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涛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逻辑与特质: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探析被引量:3
- 2019年
- 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对高职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和对高职发展道路的充分信任。从根源上讲,这种文化自信的产生有其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比较逻辑,并呈现出实践性、自足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的特质。挖掘文化自信的逻辑,保持文化自信的特质必将引领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 陈云涛
-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文化特质
- 高职青年教师政治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青年教师是主导高职院校发展的主力军。从政治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质上把握住了青年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向心力和归属感,促进了个体文化理念与高职文化的融合,对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陈云涛
- 关键词:高职青年教师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 积极构建高职院校立体化育人体系被引量:4
- 2014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 周建松陈云涛张鹏超
- 关键词: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学习观念
-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思考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从文化与知识的内涵差别出发,对当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育人方式进行了考量,剖析了高职文化育人的的特点,并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提出构建融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态诸要素为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的构想。
- 陈云涛
- 关键词:文化文化育人高职
-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要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文化育人的实质是学校把自身看作一个文化机构,以文化传播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要素主要包含:历史性要素、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和开放性要素。高职院校要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深入挖掘相关要素的内涵,深刻体味其精神价值和理性追求,以一种整体的文化观推进育人工作。
- 陈云涛
- 关键词:文化育人
- 构建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文化体系被引量:3
- 2011年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融合视域下,对企业价值观尊重与吸纳、并予以延展与校正,是高职文化新的自觉,而以自省的方式重新构建起科学的高职教育文化体系,同时防止工具理性和知识育人的滥觞,走出固有的迷思,对于高职教育文化本身、对于校企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陈云涛
- 关键词:校企融合高职教育文化体系
- 高职文化转型:目标及路径构建被引量:5
- 2015年
- 高职文化作为特有的学校文化,秉持大学文化的功能,运用内隐的高教性、职教性属性和实用、开放、多样的文化特性作用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角色、任务、功能等进行了微调,促使根植其中的高职文化也要转型发展。文章结合现代职教体系对高职教育转型的导向,研究高职文化转型的目标,探索构建"一线多元"的高职文化转型路径。
- 蒋赟陈云涛
- 关键词:高职文化
- 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被引量:19
- 2009年
- 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社会责任通常包括内在向度和外在向度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殊性,其社会责任主要从外在向度对传统大学进行了传承,即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基层复合型人才为基础责任,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责任,以直接服务区域经济为核心责任,三个层面相互依托、互为推进,形成了高职院校自己独特的社会品格和价值追求。
- 陈云涛
- 关键词:社会责任大学责任高职院校
- 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教育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教育价值的主观判断。高等职业教育依循传统大学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价值观上呈现出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和全面发展等代表性主张。但由于高职教育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环境更为敏感,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关系,厘清教育功能之取舍,彰显职教特性。所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术道合一、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教育价值观,将更有益于引导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 陈云涛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社会责任以人为本
- 构建精准发力的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政工作的精准性尤为重要。只有构建起精准到人、精准到事、精准施策的工作体系,思政工作才能走出日常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人本观念不够强化、信念兴趣有所混化、内容方法尚显简化、育人力量未能聚化的困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牢固树立“精准思维”,构建了“党建引领、课程主导、爱生明理、精细服务”四大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精准发力点,助推学校高质量办学和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
- 陈云涛谭伟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