher cohesive energy and more stable lattice of heavier metals.
陶辉锦万芳铭陈伟民
关键词:VNBT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